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青蕓
【摘要】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得到了新的發展。“雙減”政策背景下,以成績作為唯一考核標準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突出讀寫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為其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以1+N主題閱讀教學理念為前提,就如何在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中推進讀寫結合教學方式進行探究,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1+N主題閱讀教學;策略
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應用能力,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邏輯和思維習慣,真正做到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為其接下來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讀寫結合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閱讀中學習的知識靈活應用到寫作中去。因此,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而言,讀寫結合尤為重要。
一、分層實施讀寫教學
小學階段正是語文學習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差距較大。尤其是受小學語文學習質量的影響,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始終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這個時候,如果教師盲目地將提升學生寫作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往往會忽視寫作能力較差的那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造成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因此,在采取讀寫結合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忽視班級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閱讀和寫作題材,以此實現班級內學生的共同進步。
二、實現寫作教學與游戲活動的融合
讓教師單純地領讀或者學生自己閱讀或寫作,都是較為枯燥無味的,尤其是對于內容相對復雜的語文課文而言。因此,教師可以合理應用游戲活動教學法,將原本需要學生獨自完成的讀寫任務,轉變為學生之間需要合作的任務,安排學生根據對話內容和場景進行情景模擬劇的表演。學生在語言和肢體動作結合的過程中,能夠形象生動地表達出文章的內容,從而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人物的內心情感和其故事情節。
以四年級上冊《走月亮》為例,在表演時以兩人為一組,表演“我”和“阿媽”走月亮的場景,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表演。學生通過簡單的肢體動作和語言就能夠還原課本中的情境。并由兩組學生分別嘗試用口語的形式對月亮下的環境進行介紹,然后再鼓勵學生用書面語言的形式,對剛才的對話進行復述。學生通過實際的體會就能夠更好地鍛煉自身的語文寫作能力。
三、生活化教學,豐富學生讀寫興趣
作為一門語言課程,不論是讀的過程,還是寫的過程,都離不開生活。生活是語言的創作地,同時也是應用地。生活化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還有利于學生共情能力的形成,幫助學生在今后的讀寫過程中與作者達成共鳴,從而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因此,在今后的讀寫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應用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通過在讀寫過程中融入生活元素,使原本書本中的知識更加真實,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在探索生活細節的過程中,調動自身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以微寫作或者日記的形式鼓勵學生積累素材,記錄情感。在積累素材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將寫作的訓練融入了生活,從而達到讀寫結合教學的目的。
四、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
在接下來的語文學習教學中,應當增加以讀寫結合為基礎的寫作教學形式,通過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表現形式,為學生創建富含趣味的讀寫環境。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的性格特點,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教學活動,利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音頻輔助寫作學習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彩的多媒體和富有趣味性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結合視頻內容為學生開展鞏固練習,簡化學生要掌握知識點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類科目,小學語文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增強學生的讀寫能力,能夠為其接下來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從頭講到尾的教學方法,學生跟不上課堂節奏,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在接下來的教學中,為了及時地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教師應該積極地轉變教學思路,合理、科學地利用“讀寫結合”,在語文教學中實現以讀促寫、以寫融讀,在讀與寫交叉進行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豐富讀寫結合的寫作教學表現形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學習的同時獲得快樂,在閱讀和寫作的互相結合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語言應用能力,為其今后語文的高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麗珍.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9):55.
[2]楊秋玲.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究[J].語文課內外,2020(36):322.
責任編輯? 陳?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