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李云玲
患兒,女,4歲,因頭發卷曲、生長緩慢4年就診?;純撼錾鷷r胎發為稀疏的黃色卷發,長度約1 cm左右,質地粗糙;1月齡大時,剃發后發現頭發生長緩慢,明顯稀疏、卷曲,顏色發黃,粗糙無光澤,易打結,生長至5~7 cm停止生長。就診于當地醫院,診斷為“維生素缺乏?”,查微量元素均提示正常,未治療?;颊邽榍筮M一步診治,就診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門診,初步診斷為羊毛狀發?;純撼錾篌w格及智力發育正常?;純合底阍马槷a,母親孕期產檢正常,其父母非近親結婚,家族成員無類似疾病史。體格檢查:發育正常,各系統無異常,無全身出汗異常。皮膚科查體:整個頭皮頭發稀疏、卷曲蓬松,類似燙發,呈淡黃色,表面無光澤,觸之有綿羊毛感,頭發長度約5~7 cm,拉發試驗(-)。眉毛、睫毛、體毛正常(見圖1)。指甲及牙齒正常,未見掌跖角化過度。實驗室檢查:血微量元素正常。基因檢測:獲得受試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后,抽取患兒及其父母外周血,行外顯子組測序進行突變篩查發現患兒存在LIPH基因第6外顯子c.742C>A(p.H248N)純合突變,且患兒父母均為該突變位點的雜合變異(見圖2)。診斷: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羊毛狀發。治療:無特殊治療,建議隨訪觀察。

注:患兒頭發稀疏,卷曲,顏色發黃,表面無光澤,眉毛、睫毛正常。

注:患兒LIPH 基因發生了c.742C>A(p.H248N)純合變異,其父母為雜合變異。
羊毛狀發是臨床罕見的毛發疾病,特點是頭發纖細卷曲、低色素黃顏色,類似綿羊毛,生長緩慢,兒童期最嚴重,成年后可緩解減輕。此病一般分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羊毛狀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羊毛狀發、羊毛狀發痣[1]。它可單獨發生,也可以合并毛發角化病、掌跖角化病以及心臟或感官異常,是一些綜合征的毛發表現形式,如Naxos綜合征和Carvajal綜合征。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羊毛狀發(autosomal recessive woolly hair, ARWH)是羊毛狀發中一種罕見的遺傳類型,表現為頭發粗糙、干燥,卷曲似羊毛,特點是出生時頭發稀疏,隨后頭發生長極其緩慢,最終頭發稀少、短,眉毛、睫毛、胡須、腋毛、陰毛及體毛正常、稀疏或缺如,不伴其他系統疾病。本例患兒出生時即出現頭發稀疏,生長緩慢,基因測序存在LIPH基因第6外顯子c.742C>A(p.H248N)純合突變,其父母是攜帶者,符合ARWH的診斷。
ARWH目前主要以高加索和亞洲人群高發,目前已證實的ARWH相關致病基因包括C3ORF52基因、LIPH基因、LPAR6 基因(亦稱P2RY5 基因)以及KRT25 基因,其中LIPH基因和LPAR6 基因突變是主要致病基因[2]。本例患者的LIPH基因發生了c.742C>A(p.H248N)純合突變,即位于cDNA的第742 位核苷酸發生C→A純合突變,此堿基變化使得LIPH蛋白第248號氨基酸由組氨酸變為天冬酰胺。
LIPH基因位于3q27.2染色體上,包含10個外顯子,編碼451個氨基酸,它編碼脂肪酶 H,也被稱為膜相關性磷脂酸-選擇性磷脂酶A1α(membrane-associated phosphatidic acid-preferring phospholipase A1α,PA-PLA1α),是一種調節脂質生物活性的酶,該酶可以催化水解磷脂酸產生2-酰基-溶血磷脂酸(2-acyl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和游離脂肪酸。LPA會激活G蛋白偶聯受體LPAR6,通過調節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號通路調控毛囊內毛根鞘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影響毛囊發育及毛發的生長[3-5]。LIPH 蛋白在氨基末端催化區有3個催化作用的殘基即Ser154、Asp178、His248,其N末端結構域具有一個β9回路和一個蓋結構域,兩者在底物識別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例患者的LIPH基因發生了c.742C>A(p.H248N)純合突變,His248 在不同物種和人類其他脂肪酶中均高度保守,此位點堿基改變將嚴重影響 LIPH蛋白的生物功能,明顯地破壞 LIPH 蛋白活性,導致其編碼的PA-PLA1α催化水解能力下降,LPA生成減少,激活受體LPAR6相應減少,影響EGFR信號通路,使毛囊發育異常,從而產生羊毛狀發的臨床表現。LIPH基因c.742C>A(p.H248N)突變在日本人群 ARWH 患者中被頻繁發現,占所有LIPH基因突變的32%。目前統計報道的中國人群ARWH病例發現,其主要致病基因也是LIPH基因,且突變位點及報道頻率如下:c.742C>A(p.H248N)(50%)、c.736T>A(p.C246S)(7%), c.973C>T(p.P325S)(7%)、c.614A>G(p.H205R)(14%)、c.454G>A(p.G152R)(21%)[6-11]。所以,LIPH基因c.742C>A(p.H248N)也是目前發現的中國人群ARWH 最常見的致病性突變位點。
綜上所述,本研究報道了1例因LIPH基因c.742C>A(p.H248N)純合突變導致的ARWH,提示PA-PLA1α/LPA/LPAR6(P2RY5)信號通路與羊毛狀發的發病機制有關聯。對于先天頭發稀疏卷曲的患兒,可盡早行基因檢測,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