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管理規定》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對干部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認真落實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作出的新部署。與近年來修訂或制定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有關內容有機銜接。總結和吸收《暫行規定》印發以來,各地各部門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工作中,探索形成的一些好經驗、好做法,使之固化為制度規范。著眼新時代對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隊伍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近年巡視巡察發現的相關問題,從制度層面提出有針對性的舉措,進一步改進方式、完善程序,為建設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隊伍提供有力制度保證。
考核評價
★事業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考核主要是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根據工作實際開展平時考核、專項考核。
★考核評價以崗位職責、任期目標為依據,以日常管理為基礎,注重政治素質、業績導向和社會效益,突出黨建工作實效。
★積極推進分類考核,結合行業特點和事業單位實際,合理確定考核內容和指標,注意改進考核方法,提高質量和效率。
★綜合分析研判考核情況和日常了解掌握情況,客觀公正地作出評價,形成考核評價意見,確定考核評價等次。
★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評價等次,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領導人員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評價等次,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平時考核、專項考核的結果可以采用考核報告、評語、等次或者鑒定等形式確定。
★考核評價結果應當以適當方式向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反饋,并作為領導班子建設和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問責追責等的重要依據。
交流、回避
★完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交流制度
交流的重點對象一般是正職領導人員、專職從事黨務工作、分管人財物的副職領導人員以及其他因工作需要交流的人員。
★積極推進同行業或者相近行業事業單位之間領導人員交流
統籌推進事業單位與黨政機關、國有企業、社會組織之間領導人員交流。
專業性強的領導人員交流,應當加強研判和統籌,注意發揮其專業特長。
★實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任職回避制度
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事業單位領導班子任職,不得在同一單位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領導人員所在事業單位本級內設管理機構以及分管聯系單位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審計、財務部門負責工作。
職業發展和激勵保障
★完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培養教育制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培養,強化分行業培訓,注重實踐鍛煉,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專業水平和管理工作能力。
★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容錯糾錯工作,寬容領導人員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營造鼓勵探索、支持創新的良好環境。
監督約束
★黨委(黨組)及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和職責分工,履行對事業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的監督責任。
監督的重點內容
踐行“兩個維護”,對黨忠誠,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上級黨組織決定情況。
依法辦事,執行民主集中制,履行職責,擔當作為,行風建設,選人用人,國有資產管理,收入分配情況。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職業操守,以身作則,遵守紀律,廉潔自律等情況。
構建嚴密有效的監督體系
·發揮黨內監督帶動作用,推動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貫通協調、形成合力。
·強化領導班子內部監督,綜合運用考察考核、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巡視巡察、提醒、函詢、誡勉等措施,對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進行監督。
·嚴格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一報告兩評議”,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規范干部兼職,因私出國(境)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以及經濟責任審計、問責等管理監督有關制度。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有違規違紀違法行為的,依規依紀依法給予處理、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退出
★完善事業單位領導人員退出機制,促進領導人員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增強隊伍生機活力。
事業單位領導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一般應當免去現職:
達到任職年齡界限或者退休年齡界限的;
年度考核、任期考核被確定為不合格的,或者連續2年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
解除聘任關系(聘任合同)或者聘任期滿不再續聘的;
受到責任追究應當免職的;
不適宜擔任現職應當免職的;
因違規違紀違法應當免職的;
因健康原因,無法正常履行工作職責1年以上的;
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應當免去現職的。
★實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辭職制度。辭職程序和辭職后從業限制等,按照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