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鶴
摘要:近年來,人類基礎經濟呈明顯的增長趨勢,但伴隨著經濟的增長,所引起的大氣環境問題也愈來愈嚴重。基于此,為提高大氣質量,有必要對大氣環境進行系統檢測。結合目前我國建立的大氣監測網絡,分析空氣檢測數據,通過查看實時報告,使得民眾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氣污染程度進而做好預防工作。此外,對于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有效性是監測的關鍵。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環境問題;優化策略
一、大氣污染與環境監測概述
(一)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是由于些原因產生的大氣污染物對大氣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其主要來源于人為生產和自然因素。人為來源包括工業生產、燃煤鍋爐、汽車排放等。隨著社會化進程的加速,大氣環境問題也愈發嚴重。因此,對大氣污染物的實時監測也就變得非常有意義。
(二)環境監測及作用
環境監測,利用多種手段,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等技術,對環境中的污染物進行檢測和管控,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做出評價,評價某一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所處的相對高度。據資料分析,大氣中的分子污染物包括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顆粒污染物包括空氣中的顆粒物、酸雨、空氣中的灰塵和落塵。因此對其有效監測對于環境管理和人類健康是很有必要的。對于得到的監測結果,根據大氣質量標準來衡量其是否符合范圍以內。并根據所得數據進行報告編寫,利用模型等對其變化趨勢進行研究,為大氣污染預防工作提供高效的保障,同時為政法部門對環境保護法規及大氣環境標準的修訂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撐。
大氣監測的作用主要體現于三個方面:防治工作的開展、防治措施的創新及預防源頭的控制三個方面。大氣環境監測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對所監測的數據進行大量收集和統計分析,可以有效地開展大氣防治工作。尤其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化進程的加快,國家對大氣環境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而只有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才可以使得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精確檢測大氣,掌握大氣污染因緣,了解大氣污染現狀原因,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順利開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大氣監測同時可以為大氣防治措施的創新提供一定的思路。可持續發展是目前我國發展路上的核心理論,因此,在減排和控制排放的基礎上,需要借助一些先進的環境制度,結合實時監測的結果,及時公布監測數據及治理措施,同時,以多種方式引導人民群眾參與到大氣防治過程中,為大氣污染的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大氣監測的結果業可以分析到某一階段的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對于某一種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在后續防治的基礎上,在源頭進行控制。
二、 大氣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一) 現場檢測管理混亂
可持續發展理念灌輸在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因此,在現場檢測過程中,需要做到積極有效的落實這一理念,溫和有效的協調好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然而,目前大部分地區在發展的道路上,側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沒有正確和引導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在對環境有危害的基礎上進行發展。造成了經濟與環境資源的失衡,對大氣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歸根原因在于,大氣監測機制未能有效形成,導致在監測過程中未能有一個準則去衡量好與壞,因此難以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二)質量控制體系工作不完善
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是進行大氣環境監測。而由于現在網絡現代化。大部分的監測處于一種室內自動化完成,所配置的人員也就相對較少。雖說其自動化優點在于監測智能化,但是缺點在于人員配置降低,因此,需要現場監測的工作也就難以落實。另外,監測部分的管理制度也一樣存在問題,例如大氣環境實驗室未能正常使用、未有高級人才而不能使用等,同時也由于經費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導致大氣監測工作得到了緩慢的發展甚至是停滯狀態。
(三) 大氣監察工作體系尚未完善
工作體系的不完善主要隱隱在于管理部分和技術人員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度不高,不重視的原因在于還未能人眼可見的危害性,同時這項工作無法到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由于不重視的原因,導致在實施工作過程中,時常出現的區域重疊現象,導致數據不穩定、不準確,進而阻礙制度的建立和防治措施。數據不準確對后續污染物的針對性處理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導致經費和時間的浪費。
(四)監測網絡建設不足
網絡智能化已經是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也在逐步進行,但是整體上發展較為緩慢。其主要存在的問題的來源是2.3部分的監察工作的不重視導致的數據重疊現象。數據重疊現象對于后續工作的擾亂,極大地降低了后續整體工作的進程及效率,造成了數據的浪費和人員的浪費。
(五)監測人員能力不足
