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天水師范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甘肅省天水市胡氏民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區,又稱為南北宅子,屬于明代民居建筑,也是天水市現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在天水當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地位,又被稱為天水民俗博物館,它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在甘肅省是非常珍貴的。甘肅省文物局(1998)14 號文件評價天水古民居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天水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天水古民居也是甘肅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民俗文化旅游場所,因此胡氏民居在天水是人們來旅游參觀的重要文化基地和場館。
胡氏民居有北方的豪邁,也有南方的精致秀美。胡氏民居整體裝飾比較粗獷豪邁,體現了西北地區人民的豪放、灑脫之美。另一方面,受到南方民居裝飾的影響,南宅子建筑群既有土坯墻、單坡等西北傳統建筑特有的元素,又有雙坡型的建筑,直欞隔扇門窗、欄板梁頭、斗板雀替裝飾精致優美,透出一種幽靜和詩意的江南庭院氣息。南、北宅子都屬于四合院制,整體上裝飾樸素與華麗有機結合。南宅子裝飾題材可以分為幾何紋樣、植物、動物、文字、日月、八卦圖、宗教神話、博古圖案等。植物紋樣主要有萱草、蔓草、團花圖案(荷花、牡丹等樣式)、蓮花、瓜瓞綿綿等[1]。
甘肅有八千多年歷史,有絲路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伏羲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以及隴東黃土地文化為一體,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帶,是我國早期文明最輝煌的地方之一,甘肅在中國西部形成一道神秘而獨特的文化風景。天水市是位于甘肅省東南部,中國西部地區,秦嶺西段渭水中游,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天水歷史文化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0 多年的文明史、2700 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稱。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構成了天水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經過實地調查研究和文獻資料調查研究發現胡氏民居缺少文創產品,胡氏民居作為天水的著名旅游打卡地和天水古民居建筑文化博物館,它有保護完好的古秦州大家小姐居住的繡樓,地方特色的云羅廳,也有名噪國內外的“天水古樓”等民居古建筑,這些建筑秀美古樸。后花園的小池塘中荷花亭亭玉立,環境優美。但是走進展廳除了有一些天水一些其他地方也可以買得到的小裝飾品之外沒有特別關于胡氏民居的文創產品,因此胡氏民居缺少自己特色的文創產品。通過實地調查并且通過訪談胡氏民居的工作人員了解胡氏民居文創產品的具體情況。
其中訪談了L 工作人員,L 工作人員說目前胡氏民居還沒有自己關于胡氏民居的文創產品,可能未來會有;訪談了Z 工作人員,Z 工作人員說現在還沒有設計胡氏民居特有的文創產品,現在有的售賣的飾品就是這些扇子書簽之類的,目前還沒有售賣專門為胡氏民居開發設計的文創產品。
