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華
菠菜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為佳。春菠菜根紅葉綠,鮮嫩翠綠,最為可口。春食菠菜,對人體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
菠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種綠葉蔬菜,它維生素含量豐富,口感適宜。首先,菠菜含有人體造血原料之一的鐵,據測定每100克含鐵1.6~2.9毫克,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常吃菠菜,令人面色紅潤,光彩照人,不患缺鐵性貧血。其次,菠菜還含有十分可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B、C、K。每100克菠菜含蛋白質2.4克(在葉菜類僅次于莧菜),維生素A3毫克(比胡蘿卜多),維生素B0.06毫克、維生素B0.16毫克、維生素C 31.4毫克(為番茄的3倍)。人體日常生活中攝入的蛋白質充足,則生長發育快,氣血旺盛,精力充沛;而頭發的烏亮、雙眼的神采、面容的光澤、皮膚的白凈,則依賴日常膳食攝入維生素A、B、C、K。菠菜的赤根含有一般蔬菜缺乏的維生素K,有助于防治皮膚、內臟的出血傾向。
菠菜既是一種美味佳蔬,還是一種鮮為人知的養顏潤腸佳品。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利五臟,通血脈,下氣調中,止渴潤腸,適用于慢性便秘、高血壓、肺結核、痔瘡:還能促進胰腺分泌,幫助消化。因而常吃菠菜益處多,它不僅長于清理人體胃腸的熱毒,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而且還富含酶,能刺激腸胃、胰腺的分泌,既助消化,又潤腸道,有利于大便順利排出體外,避免大便毒素吸收入血液循環而影響面容的姣好,使全身皮膚顯得紅潤、光澤。
春季陽氣升發,肝氣、肝陽也隨自然界陽氣而逐漸升發,氣血活動隨之加強,新陳代謝逐漸旺盛。中醫認為,菠菜屬于生發之性的蔬菜,多吃菠菜可滋陰生津、健脾養肝。
菠菜還有藥用功能。據《本草綱目》記載,菠菜“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民間治咳嗽氣喘,將菠菜籽用文火炒黃,研成細末,每次服5克,一日服2次,溫水送服。治高血壓、便秘、頭痛、目眩,可將鮮菠菜置沸水中燙約3分鐘,用麻油拌食。治糖尿病消渴、飲水無度,可取鮮菠菜60~120克,干雞內金15克,水煎,飲服,一日2~3次。
由于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機體對鈣的吸收。故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如菠菜豆腐,或涼拌芝麻菠菜、蒜泥菠菜等,都是舌尖上的美味。一般來講,小兒不宜多吃,腎結石、腹瀉等患者,應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