監測過程中,監測人員的配置是異常重要的。在具體監察過程中,所表現出監察人員整體綜合能力不足,導致在監測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影響。具體表現其一是監測人員專業能力較低,業務操作能力不足;其二是監測人員疏于正規系統培訓,導致知識庫內容較少,遇事不能變通;其三是監測工作的特殊性,所需人員較少,人員流動性較為弱,缺乏高層次人次的引入,監測技術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進而導致新技術和新理論應用效果較差。
(六)監測儀器設備問題
不管從多種角度分析目前環境監測所遇到的問題,回歸于最基本的便是監測工具問題。而大氣環境監測是必須嚴謹科學的,在監測的基礎上必須考慮國家規定的標準。目前,國產儀器越來越多,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部分儀器的使用準確定、維護、使用壽命及穩定性來說,還和部分進口儀器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儀器的核心部件還是采用國外進口。對此現象,國家應加大力度提升本國產品質量,引入高層次人才開發創新的具有自主產權的穩定性好、成本低、檢測準備的本土儀器。基于此,將其用于環境自動監測系統中,方能進一步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
三、大氣環境檢測優化策略
基于此,在探討目前大氣環境監測所表現出問題的基礎上,為有效提高和改善目前所面臨的問題,相關部門和機構需要明確明晰環境監測的重視程度,制定有效而有力的監測方案,為大氣防治提供有效保障。
(一) 制度完善
對于制度的完善,首選作為監測人員和監測機構需要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的相關程序、法律法規有一定的熟悉,且需對管理機構進行全面的完善。鑒于此,首先建立和完善祖師管理機構,明確機構職責所在,配合實驗室進行監測的物質和設備的需求;其次,對在監測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審核機制,對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應提前設置預防措施,進而在不斷的探索和實驗過程中完善質量體系,為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幫助;最后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實驗室制度,該制度需要基于目前實驗室水平和能力的基礎上,得到實驗室的認可,可以因實驗室而議,進而為大氣環境監測提供有效參考。
(二) 提升大氣監測力度、穩定數據監測質量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同發展,對于大氣環境的監測也應該與時俱進,不停創新,以創新的眼光去發展。目前,監測工作的開展主要是自動化操控進行,采用自動監測系統實時進行數據的反饋。而自動化操作系統是基于大量的經驗中優化而來,具有一定的準確性。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也需要不斷提升學習難度和強度,將具體的工作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逐漸提升監測質量,在滿足標準的前提下,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檢測、調控。及時對數據進行核對、整理、分析,以此來提升監測準確性。結合所分析及反饋的數據,積極配合監測部門引入先進的技術,不斷優化工作制度。目的在于穩定數據監測質量。先進的制度和技術可以提升和彌補目前的不足,嚴格按照監測系統執行標準,逐步加大速度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定期進行監測評價和評定,完善制度,保障工作有序進行。
(三) 強化采樣工作的監督力度
在對所監測的樣本進行核檢時,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其決定著后續的監測結果和研究方向。數據的實時性會決定著監測人員對后續工作的調整,而數據的不真實會導致工作安排的混亂及時間的浪費,因此,在數據采樣和監測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案。確定采樣對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采樣必須按照采樣原則進行。而對于一些特殊地區,采樣需單獨進行,單獨劃分區域,同時重點區域的采樣工作需要進行多次采樣,以保證采樣數據的準確性和可用性。因此,采樣樣本決定著監測結果的準確。
(四)完善大氣環境非常規污染物監測網絡建設
監測網絡的動態化,是形成多方面、全方位、地空一體的環境監測的重要環節,各地區應按照當地政策和特點,結合國標構建監測網絡系統全方面地實現大氣污染物的監測信息的統一收集和管理。且按照5G網絡的優勢,構建大氣與非常規污染物的監測網絡、建立共享數據平臺,將其多方面應用于多個方面。同時,可以在污染發生前進行準確預防有效控制,將污染的危害降到最低,有效保障人民健康和環境清潔。
(五) 加強污染物排放控制
對于污染物的隨意排放,需要進行嚴格的把控。監管部門應該建立污染物排放機制,明確標準,制止污染。明確企業和個人排放標準,加強各個企業污染物排放系統的搭建,確保污染物處理達標方可排放。對于違反偷排或者未處理達標排放的企業或者個人,需要進行嚴厲的處罰。同時,監管部分可以以宣傳的形式大力宣傳環保理念和可持續發展,借助網絡平臺、環保進企業、校園等多種宣傳方式宣傳環保理念,促進大氣環境有效改善。
四、結語
大氣監測工作是加強大氣環境防治的重要手段。在大氣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數據需要保證準確性和及時性。監測的每一步包括人員、技術等需要與時俱進、創新優化。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密切保護大氣環境健康。同時從多方面多角度采取多項措施保證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有效進行。
參考文獻:
[1]魏英姿.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檢測及對策[J].化工設計通訊,2020,46(02):218-219.
[2]殷磊.關于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檢測及對策研究[J].飲食科學,2018(14):224.
[3]張明明.淺談大氣環境監測的布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5):61.
[4]熊敦毅.關于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檢測及對策研究[J].冶金管理,2020(2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