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東京大學藏《尚書注疏》考論

2022-04-24 01:42:32曹子男
圖書館界 2022年1期

曹子男

(揚州大學文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2)

1 藏本簡介

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古本《尚書注疏》二十卷(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編號A0977700),書衣有標簽“東方文化學院No.3038”,高約25厘米,寬約15厘米。字墨總體清楚,紙張完好,書品較佳,東京大學圖書館索書號標明“貴重1”字樣。

該藏本每卷首開左半頁天頭接近中縫處,鈐有“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圖書之印”篆刻方印,各卷每開頁中縫天頭處均鈐有“東洋文化研究所圖書”篆刻方印(見圖1)。這兩枚藏書印和書衣標簽表明該本在日本流動的情況,即先為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收藏,后歸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方文化學院系1929年4月日本外務省利用“庚子賠款”設立的以中國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機構,下設東京、京都兩個研究所。東京研究所于1948年并入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京都研究所于1938年更名為東方文化研究所,后歸入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該藏本首頁首行《尚書正義序》篇名下靠近地腳處,鈐有長方形小篆印章“遼東趙氏藏書印記”(見圖1)?!斑|東”二字表處所方位,即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

圖1 鈐有“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圖書之印”“東洋文化研究所圖書”“遼東趙氏藏書印記”篆字印

該藏本卷一右半開頁靠近板框右下角處,鈐有小篆“慈蔭堂圖書印”朱紅方印(見圖2),“慈蔭堂”是清人董師雍、莊清華曾經使用過的堂號。

圖2 鈐有“慈蔭堂圖書印”篆刻方印

董師雍,道咸間人?!秲烧爿捾幚m錄》卷三十一云:“董師雍,原名琛,字玉輝。仁和人,道光乙酉舉人。著《慈蔭堂詩草》。”清之仁和縣,即今之浙江杭州市。道光乙酉年(1825年),董師雍考取舉人。董氏曾任武昌縣后補知縣,歿于咸豐二年(1852年)十二月太平軍攻打武昌的戰役中。莊清華(1855—1941年),字仲咸,出生于常州武進。光緒二十年(1894年)舉人。曾任國史館漢謄錄,山西議敘知縣,升用直隸州,準補太平縣知縣等;民國時著名實業家。著有《曉徵老人八十自述》一卷、《慈蔭堂日記》六十卷、《慈蔭堂家訓》十卷、《慈蔭堂雜著》一卷。受資料的限制,目前還無從考證此枚“慈蔭堂圖書印”屬于董師雍還是莊清華。

“遼東趙氏藏書印記”“慈蔭堂圖書印”兩枚篆刻印章古拙精美,藝術性強。兩枚篆印表明該藏本流失到日本之前的歸屬情況(詳后)。兩枚篆印表明,該藏本原屬于中國藏家,后來才流失到日本。至于何時、何種原因流失到日本,目前不得而知。

該藏本是復印件,紙質不明;封面重新裝訂,于版本考訂亦無參考價值;東京大學無藏本其他信息記載(見圖3)。板框四周單邊,版心依次刻有《書注疏》卷次、卷之頁碼,版心無魚尾、象鼻,書耳在右開頁,題《尚書》篇名。半頁9行,行經文大字起首頂格21字,多空1格20字;偽孔傳單行中字,陸德明《釋文》和孔穎達疏雙行小字,不頂格20字(偶有空兩格的,如卷五《益稷》第1頁、卷六《禹貢》第2頁、卷七《甘誓》第1—2頁孔疏小字均為行18字)。書體并不嚴謹統一,大字以顏體為主,兼有歐體風格,小字屬趙體(見圖4)。藏本文字筆畫間有斷痕,空白處偶有墨丁,欄線總體整齊,界行清晰平整,墨色較均勻,據此可推知該藏本是板刻本而非寫本,亦非寫刻本、活字本。

圖3 東京大學藏本信息

圖4 書耳題寫篇名;大字以顏體為主,兼歐體風格,小字屬趙體(書影)

