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榮
摘要: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德育任務的本質,依據其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這一階段,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同時在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存在懵懂,需要班主任進行引導和管理。也就是說,小學班主任在德育管理過程中應當教育有方,在督促和管理學生的基礎上與學生交流、與學生建立密切關系,力求培養小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五好學生”。本文探討了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幾點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夠為一線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幾點策略
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圍繞“立德樹人”“以德服人”實施教學,一方面促進學生技能成長,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素質水平提高。與此同時,高效、高質量的德育管理模式構建至關重要,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以制度約束學生,力求達到“以德服人”的教育效果。只有這樣,現代德育管理工作模式才能夠長效發展,小學生也能夠在良好的德育氛圍中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其首先要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在此基礎上推廣新的德育管理模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眾所周知,小學生大多心智不成熟,容易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下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那么這是教師無法感同身受的,教師就應當站在理解的角度引領和指導學生。首先,班主任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充分體會學生的難處,了解他們無法開解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其次,班主任需要樹立平等的相處關系,盡可能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自身也要為學生樹立榜樣。最后,班主任還應當推行平等的德育管理模式,公正的選拔班干部、公正的評比“每日之星”“每月之星”等,為德育教育管理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二、耐心教育、善用鼓勵
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小學班主任還應當學生語言的藝術,用獨具親和力、感染力的語言給予小學生鼓勵,樹立其生活和學習上的信心,助力其全力以赴每一學科和每一課時的學習。就筆者多年教學經驗而言,一個班級中往往有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不守紀律,還可能干擾其他學生。對這一部分學生實施德育管理時,班主任應當做到耐心教育和善用鼓勵,如,教師可以任用此類學生為小組長、紀律委員等班級職務,讓其自然遵守班級紀律,讓其羞于自身的行為,督促其在長期積累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總之,語言是具有獨特魅力的,小學班主任還可以輔助巧妙的手段推進德育管理,讓課堂秩序井然有序。
三、愛與包容的重要性
愛與包容是治愈小學生心靈的良藥,其在德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也不容忽視。小學班主任應當將學生緊緊團結到一起,創設良好的班風、創建文明的班集體,以愛之力凝聚班級力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眾所周知,與人相處絕非易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愛護關系不是短期建立的,師生關系也是如此,需要師生之間產生愛與包容的交流,以此才能夠建立緊密聯系,進而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糾紛與意外產生。以轉化學困生工作為例,這需要小學班主任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去制定計劃、實施計劃、總結反思等等,那么勢必需要班主任與學困生之間形成緊密連接,進一步做好學困生的管理與轉化工作。德育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就需要與學困生談心,了解他們遇到的學習困難,了解他們身處于校園環境和家庭環境中產生的情緒,進一步了解其學習情況,了解其各學科基礎與學習能力等。依據此,班主任才能夠緊跟計劃落實學困生轉化方案,用愛與包容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
四、把握小學生心理的必要性
小學德育管理工作應當圍繞學生主體展開,也就必須遵循學生的心理狀態與成長規律,把握好他們參與德育活動的心理狀態,制定出符合當下學情的德育方案。例如,班主任可以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上實施“民主選舉”,讓學生自由推選小組長與班干部等班級職務人選。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實施“民主意見”,讓小組長、班干部接受學生的“審判”,讓小學生充分參與班級管理事務中,用小學生的“話語權”激發其自主意識,約束學生自覺遵守班級紀律和校紀校規。
五、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小學教育中應當滲透德育、美育、體育等重要教育內容,力求培養小學生全面發展。這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育人目標,其也更符合新時代小學生的成長需求和社會人才需求。也就是說,小學班主任應當積極開展德育管理工作,用包容、愛心感化學生,與學生友好交流、與學生密切溝通,為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問題出謀劃策,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岳丹丹.農村小學的德育現狀調查及策略研究――以某農村小學為例[J].新農業,2021(24):20.
[2]章樂.論德育課程中知識學習的定位與教學策略——兼論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對知識的處理[J].課程.教材.教法,2021,41(01):84-90.
[3]呼和,張紅霞.學科德育在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中的地位——評《“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學科德育研究》[J].社會科學家,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