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鳳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中醫醫院 山東 菏澤 274700)
慢性咽喉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患者伴有咽干、咽癢、咽痛、咽部黏膜充血、咽內異物感等癥狀,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下降。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病程長,病情反復發作,治療周期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西醫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奧美拉唑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可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損傷咽喉黏膜[1-2],雖然可以暫時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治標不治本,總體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來,中醫學理論不斷發展,中藥在疾病的臨床治療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中醫上將慢性咽喉炎歸為“喉痹”的范疇,認為該病是因寒熱、邪毒、五志過極所致,利咽湯有通利咽喉、降火滋陰、止咳化痰之功效。將利咽湯與奧美拉唑聯合用藥,是否能夠改善慢性咽喉炎患者的臨床癥狀,這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現將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為主要對象,開展如下研究:
1.1一般資料
選擇的研究對象是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間內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共選取84例。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原則將84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各42例。納入標準[3]:(1)入組的研究對象均明確診斷為慢性咽喉炎,經鼻咽纖維喉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2)入組病患的基礎資料完整,可配合完成治療療程;(3)對本次研究的目的和過程,所有患者均明確表示是知情和同意的,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4]:(1)扁桃體發炎;(2)參與本次研究前的1個月內接受過其他相關治療;(3)急性咽喉炎;(4)對研究中使用的治療藥物有過敏史或禁忌癥;(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6)配合度差,中途擅自停藥或擅自更改用藥劑量。
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22~58歲,平均(40.18±2.34)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5.06±0.78)年。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23~57歲,平均(40.12±2.21)歲;病程7個月~10年,平均(5.08±0.81)年。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程,P>0.05,不存在顯著差異,說明觀察組和對照組存在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奧美拉唑(河北愛爾海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168,20mg),每日2次,每次20mg,共治療1個月。
觀察組的治療方案:①口服奧美拉唑,每日2次,每次1片;②利咽湯,方劑組成:白術10g,陳皮10g,香附10g,云茯苓12g,小茴香10g,烏藥10g,射干10g,山豆根10g,牛蒡子12g,知母10g,桔梗10g,制半夏10g,廣木香6g,甘草3g。將上述藥物加入適量水進行煎煮,連煎兩次,取汁去渣,將兩次藥汁合并。每日1劑,分2~3次溫服。
1.3評價標準
判定臨床療效的標準[5]:顯效:經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的咽干咽痛、咽癢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尚未達到有效的標準。計算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計算方法是顯效率+有效率。
評價臨床癥狀的標準[6]:評價治療前和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主要評估咽干咽痛、咽癢、咽內異物感、黏膜充血癥狀,評分范圍均是0~3分,0分表示無癥狀,3分表示癥狀非常嚴重,所得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臨床癥狀越嚴重。
觀察指標:(1)統計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本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頭暈、皮疹,計算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于治療前和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抽血化驗,檢驗兩組患者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檢測的炎癥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并將兩組的檢測結果進行組間和組內比較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2.1比較兩種用藥方案的總體療效
經匯總比較兩種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P<0.05,存在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的組間比較[n(%)]
2.2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
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各項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相比均減小,觀察組治療后患者的咽干咽痛、咽癢、咽內異物感、黏膜充血癥狀積分均小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分)
2.3比較兩種用藥方案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出現了一些不良反應癥狀,而觀察組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生率的組間比較[n(%)]
2.4比較兩種用藥方案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影響的異同
于治療前檢測兩組患者的白介素-1、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P>0.05,不存在顯著差異;治療后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的各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有改善,而觀察組治療后患者的白介素-1、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與治療后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情況比較
慢性咽喉炎在臨床上有較高的發生率,經咽喉檢查可見患者的咽部黏膜充血、色澤暗紅,且有白細胞、淋巴細胞和結締組織增生,患者伴有明顯的咽喉部干癢、微痛、異物感等癥狀,且患者晨起時有惡心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奧美拉唑是弱堿性藥物,能夠減少胃酸的分泌,避免因胃酸分泌過多損壞咽喉部黏膜,可加快血液循環速度,進而緩解咽喉部黏膜充血痙攣,恢復上皮細胞的代謝功能[7]。利咽湯主治咽喉諸疾,方劑中的白術可健脾益氣、調節胃腸;陳皮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香附可疏肝理氣;云茯苓可健脾養胃、滲濕利水;小茴香可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烏藥可行氣止痛、溫腎散寒;射干可清熱解毒、消痰利咽;山豆根可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牛蒡子可疏散風熱、解毒透疹、利咽散腫;知母可滋陰潤燥;桔梗可發散風寒、宜通肺氣、祛痰止咳、消腫排膿;制半夏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消腫止痛[8];廣木香可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甘草可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有行氣解郁,化痰利咽,養心安神的功效。將利咽湯與奧美拉唑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兩種藥物的優勢和協同作用,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采用利咽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的患者,其總有效率高,總有效率可達到95.24%;患者經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咽干咽痛、咽癢、咽內異物感、黏膜充血癥狀均有明顯改善,并且患者經治療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明顯改善,白介素-1、白介素-6和腫瘤壞死因子α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說明利咽湯與奧美拉唑聯合用藥的治療有效性較高。此外,聯合用藥患者在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僅為2.38%,這說明利咽湯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的安全性高,上述研究結果充分體現了此種治療方案的優勢。
綜上,采用利咽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慢性咽喉炎的效果顯著,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