通過上述調查訪談和走訪天水市一些文創產品店發現關于胡氏民居的文創產品確實是欠缺的,所以開發設計關于胡氏民居特色的文創產品對于天水胡氏民居建筑文化的宣傳和天水當地文創產品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文創產品,即文化創意產品,除了創意之外,最重要的一點便是“文化”,如果說創意是文創產品最具吸引力的外表,那么文化便是文創產品的靈魂。如今的人們越來越看重產品使用價值之外的附加價值,文化價值就是附加價值中最典型的代表,這一形式也為文創產品創造了發展契機[2]。
本次開發設計胡氏民居文創產品是經過筆者多次參觀瀏覽胡氏民居,調研胡氏民居部分工作人員,調研甘肅天水文創產品等,依托學校文創工作室的支持,對胡氏民居的建筑文化特色感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并開發設計胡氏民居文創產品。
通過對胡氏民居前期建筑和裝飾的調研,并用測量尺和CAD 繪制了胡氏民居主要建筑、馬車、花板、牌匾等的CAD 圖紙,這樣可以更直觀地看清楚胡氏民居的建筑特色和裝飾特色。通過前期調研的歸納整理,發現胡氏民居的建筑有繡樓、云羅廳、古樓、槐蔭院、后花園、楊家樓院等。
通過設計元素的提煉,首先為胡氏民居設計一個logo,如圖1。首先logo 是根據“胡”字變形而來的。因為龍是明清時期的代表圖騰,故筆者將“胡”字左邊的“古”字頭上添加了龍的圖騰;因為胡氏民居里面的拱門大多采用波浪紋的門邊,而且也比較美觀,所以將右邊的“月”字頭上加了胡氏民居建筑的屋頂樣式,將“月”字里面的兩條橫變形為兩條破浪。整個“胡”字經過這樣設計更加有趣美觀,富有文化內涵,并且含有胡氏民居的建筑風格特色。如圖2,將“胡”字logo 印刷在紡織品上、皮革等物品上,例如服裝設計上可以加入“胡”字元素,也可以將筆者設計的這個logo 印在胡氏民居工作人員的T 恤上作為工作服,也可以印在帆布包上供旅客們購買,旅客們也更喜歡購買一些可以代表地方特色和代表他們瀏覽過胡氏民居的地方特色文創產品。
第二個設計中,筆者以胡氏民居的繡樓建筑和庭院門口作為基本設計元素,在參觀瀏覽胡氏民居時發現胡氏民居里面有很多植物和樹木,例如紫藤、野杏洋栗子、石榴樹、地蓬、櫻花等,也將這些植物作為設計元素,設計進去,增添了畫面的豐富性。胡氏民居里有馬廄和拉貨物的工具車,因此在畫面中增加了小馬的可愛形象增添了畫面的生動和趣味性。將天水的麥積山元素融入畫面之中,將整幅畫面設計成紅色,將胡氏民居中傳統的燈籠也畫上了,并且將南宅子前院正廳拱飾及雀替上的雕花和云朵花紋運用到畫面之中。整幅畫不僅豐富喜慶而且著重體現了胡氏民居的建筑特色,將胡氏民居中的繡樓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將這副文創產品設計圖印刷在如圖3、4、5 的紡織抱枕、帆布包、衛衣等紡織物品上,也可以印刷在襪子、壁毯、手套等紡織品和皮革上。這樣的文創產品更受大眾喜愛和歡迎,而且為胡氏民居和天水建筑文化特色做了一定的宣傳,將民俗文化以藝術產品的形式進行傳承與應用。通過迎合現代人們的審美趣味和心理情緒,這樣的文創產品更可以跟上時代的潮流并且是符合游客個性化需求的原創精品。
第三幅文創產品原創圖是根據胡氏民居的后花園為原創題材,將后花園的荷花池、假山、古老的紫藤和廂房生動表現了出來,并且將南宅子門口的百年古槐樹為設計元素融合進畫面之中,將廂房的牌匾“秀拔成均”寫出來以突出此為胡氏民居的標志。將一只可愛的小松鼠設計進畫面之中,與上一張又小馬的手繪圖形成一個文創系列,在秦嶺和麥積山就有很多小松鼠,放在這里也是非常合適的。將此設計圖印刷在紡織品和皮革之上,例如可以印刷在帆布鞋子(圖6)上、筆記本封面(圖7)上,這些更鮮活的設計元素給筆記本和帆布鞋增添了趣味性和地方文化性。當年輕人穿上這樣具有天水特色的鞋子時,那也是一道比較亮麗的風景線和潮流。更加為胡氏民居做了一定的旅游文化宣傳。
由此可見,通過對胡氏民居、甘肅省天水市文化和文創產品具體情況的實際調查,對胡氏民居文創產品進行開發與設計,可以為天水胡氏民居的文化旅游做出良好的宣傳及創新工作,也對甘肅天水的建筑、地域文化及城市形象有一定的幫助和提升。對甘肅省天水市的建筑文化有一定的宣傳作用,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甘肅天水的胡氏民居,同時讓更多的藝術創作者關注到甘肅天水的民俗藝術,傳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