楊可心,劉歡歡
(1.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合作發展處,江蘇 徐州 221000;2.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醫務處,江蘇 徐州 221000)
災害脆弱性分析屬于災害醫學的范疇,醫學災害脆弱性是指在醫學領域這個特定的系統中暴露于災害、壓力或擾動下受到某種潛在災害影響的可能性以及醫院對災害事件的承受能力[1]。在災害性事件發生后,醫療機構擔負著抗災救治、防疫保障和醫療資源調配的重任,但其本身往往也是災害事件的受害者。開展災害脆弱性分析,可以為醫院查找易受侵襲的風險點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從而全面提升醫院應急管理水平。
近年來,《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也將災害脆弱性分析作為醫院等級評審中關于應急管理的核心條款。關于醫院災害脆弱性評價的相關研究也逐漸增多,促進了災害醫學學科的發展。在醫院災難脆弱性分析評價過程中應用最廣泛的工具是由美國公司開發的Kaiser模型,基于Kaiser模型的風險評估矩陣,將醫院面臨的危害分為發生概率、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應急準備、內部反應和外部反應7個維度[3]。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江蘇省徐州市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院區于2019年底由市中心搬遷至南區。醫院應急管理作為一個動態過程,為符合新院區的實際情況,全面識別防范醫院潛在的危險事件,結合近年出現新的脆弱性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等,2021年5月,醫院再次進行災害脆弱性分析調查,提高醫院的抗災害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努力將災害對醫院運行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保障全院醫療工作的正常開展與運行,確保醫療安全。
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對自然災害問題的研究,是風險、敏感性、適應性和恢復力等概念的集合,包括暴露于不利影響或遭受損害的可能性、遭受不利影響損害或威脅的程度、承受不利影響的能力等。隨著脆弱性科學地位的逐步確立和發展,有關脆弱性問題的研究已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并被廣泛應用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多種領域。災害脆弱性分析屬于災害醫學的范疇,它是一門新興學科,醫學災害脆弱性是指在醫學領域這個特定的系統、次系統或系統的成分暴露于災害、壓力或擾動下可能經歷的傷害,即醫院受到某種潛在災害影響的可能性以及它對災害的承受能力[4]。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應急管理辦公室牽頭,征求主要成員及職能科室負責人、臨床醫技科室主任、護士長、班組長及部分員工的意見,根據醫院所處的地域、醫院規模、功能地位、軟硬件條件等實際情況,將醫院主要面臨的危險事件確定為4大類30項來源,即:自然災害、技術事件、人員類傷害、危險品傷害四大類(見表1)。
基于Kaiser模型的風險評估矩陣,結合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確定的4大類30項來源危險事件設計災害脆弱性分析調查表的內容,利用模型評估每項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并從發生概率、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應急準備、內部反應和外部反應7個風險維度進行分析。每項維度指標風險分4個等級,評分為0~3分,對應未知風險、低風險、中等風險、高危風險。醫院應急管理辦公室組織進行災害脆弱性調查的培訓,對院職能中層干部、臨床醫技科室主任、護士長、后勤班組長等培訓脆弱性分析的定義、重要性、調查內容、調查表的填寫方式等。培訓結束后現場發放問卷并收回。
利用Excel軟件將調查表數據雙人錄入,利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定量評價,得到每項危害事件來源的7個指標維度得分情況及平均值。根據Kaiser模型結合可能性與嚴重性計算相對風險,根據公式:每項災害事件相對風險值R(%)=(可能性/3)?{(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應急準備+內部反應+外部反應)/18}?100%,將風險值進行降序排列,前幾位作為優先改進的高風險事件。根據公示:風險(R)=可能性(L)×嚴重性(S),求得四大類危險事件的風險分值,判定風險等級[5]。
此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8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66份,有效收回率95%。根據Kaiser模型風險評估矩陣及上述相對風險值計算公式,統計4大類30項危險事件的可能性(發生概率)、嚴重性(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應急準備、內部反應和外部反應)每個維度指標的平均得分及事件的相對風險,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災害脆弱性分析評分