該藏本前后無刊刻序跋,亦無書牌,故不知其版本刊刻情況,這給學習和利用帶來困惑。該本刊于何時?由何人所刊?版本價值如何?本文擬就這幾個問題作考證研究,以期為人們學習和利用《尚書注疏》提供參考。

2 版本考證

2.1 板式

古籍版本是建立在紙張和印刷術的基礎之上。紙張自東漢蔡倫改良造紙術后,“自是莫不從用焉”(《后漢書·宦者列傳·蔡倫》),然雕版印刷卻晚至中唐長慶年間。但自中唐至晚唐近百余年的時間里,雕版印刷只限于民間日用的歷本、字書、迷信品、宗教讀物和零星的適合大眾胃口的詩歌篇章,“正式的經、子、史書和完整的詩文集,即多數知識分子、官僚顯貴需要的都還沒有用雕版印刷,這正是一種新技術剛發明而使用不太久的現象”。

儒家經典的傳抄刊刻有著鮮明的時代性。西漢以前,《詩》《書》《易》《禮》《春秋》等經書一直靠抄寫(抄本)。漢人始為儒家經典作注,此時經、注互不雜側,分別單行,即所謂的單行本,或叫白文本。自東漢馬融注《周禮》始,為省學者兩讀之煩,將注文合于經文之下。自是以后,后世所傳的大都是經、注合寫本,當然,此時仍有白文本、單注本行于世。

唐初出現了給儒家經傳作注的疏文本?!杜f唐書·儒學列傳上》云:

“太宗又以經籍去圣久遠,文字多訛謬,詔前中書侍郎顏師古考定《五經》,頒于天下,命學者習焉。又以儒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國子祭酒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義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經正義》,令天下傳習?!?/p>

自“唐貞觀十六年孔穎達等為之疏,永徽四年長孫無忌等又加刊定”(《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尚書正義二十卷》),歷時11年,《五經正義》乃成,朝廷“頒孔穎達《五經正義》于天下,每年明經令依此考試”(《舊唐書·高宗本紀》),自此以后,孔穎達《五經正義》遂成為天下讀書人科舉考試不可或缺的參考書。但直至北宋末,孔氏《正義》均單行(單疏本),這可以從敦煌寫卷中得到證明。如敦煌遺書中有47個《尚書》寫卷,均是經文和孔傳的合寫本。經文大字單行,偽孔安國傳小字雙行。然敦煌陸德明《尚書釋文》寫卷仍單行,不與經傳雜側。

五代時雕版印刷術漸趨成熟,后唐國子監首次采用雕版印刷經書,經籍版本即始于此。五代時雕版印刷的《九經》已經將經、注合刊,一如《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音釋”所云:“唐石本、晉銅板本、舊新監本、蜀諸本與他善本,并刊古注?!薄安⒖抛ⅰ?,即謂經文與注文合刊在一起。

唐宋士人,凡讀一經,必將經文本及單注本、單疏本(或經注合寫本與單疏本)預備齊全,讀檢極為不便。南宋初年,兩浙東路茶鹽司以官署之力,將注疏合刻。南宋福州人黃唐在《禮記正義·后序》中說:

“六經疏義,自京、監、蜀本皆省正文及注,又篇章散亂,覽者病焉。本司舊刊《易》《書》《周禮》,正經、注、疏,萃見一書,便于披繹,它經獨缺。紹熙辛亥仲冬,唐備員司庾,遂取《毛詩》《禮記》疏義,如前三經編匯,精加讎正,用鋟諸木,庶廣前人之所未備。乃若春秋一經,顧力未暇,故以貽同志云。壬子秋八月,三山黃唐謹識?!?/p>

從黃唐《后序》中可以得到如下重要信息:

第一,“六經疏義,自京、監、蜀本皆省正文及注”一句是說,京本、監本、蜀本等南宋之前的《正義》刻本只有單疏本(不含經、注,只有孔穎達疏)。

第二,“本司舊刊……正經、注、疏,萃見一書”一句是說,其時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已經將《易》《書》《周禮》的經、注、疏合刻于一處了。至于“本司舊刊”于何時?這可以從刻本的用字避諱中看出端倪。李致忠考證此時已刻的《周易注疏》時說:“凡遇敬、桓、貞、構(構)等諱字皆缺末筆,‘慎’字不避,……這表明此書避諱實際上到高宗趙構止。那么此書之刻當在‘建炎’‘紹興’這三十六年中,即1127年至1162年之間?!?/p>

