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件
摘要:班級管理是一種目的明確、計劃詳細、步驟有序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實現中職教育目標讓學生得到全面的、充分的發展。因此,如何做好中職教育中的班級管理工作成為班主任的重要難題之一,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中職教育中的班級管理進行分析,希望為廣大中職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中職;班級管理;中職教育
一、中職教育班級管理應用策略
(一)為人師表,樹立榜樣
每所中職院校都有它自己嚴格的規章制度,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對于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一定要全面地遵守和執行,在學校的工作中,要全面貫徹落實學校布置的各項工作任務和要求。有一些班主任在工作中不重視自己的行為細節,在學生面前說話隨心所欲,不懂控制,認為有些事情沒必要較真,其實,教師的一舉一動,學生都在留意,甚至對于一些教師的舉動學生私下里還會進行討論和評價。由此可見學校的相關規章制度,教師沒有必要天天在學生面前重復提醒和強調,班主任能夠以身作則,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它會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讓學生不自覺地、潛移默化地效仿班主任的行為,讓他們在不知不覺間獲得個人素養的提升,對于學生來講,無聲的教育才是高質量、高效率的教育方式,因此,班主任在學校期間要特別重視自己的日常行為習慣,因為它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以“情”動人,產生共鳴
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打開心靈的鑰匙,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工作,這種情感同時也是教師身上最為可貴的情感,更是良好班級管理的“絕招”。
1.樹立信心
中職學生很多都是無法參加高等教育或者無法適應高等教育進度的學生,參加中職教育讓他們有一種“這是給失敗者的教育”錯覺,很容易讓他們產生自卑感,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學生,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多鼓勵表揚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2.做有“心”人
中職學生大多都是“00”后,他們的人生價值觀念還不成熟,心理上容易產生巨大的波動,情緒上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作為班主任,要處處留心觀察向他們的心理狀態和思想動態,針對部分思想問題學生,要對他們的行為及時了解掌握,并且班主要就相關問題與學生,以朋友的身份進行及時溝通,并向他們提出相關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正常學習和生活。
3.一視同仁
班主任對待每一位學生都要秉持公平以及公正的原則,把每一位之中學生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對待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充滿感情,只有純潔高尚的師生之情,才能和學生的心靈引起情感共鳴,從而實現教育的目的。讓他們和班主任的感情融洽,學生才能對其敞開心扉,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步。
(三)細化管理,形成良好班風
1.培養班級骨干隊伍
班主任想要打造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前提是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班級核心,一支圍繞在班主任周圍的優秀班委會對團隊,在挑選班干部的時候,班主任要細心觀察每一名學生的表現,將班級中學習成績靠前、守紀律、責任心強、樂于助人的學生作為重點培養對象,讓他們這些學生成為班級建設的帶頭人,在具體實施中,針對他們中的好人好事不要錯過,抓住機會,在全體學生面前進行宣揚,提高他在學生中的威信和地位,讓他產生榮譽感的同時,也能促使他進一步為同學服務,使這種行為由被動轉為主動,此外,這種情形他也能激勵其他同學,讓他們以這位班干部為榜樣,努力進取。
2.制定班級管理制度
細化班級管理工作,是履行好班主任責任以及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班主任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得到學生認可以及符合學校紀律的班級管理制度,按照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實行詳細的量化管理獎罰分明。例如,學生有遲到和早退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地進行提示教育,并且督促學生進行及時改正。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在教育、提示的過程中注意溝通方法和方式,要心平氣和與之交談,把中職學生看成成年人,用平等的身份,朋友的關系對待他們,用真誠和熾熱的情感去感化他們、真誠地語言去打動他們。
3.培養集體榮譽感
在班級教育中,讓學生形成集體榮譽感是班級管理中重要一環,集體榮譽的形成會促進班級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和進步,為學生今后順利的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參加運動會、文藝比賽等等,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取得成績的同時讓每位學生產生集體的榮譽感,促進班級的團結,同時也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二、結語
班級管理是一項工作煩瑣且復雜的工作,但是只要用心去完成,收獲同樣也是巨大的,要想讓中職學生在求知的路上取得高效進展和巨大的進步,首先需要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其次師生情感得到共鳴,學生精神得到喚醒,最后細化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風。
參考文獻:
[1]郝家元.中職教育中的班級管理途徑[J].教師,2019(29):111.
[2]武一康,李方華.淺談中職教育中的班級管理工作[J].現代農村科技,2012(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