表1(續)
根據公式:相對風險值R(%)=(可能性/3)?{(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服務影響+應急準備+內部反應+外部反應)/18}?100%,計算每項事件的風險值,并將風險值進行降序排列,風險值排名靠前的事件為醫院高風險事件。分析結果顯示,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面臨的危險事件風險值排名前10位的依次為:信息系統故障(35.27%)、供電故障(31.18%)、火災(27.90%)、職業暴露事件(25.46%)、醫療糾紛(25.27%)、大型醫療設備故障(24.01%)、通信故障(23.84%)、空調故障(22.37%)、供暖故障(22.34%)、臨床緊急用血(21.15%),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災害脆弱性風險值排序

表2(續)
利用改進的Kaiser模型,根據公式:風險(R)=可能性(L)×嚴重性(S),計算四大類危險事件的可能性、嚴重性、危害相關風險值,判定風險等級。分析結果見表3,各類危害相關風險值排序分別為技術事故(22.41%)、人員傷害(21.49%)、危險品傷害(14.99%)、自然災害(13.30%)。

表3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災害脆弱性分析匯總 單位:%
醫院應急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醫院和時代的發展,醫院要定期識別、對待醫院的潛在危險事件。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排名前5位的災害危險事件分別為:信息系統故障、供電故障、火災、職業暴露事件、醫療糾紛。根據醫院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醫院需優先應對的高風險事件及當前應急管理工作中的主要缺陷,為醫院持續改進應急管理質量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法及科學路徑,使醫院的應急管理更有科學性和針對性,為保證醫療安全奠定基礎[6]。
醫療信息化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刻。在醫院信息化發展的新背景下,醫院運營過程中的數據、效率、質量、方向等關鍵問題均與醫院信息系統息息相關。門診就診、檢查檢驗、住院治療、醫囑開具、手術、費用結算等對信息系統及信息安全的需求愈加密切。此次對醫院的災害脆弱性分析顯示,醫院風險值排名第一位的危險事件為信息系統故障,相對風險值為35.27%。在醫院的日常運行管理中要著重關注信息系統建設和信息安全,完善各類信息事件應急預案,明確相關人員職責分工,并開展應急演練,保障患者安全和醫院的正常運行。
近年來,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頻繁發生,新發傳染病流行,其他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日益增加,促使人們對應急管理的認識不斷提高。2020年來暴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廣大醫務人員投入疫情的常態化防控工作中。為做好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共派出20批次99名醫護人員加入支援疫情防控的隊伍中。此次疫情促使醫務人員更加重視院內感染防控及職業暴露,本次對醫院的災害脆弱性分析顯示,職業暴露事件的相對風險值為25.46%,排名第4位。
通過災害脆弱性分析,確定醫院最薄弱的環節、最易受侵襲的危險方面,判斷最易遭受的災害類別、影響程度、可能造成的生命、財產等經濟損失。考察和分析醫院對這種危害的抵御能力,為醫院進一步的應急管理提供了方向。同時提出加強醫院應急管理的措施,及時修訂應急預案并針對性開展演練與培訓,為應對災害危險事件處置能力奠定基礎,為醫院定期進行災害脆弱性分析所應對的重點進行調整作好準備,完善了醫院的應急體系。
本次調查應用改良版Kaiser模型風險評估矩陣進行突發事件預警,利用Kaiser模型評分,系統、均衡地在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所面臨的眾多風險中找到發生概率最高、人員傷害最大、財產損失最多、服務影響最大、應急準備可行性最高、內外部反應和支持最有可執行性的災害風險,并以量化數據的形式進行表述,對引起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導致損失嚴重性以及防范完備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和綜合判斷,將災害中的復雜情況逐一理清,將災害時救援、災害后處置向災前預防、提前預警方向轉變,從而更有效地應對非常規突發事件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