第三,紹熙辛亥至壬子年間,即南宋光宗紹熙二至三年(1192—1193年),茶鹽司又補刻《毛詩》《禮記》注疏本。

要之,南宋高宗年間,兩浙東路茶鹽司就已經將孔穎達疏散入經、注的相應位置,遂編成所謂“注疏本”,即經注疏俱全的合刊本。此本半葉八行,故史稱“八行本”“八行注疏本”等,但是此本還未散入陸德明的《經典釋文》音義。

經注疏合刊,是讀書人的客觀需要。因為讀經同時要備好注、疏單行本,這遠沒有將經、注、疏合刻一處使用方便,此與馬融之合《周禮》與《注》事出一轍。自此以后,經注與疏合刊成為主流,而經注本、經之單疏本日漸式微,直至最后消失。目前能見到的《尚書正義》二十卷單疏本是南宋孝宗時期的刻本(見圖5),已屬十分稀罕。

圖5 日本宮內廳陵部圖書寮藏宋刻《尚書正義》單疏本半頁書影

大約在南宋光宗趙惇、寧宗趙擴時期(1190—1224年),福建建陽書坊依“八行本”樣式,刊刻散入陸德明釋文的注疏合刻本,因其半頁十行,故史稱“十行本”“十行注疏本”等。傅增湘曾見過宋刻《附釋文尚書注疏》二十卷“魏縣尉宅校正無誤大字善本”,此本是南宋寧宗慶元間所???。又如南宋寧宗后坊刻《纂圖互注毛詩》本也是“毛傳、鄭箋、陸氏《釋文》皆備”。自此以后,經、注、疏與《釋文》的合刊本大行其道。

對照我國經籍版刻史,日本東京大學藏《尚書注疏》二十卷古本的有些情況就清楚了。該藏本經文大字單行;經文后以黑底上下弧線框白文大字“傳”,下接中字單行偽孔傳;孔傳后加圈號“○”隔開,接雙行小字《釋文》音義;《釋文》后以黑底上下弧線框白文大字“疏”,下接雙行起訖語,再以圈號“○”隔開,接“正義曰”雙行疏文??梢娫摫窘洝?、《釋文》、疏合刻。由此可以斷定,此本為南宋寧宗后所出之刻本。

2.2 避諱字

利用避諱字考證古籍版本刊刻的時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為無論是家刻、坊刻還是官刻,無論是鄉紳士人、雇主老板、朝廷官員還是刻工,均不敢冒犯帝諱。南宋初洪邁《容齋三筆》卷一一“帝王諱名”云:“本朝尚文之習大盛,故禮官討論,每欲其多,廟諱遂有五十字者,舉場試卷,小涉疑似,士人輒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由此可見宋代避諱之嚴。

自宋太祖趙匡胤至南宋末,時人皆避宋帝名諱、廟諱,諱字有“匡”“胤”“玄”“朗”“弦”“敬”“鏡”“珽”“弘”“炅”“禎”“幀”“恒”“讓(讓)”“殷”“頊”“煦”“佶”“桓”“構”“眘(慎)”“惇”“昀”“禥”等,這些字或諱帝名,或諱帝之祖輩名(廟諱),如“玄朗”是宋帝始祖名,也需要避諱,宋人諱“玄”字作“元”字或“真”字,諱“朗”字作“明”字或“確”字。趙匡胤祖父名趙敬,宋人諱“敬”字作“恭”字或“嚴”字或“欽”字或“景”字。還有諱音近字的,如諱“敬”的音近字“鏡”為“鑒”字或“照”字等。世人避諱還可用缺筆字、空格、改音等方法,如南宋刊本為避趙匡胤、趙構名諱而將“胤”“構(構)”等字缺末筆。

