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來,“房鬧”無往而不利。2008年,樓市下行,萬科率先在深圳降價促銷,開了房價下跌之先河。多家房企跟進后,引發大量老業主抗議,地方政府隨后對房企進行了談話和協調。協調的結果,就是要么取消降價,要么給業主退差價。
“房鬧”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潛規則
全國第一例樓市降價出現在深圳,第一例“房鬧”出現在深圳,第一個全額補償房價差額的先例也出現在深圳。有了2008年的先例,大鬧售樓部就有了案例可循,在隨后2011年的回調、2018年的回調中,大鬧售樓部這種行為如同傳染病一樣,迅速蔓延全國。只要你敢降價,業主就敢鬧售樓部,而地方政府一定會約談,要求開發商讓步。
2008年,有先買房的業主大鬧售樓部后開發商全額退款的新聞;2011年有大鬧售樓部后開發商取消降價計劃的新聞。
2018年,樓市開始了第三輪回調,這次打響樓市降價第一槍的還是萬科。因為這次距離如今較近,很多人可能對當時的新聞還有印象。2018年10月,萬科的廈門白鷺郡大降價,在原先折扣的基礎上再度打折,這可是真金白銀的降價,每戶大約降了100多萬,并不是什么噱頭。
降價消息刷屏全國后,老業主大鬧售樓部的戲碼照例上演了。結局自然也是按老戲碼來,萬科被迫退款,每戶退款100萬,總共退了1億多。大鬧售樓處只有兩個結果,開發商取消降價房源,或者退老業主差價,差別無非就是鬧幾天而已。總之,大鬧售樓處對老業主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潛規則。
鬧起來的武漢東麓樓盤
? 直到武漢市出現了標志性的中海光谷·東麓事件。
? 2013年,武漢光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房價大約是6000元/平方米,作為武漢市重點發展的地區,這里享受到了整個武漢最高的漲幅。2020年,武漢光谷東區的平均房價已經達到了2萬/平方米,最高房價接近3萬。2020年9月,光谷東區開了個新樓盤,叫“中海光谷·東麓”。旁邊均價2萬以上,東麓只賣1.55萬,瞬間就成了武漢最出名的“神盤”之一,引發了大量購房者的哄搶。售罄后再開,再開又售罄,東麓半年賣掉了2700套房,整個樓盤快賣完了,已經基本處于收官狀態。
但2021年中,“房住不炒”徹底發威,全國樓盤都不好賣了,東麓的銷售進度一下子就慢了下來。2021年國慶期間,東麓試探性小幅降價,拋出了一小批1.3萬+的特價房,銷售速度并不讓人滿意。2021年10月15日晚上,武漢眾多房地產中介的朋友圈突然彈出了這么一條消息說,光谷東麓放出了一棟樓,按1.1萬+的特價出售,欲購從速。當天晚上,東麓的售樓部就被人擠爆了,特價房被一掃而空。對比當初的1.55萬售價,每平方米大概少了三四千,折扣率約為30%左右。
100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就少了30萬。這個盤已經賣掉了2700套房,開發商已經處于甩尾貨的階段了。有這么多老業主,很自然的,老戲碼又上演了。東麓放出特價房消息第二天,老業主就被人組織起來了,直接堵了售樓部。除了傳統的鬧售樓處以外,東麓的鬧事業主還玩出了很多新花樣,在網絡上到處鬧事。到政府留言板上“抗議”這還算溫柔的,但組織眾多業主沖擊神舟十三號的直播間,刷屏鬧事,這性質就太惡劣了。
為什么東麓的業主要這么鬧事?因為按十幾年的老規矩,事情鬧得越大,開發商妥協的可能性就越大,政府介入的速度就越快。只要不打砸搶,業主一定贏,最差也是取消特價房源,搞不好就每人直接收30萬的紅包,為何不鬧?
這一次的處理不一樣
按老規矩,這個時候,武漢市地方政府就應該約談開發商了,然后開發商就要被迫讓步。以前全國都是如此,包括前幾年的武漢也是如此。
但這一次,武漢市政府沒有讓步,沒有選擇息事寧人。對于網絡上的市民投訴,該樓盤所屬的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公開回應,支持開發商的降價行為,白紙黑字地告訴鬧事業主,投訴人反映的降價問題未違反《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對于惡意鬧事、嚴重違反法律法規的帶頭業主,武漢市公安行政拘留8人,其中1人行拘10天,7人行拘5天。
雖然處罰極輕,但在全國樓盤鬧事史上,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鬧事業主不僅沒有拿到好處,還被拘留了,甚至被拘留了8人之多。
“房鬧”們鬧了十幾年,終于有了第三種結局。
? 期房也是房,同樣是一種權利,合同一簽,歸屬權就轉移了。從簽合同之日算起,房價漲上天,收益都歸業主,而不歸開發商,這是最基本的合約精神。商品房,首先是商品,然后才是住房。有漲,就一定有跌,這里面一定是有風險的,世界上不存在只漲不跌的商品。
(摘自《炎黃世界》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