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程
小區里住著許多貓。我不知道這些貓從何而來,很多可能只是些無家可歸的野貓,它們在小區里日夜游蕩,就像小區的流浪者。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有凄厲的貓叫聲,時斷時續,將書桌燈光下專注于書山題海的我驚起。我討厭這群流浪者。
晴朗的春日,想著久違的球場,我愉悅地騎上自行車,將腳蹬子踩得飛快。我完全沒有意識到前方的道路上有一只正在穿行的流浪貓。一團黑色的毛發,幾條白色的花紋點綴其上。我看到它的時候它也看到了我,深邃的黑眸子中閃爍著恐懼的神色。我死死捏住剎車。可是太晚了,自行車還是毫不留情地碾了過去。
我能真實地感受到車輪一上一下的顛簸,那完全是軋過柔軟皮膚的感覺,心也如起伏中被擠壓一般。我意識到自己做了一件錯事,回頭看時它已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扼殺了一條生命,在它還來不及呻吟的時候終結了它的心跳。我像負罪的肇事者,不敢再看一眼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便匆匆逃去。生命轉瞬即逝,甚至來不及敬畏它的短暫。
接下來的幾天,每當熄燈以后,我的眼前就會閃現貓那幽怨的眼神,貓們的叫聲在我聽來也越發凄涼,不知是在哀悼逝去的伙伴還是表達對兇手的憤怒。我多么希望貓真的有九條命,能讓它起死復生以洗刷我的過錯。后來,當我再漫步小區,邂逅這些流浪者或者看著它們一閃而過的身影時,總是懷著一份歉疚和不安。我把這份歉疚和不安告訴了媽媽,媽媽對我說:“既然做錯了,就要勇于改正,把動物當朋友,學會去保護它們。”
于是,我不再用討厭的心情面對那些流浪在小區的貓了。深夜苦讀之時,即使仍聽到一陣陣貓叫,我卻把它當作朋友對我的陪伴;放學相遇之時,我會停下自行車,親近它們,欣賞它們嬉戲的身影;閑暇時,我也會帶上貓糧,去慰問饑餓的貓們。貓們把我當朋友,手舞足蹈,有的還在我足下打滾獻媚,萌態可掬。這時的我感到特別地開心。
我漸漸明白媽媽對我說的話:卑微的生命也有靈性,也有情感,值得我們敬畏,值得我們勇敢地去保護。
(指導老師:張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