元明兩代刻書避諱較為寬松,明代到崇禎時才避皇帝名諱。清人避諱可謂史上最嚴,常諱字有“玄”“燁”“胤”“禛”“弘”“歷”“颙”“琰”“旻”“寧”“璉”“淳”等單字。陳垣《史諱舉例·清諱例》曾說:

“清之避諱,自康熙帝之漢名玄燁始,康熙以前不避也。雍乾之世,避諱至嚴,當時文字獄中,至以詩文筆記之對于廟諱御名,有無敬避,為順逆憑證。乾隆四十二年,江西舉人王錫侯《字貫》案……當時上諭有曰:‘閱其進到之書,第一本敘文后凡例,竟將圣祖、世宗廟諱及朕御名字樣開列,深堪發指。此實大逆不法,為從來未有之事,罪不容誅,即應照大逆律問擬,以申國法而快人心。’以諱殺戮多人,真從來未有之事?!?/p>

舉人王錫侯作《字貫》,因避帝諱不謹而被殺頭,還連累他人被殺,駭人聽聞。由此可見,在王朝統治的時代,避諱是多么要緊的一件事,任何人馬虎不得。

通覽日本東京大學《尚書注疏》藏本,文中不避宋帝、清帝名諱廟諱,如匡、胤、朗、敬、恒、殷、構、惇、玄、弘、旻、淳等字,皆完整不缺筆,也無替換字或空格。由此可知,此藏本不是宋刻本也不是清刻本或清翻刻本,當為元明間刻本。

2.3 刻工考

古人刻書需要社會效益,但更需要經濟效益。為了市場口碑,追求利潤最大化,所以雕版上需要刻上工人的名字以明確責任,一如該藏本版心接近地腳處刻有的“熊佛照刊”“王仲郎刊”“張錢刊”等字樣。更重要的是,刻工為了按勞取酬,需要統計個人工作量,所以主觀上也需要刻上自己的名字,有的還在名下刻上完成的字數,如該藏本卷九第16頁刻有“陳才五百四”、卷十七第34、35頁刻有“余天順六百六十”“王榮五百四十”等字樣,表示刻工陳才、余天順、王榮已經各自刻完本頁540字、660字、540字。

從刻工姓名考證版本刊刻時代是比較可靠的。一般來說,如果后代翻刻前代書籍,刻工為了省力省時,以求效益最大化,一般不會翻刻底本上刻工的姓名。即使為了以假亂真,也不會全部完整地翻刻底本上刻工姓名。據此,我們把該藏本上的刻工名字找出來(剔除姓名漫漶不清、單字不能確定的10人),姓名完整清晰可辨的有90人,對照《中國古籍版刻辭典》刻工所在朝代、籍貫、參刻書目,大致可以了解該藏本的刊刻時代。

為便于覆核查證,我們將刻工的姓名按照筆畫順序排列,并標識刻工所在《中國古籍版刻辭典》中的頁碼,以便覆核(見表1)。

表1 日藏本《尚書注疏》刻工信息簡表

表1有90位刻工姓名完整,且可以查證,但還有“福林”“景迎”“天錫”“堯?!钡入p字姓名無從考查(未能在《中國古籍版刻辭典》中查到)。這4個雙字姓名可能是刻工的簡稱,刻工為了省事有刻單字姓的,如在版心刻上“馬”“許”“烏”“徐”等姓,也有刻上單字名的,如在版心刻上“毛”“荅”“龍”“保”等名。

在這90人當中,重名的19人,重名最多的是王仲和王榮。名叫王仲的有南宋紹興(1131—1163年)、南宋開禧(1205—1208年)、明嘉靖(1522—1567年)、明隆慶(1567—1573年)等刻工,其中嘉靖的刻工雖然籍貫不詳,但參刻過李元陽本;名叫王榮的有南宋紹興(1131—1163年)、元大德(1297—1308年)、明嘉靖(1522—1567年)、明隆慶(1567—1573年)等刻工,其中明嘉靖的刻工還是閩中人,參刻過李元陽本。

又,刻工葉興、李清分別是明隆慶、正德人。隆慶(1567—1573年)是明穆宗朱載垕的年號,于嘉靖后在位6年;正德(1506—1522年)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號,于嘉靖前在位16年,因隆慶、正德年號不長,且首尾相接嘉靖(在位45年),故此我們也可以把葉興、李清兩位刻工看作是嘉靖間的刻工。更重要的是,這兩位刻工均參刻過李元陽本。

又,刻工陸富郎、熊希參與過李元陽組織的《通典》,而未說明其參刻過《十三經注疏》本,但他們都是閩中人。李元陽刊刻《通典》《十三經注疏》均在福州,李元陽《初刻杜氏〈通典〉序》云:

“嘉靖丙戌,元陽獲讀中秘書,手錄一編篋之。游行四方,蓋無一日離吾目下。丙申,以御史按閩,乃謀于福州守胡君有恒。聚諸生十有四人,于學宮校梓以傳?!?/p>

嘉靖丙戌,即嘉靖五年(1526年),李元陽曾手抄《通典》。嘉靖丙申,即嘉靖十五年(1536年),李元陽“以御史按閩”,代天子巡狩閩中,此時他將手抄的《通典》在閩中組織刻工刊印。

李元陽其人《明史》所載信息甚少。據《侍御中溪李元陽行狀》《李元陽年譜》可知,李元陽(1497—1579年),字仁甫,號中溪,太和(云南大理)人,嘉靖壬午年(1524年)鄉試第二名;嘉靖丙戌年(1526年)會試第十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嘉靖丙申年(1536年)“以御史按閩”,嘉靖戊戌年(1538年)任職期滿,離閩回京。也就是說,李元陽組織刊刻的《通典》與《十三經注疏》(包括《尚書注疏》)幾乎是同時進行的。由此觀之,刻工陸富郎、熊希當亦參刻過《尚書注疏》,只不過《中國古籍版刻辭典》漏收此條信息罷了。

又,刻工劉順,《中國古籍版刻辭典》說他是“明嘉靖間刻字工人,參加刻過《徐州志》(半頁9行,行19字)”,但未載籍貫。查《嘉靖徐州志》(劉兆祐主編,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可知,《徐州志》為明梅守德、任子龍等修纂。據此推測,日藏本《尚書注疏》本中的刻工劉順,或另有其人,或此劉順是參刻李元陽本的“劉順堅”之省。

對照《中國古籍版刻辭典》可知,該藏本90名刻工均是明嘉靖間人,且94.4%為閩中刻工(1人蘇州、1人南昌,3人不明籍貫),即便將刻工劉順除外,還有89人參刻過李元陽本,占比98.89%,由此可以推定,該日藏本為明嘉靖李元陽刻本。

還有一條旁證可證明此藏本為李元陽本。王曉靜著文說,日本學者山井鼎曾校嘉靖李元陽本(現藏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于《泰誓》“惟受罪浮于桀”下孔疏“桀殺龍逢無剖心之事”處,朱筆書云:“‘乃亡’下宋板有‘矣是桀亦賊虐諫輔謂己有天命而云過于桀者殷本紀云紂剖比干觀其心’三十字?!北日諙|京大學該藏本卷十一第11頁孔穎達疏文,此處正脫此30字,這再次證明該藏本為嘉靖李元陽刻本。

李元陽本刊刻地點在福州,故又稱“閩本”。刊刻地北接浙江、江蘇,而江、浙明清時經濟發達,科舉興盛,崇儒好文,故李元陽本因地緣優勢當先流入此地,即該本當先被慈蔭堂主人(慈蔭堂主董師雍、莊清華分別為浙江仁和、江蘇常州人)所得,后來為遼東趙氏所得;民國年間被日本東方文化學院所得,最終為東京大學所藏。

3 版本價值

古籍版本的價值體現在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和藝術代表性。李元陽本雖比不上宋刻、元刻本金貴,但鑒于宋刻、元刻本傳世稀少,且李刻本比清刻本歷史久遠,故李元陽本具有一定的歷史文物價值這是無疑的。再說藝術代表性,雖然李元陽本的書體沒有宋刻本和清官刻本精致謹嚴,但它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書體糅合顏體、歐體,兼采趙體,且品相較好,無缺頁、漫漶處較少,在存世的古刻本中算得上是較好的本子了。下面重點談談該藏本的學術資料性。

汪紹楹曾考訂說:

“諸經注疏,皆陸續刊刻,其各經匯印,蓋始明初(參《十行本宋刻元刻辨篇》)。其全部匯刻,可考見者,始嘉靖時李元陽。李氏嘉靖五年舉進士,同年江以達、聞人詮、田汝成、談愷,皆以刻書名,亦風氣也。嘉靖中葉,李氏巡按閩中,同年江以達,官福建提學僉事,遂同刻群經注疏。以刻于閩中,故稱閩本。其據本,則《爾雅》用元槧九行十一卷本,《儀禮》顧千里以為出于陳鳳梧本,《尚書》《毛詩》《禮記》《論語》《孟子》,蓋出于十行本,它經傳當亦出十行本而不可考。其半頁九行,惟《爾雅》知從元槧,余經系改從《爾雅》,抑別有所據,則不可知。……且本中佳處,往往與宋本合(見《左傳》《爾雅》校勘記),監本、毛本且從此出,固明刊之佼出者?!?/p>

汪紹楹充分肯定歷史上《十三經注疏》匯刻始于李元陽,這個功勞是不可抹殺的;且李元陽本是“明刊之佼出者”,《尚書注疏》即是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可見該藏本的代表性和重要性。

首先,李元陽本歷來為十三經校勘家所重。阮元刊刻《尚書注疏》即用李元陽本作為參校本之一。阮刻本《尚書注疏》“引據各本目錄”介紹說:“閩本,明嘉靖時李元陽刻于閩中,即《考文》所謂‘嘉靖本’也。”日本山井鼎撰《七經孟子考文》時,也把李元陽本作為重要的參校本之一。

其次,李元陽本是儒家經籍刊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袄钤柋尽妒涀⑹琛烦秲x禮注疏》外,其余各經皆據元十行本翻刻。”“李元陽刻本是萬歷北監本的底本,崇禎毛氏汲古閣本出于北監本,清乾隆武英殿本亦出于北監本。”李元陽本上承元十行本,嘉靖后又是各傳世本的底本、祖本,故十分重要。

再次,李元陽本校正了不少元刊明修本的錯誤。“李元陽本來自元刊明修本,但進行了一定的??惫ぷ鳎恼巳舾慑e誤。”將李元陽本與清乾隆武英殿本對照,僅卷一《尚書序》我們就發現了多處可以憑借李本而正殿本的地方,如卷一第13頁第2行第12字《釋文》“傳,直傳反”,殿本作“傳,直戀反”(杜澤遜《尚書注疏匯?!罚?1頁。以下頁碼同),殿本“戀”字是“傳”字之誤;又卷一第16頁第8行第18字《釋文》“謂用隸書寫古文”,殿本“用”字誤作“可”字(第37頁);又卷一第19頁第3行第20字《疏》“令得申盡其義”,殿本“申”字誤作“中”字(第43頁,杜澤遜本失校)等。殿本之誤均可據李本改正。

4 余 論

在本文的寫作過程中,我們發現經籍版本學上還有些許問題需要澄清,例如有學者認為:“南宋初年以前,各經經文、注文、疏文均各自單行,故有所謂白文經、單注、單疏本之稱。”

此說不符合史實。從前文論證中可知,東漢間即出現了經傳合寫的本子,“通儒”馬融即將經、注合抄一處,四庫館臣說:“孔穎達疏《禮記正義》稱,馬融為《周禮注》,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后漢以來,始就經為注。”孔穎達《毛詩正義》云:“漢初,為傳訓者皆與經別行,……及馬融為《周禮》之注,乃云‘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然則后漢以來,始就經為注。”敦煌寫卷中有唐寫本《尚書》,其中經文大字單行,孔安國傳小字雙行,經、注合寫一處。五代至北宋末有經注合刻本??梢姟澳纤纬跄暌郧?,各經經文、注文、疏文均各自單行”之說誤甚。

又,北京大學出版社《毛詩正義·整理說明》:“南宋以前,經與注、疏各單行。南渡以后,始有合刊本?!逼渲小澳纤我郧?,經與注、疏各單行”之說不夠嚴謹,如果指刻本,此說不誤;如果包括寫本,則此說不確,理由同上。

又,清陳鳣(1753—1817年)《經籍跋文·宋版周易注疏跋》云:

“(群經)原本單疏,并無經注。正經注語,惟標起止,而疏列其下。注疏合刻,起于南北宋之間。至于音義,舊皆不列本書,附刻音義,又在慶元以后,即《九經三傳沿革例》所謂建本有音釋注疏是也?!?/p>

又,清阮元(1764—1849年)《尚書注疏??庇洝ひ龘鞅灸夸洝贰八伪尽睏l云:“《左傳考文》載黃唐《禮記跋》云:‘本司舊刊……精加讎正?!w注疏合刻,起于南北宋之間,而《易》《書》《周禮》先刻,當在北宋之末也?!标慀@認為“注疏合刻,起于南北宋之間”,阮元又進一步推論“《易》《書》《周禮》先刻,當在北宋之末也”,陳、阮二家之說皆不確。據前文論證可知,經之注、疏合刻當在南宋高宗年間。楊守敬先生曾駁阮:“黃唐跋是紹熙壬子,《七經考文》于《禮記》后誤‘熙’為‘興’,阮氏《校勘記》遂謂合疏于注,在南北宋之間,又為山井鼎之所誤也?!毕Ы裢ㄐ斜径辔粗刚慀@、阮元之失,如《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引阮元《??庇洝穮s未能指出其不足。

最后,在肯定李元陽本價值的同時,也要認識到該本還有諸多不足,如文字有漫漶處,書體不夠嚴謹,魯魚亥豕間有相混,訛衍脫難免。卷一《尚書序》中就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將“曰”字誤刻作“日”字(第2頁第2行第12字、第7行第5字第9字),將“故曰舜非三皇”之“皇”字誤刻作“王”字(第7頁第4行第11字);將“穀梁”之“穀”字誤刻作“榖”字(第9頁第14行第14字);將“凡十篇,正八,攝二,一篇亡”之“一”字誤刻作“十”字(第10頁第8行第14字);將“悉詣守尉雜燒之”之“雜”字誤刻作“親”字(第12頁第8行第7字);將“金鐘”之“鐘”字誤刻成“鍾”字(第15頁第12行第3字),將“盤,步干反,本作般”之“般”字誤刻作“盤”字(第16頁第11行第14字),將“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之“增”字誤刻成“曾”字(第18頁第1行第14字),將“亦壁內古文而合之者”之“之”字誤刻作“者”字(第18頁第2行第19字),將“暢,丑亮反”之“丑”字誤刻作“五”字(第18頁第14行第16字),將“先于太子宮埋桐人”之“埋”字誤刻作“理”字(第20頁第6行第9字);將“出走奔湖遂自殺”之“遂”字誤刻作“關(關)”字(第20頁第8行第17字)。還有衍脫而誤的,如“詔太常使掌故臣晁錯”之“臣”字誤衍(第13頁第8行第7字),“其后兵大起流亡”之“亡”字誤脫(第13頁第9行第8字下)。諸如此類的訛誤問題其余各卷亦有之,讀者當需小心甄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亚洲bt欧美bt精品|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亚洲视频四区| 久久不卡精品|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屏| 麻豆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浪潮Av|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国产麻豆另类AV|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日韩国产黄色网站|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午夜看片|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欧美另类|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色综合国产|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亚洲|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草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91亚洲精选| 福利在线不卡| 欧美a级在线|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91青青草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九色综合视频网| 久久综合五月|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欧美精品啪啪| 九色视频一区| 青青操国产视频|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91麻豆国产在线|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国产白浆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