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來 姚澤香 周會 代林江 劉坤新指導老師
關鍵詞:紅歌;黔東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
紅歌即紅色歌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紅歌是指共產國際成立以來,在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構成的具備崇高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的歌曲的統稱。[1] ?狹義的紅歌是指五四運動以來,中國人民在抵擋外敵、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設現代化的過程中,間接借用、改編國內外原有歌曲旋律進行填詞或使用西洋作曲技法創作的以愛國和革命為主題,并在社會上得普遍傳唱的大眾歌曲。[2]本文著眼于紅歌,立足于黔東,嘗試探討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如何傳唱好紅色,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少數民族地區大學生理想信念之實踐途徑。
一、紅歌在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的價值蘊意
紅歌在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錘煉大學生的道德素養,激發愛國主義精神;堅定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等方面有著重要的育人功能與價值蘊意。
(一)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
首先,紅歌萌芽于中國革命時期,能夠反映革命斗爭年代紅軍戰士的精神風貌,是戰士們獲得革命斗爭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革命斗爭的勝利離不開堅定的理想與信念,如今紅歌可以讓學生在歌聲當中體會革命戰爭的艱苦和勝利的喜悅,給學生帶來民族的自豪感,達到思維與心靈的諧和統一。其次,紅歌可以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心,培育團結精神、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以及愛國主義的熱情。能夠激起大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大學生充滿激情與信心,能夠勇敢迎接對未來生活的困難與挑戰,使大學生的生命激情以及精神境界可以相互碰撞出火花。最后,紅歌可以激起大學生實事求是精神,幫助其對事物進行科學探索,調整心理狀態;同時,紅歌當中孕育著濃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對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也能起到引領性作用,激發大學生用自己的力量來化解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為國家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錘煉大學生的道德素養
隨著大數據在教育中的廣泛運用,傳統的教育方式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只有與守正創新,解放思想,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紅色歌曲真正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中,讓思想政治教學元素“活”起來,大大提升了其吸引力,有利于“潤物細無聲”,增強了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同時,紅色文化精神在大學生校園中與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聯系十分密切,高校校園也會定期開展“傳唱紅色文化”相關比賽,開展此類活動目的一般如下:一、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教育;二、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三、是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這些紅色文化精神的活動,散發出中國革命先烈頑強拼搏,不屈不撓,踏實勤奮的精神,鼓勵著大學生積極進取,不斷培養著大學生思想品德素質。
(三)堅定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
理想信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是引導大學生立德之重要因素。紅歌具有深遠的價值、內涵深刻,種類豐富,高校積極運用紅歌這一優質的教育資源作為教育載體,對于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通過對紅歌的運用,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大學生積極自我效能感,培育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堅定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二、影響紅歌厚植黔東地區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因素
整體而言,當前多數高校對課堂教學紅歌運用不到位,對紅色資源、紅歌資源的挖掘不夠充分,沒有充分凸顯出地方性紅色的價值及育人功能。黔東地區也不例外。黔東地區是革命老區,但受經濟、文化、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黔東紅歌創作十分有限,部分學生對于黔東地區特色紅色自知甚少,且傳唱仍流于形式,并沒有挖掘其深層內涵,這些因素制約著紅歌育人功能的發揮。
(一)課堂教學對于紅歌的運用不到位
紅歌是紅色文化的載體之一,紅色文化產生于中國革命戰爭時期。但當今學生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新時代,時代的不同,對于紅歌的感受也不同。首先高校教師除了沉重的科研壓力,還要負擔日常的教學工作,少有時間去深度剖析紅歌的知識。其次紅歌融入課堂教學不夠充分,紅歌運用不到位,教師教學模式單一,課堂上并沒有把紅歌運用在教學課程當中,且在備課過程中對紅歌內容了解不夠透徹,不能充分的展開講解。
(二)對紅歌資源的挖掘不夠充分
當今少數民族地區對紅歌資源的挖掘不夠充分,校園內紅歌文化氣氛不濃厚。首先大學校園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陣地,然而關于黔東地區大學校園中對紅色資源、紅歌資源的宣傳比較少。其次許多少數地區雖然紅歌資源豐富但發掘力度不夠強,經常忽略當地紅歌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最后黔東少數民族地區高校應要注重紅色資源、紅歌資源的特色開發,深度挖掘少數民族地區特色紅歌資源。
(三)校內紅歌傳唱仍流于形式
當前黔東地區部分高校對于紅歌在厚植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重要性意識不足,僅僅將傳唱紅歌視作一種硬性的政治任務或集體性活動,而未真正從厚植理想信念之實踐載體的高度來審視紅歌的作用。甚至部分學校追求形式、走過場的現象較為嚴重,傳唱紅歌僅為一時的目標效果,賺取領導的肯定,外界的眼球,而不是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導致紅歌在校內的傳唱流于形式,造成大學生對紅歌普遍無感的現狀。
三、提升和培育紅歌在堅定黔東大學生理想信念作用的路徑
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有助于當代黔東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價值觀。紅歌是抗日時期人民的動力源泉,支撐著他們砥礪前行的動力,他們身上的那種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大學生永遠歌頌、永遠銘記的,也是新時期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徑。基于此,通過探索提升和培育紅歌在堅定黔東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作用中的可行路徑如下:
(一)用好思政課主陣地,傳唱經典紅歌
紅歌包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為高校的思想教育課堂服務。 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課主要是以教師單方面的傳授知識為主,教學形式和內容相對固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不高,課堂學習效果較差。紅色歌曲進入思想政治課課堂,無疑是一種創新,為高校的思想政治課提供了新鮮的血液。思政教師在教學時,應對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地挑選紅色歌曲。紅色歌曲既可以作為課堂的引入內容,也可以用于課堂氣氛的調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用好校園文化,展開紅歌文化活動
紅歌可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要實現不僅在課堂中還有將它融入到黔東地區大學生的校園建設中。可以利用校園廣播播放每班所了解的紅色歌曲和開展紅歌蘊含的紅歌精神人物現場解說的活動,這樣可以實現紅歌精神的傳播,增加紅色經典歌曲在社會中傳播的深度和廣度;紅歌文化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開展有關紅歌的社會實踐。例如:高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到革命圣地、烈士陵園、紅色風景區等地進行紅歌現場教學。革命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學生在革命環境中感受到革命精神,在心中接受和認同紅色文化。
(三) 用好互聯網大數據,推進紅歌與新媒體的融合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環境下,這是一個信息共享的時代。紅歌文化的傳播也不例外,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可以給紅歌的傳播帶來質的飛躍。一方面,利用學習強國、抖音等平臺促進紅歌的傳播。例如,通過微信賬號和主流抖音短視頻,激發大學生對紅歌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地方紅歌資源,積極推動紅歌的發展。例如:在互聯網上收集紅歌的短視頻拍攝、紅色歌曲的創編、朗誦紅歌讀物等網絡形式,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大學生對紅歌的理想信念,在新媒體的作用下促進紅歌的快速傳播。
四、總結
理想信念是當代大學生精神之“鈣”,紅歌作為紅色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可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加鮮活,更加具有吸引力。黔東這一個革命老區,擁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和革命傳統,因此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當地的紅歌資源,創作紅歌,傳唱紅色,用好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用好校園文化,用好大數據與新媒體,全方位育人,堅定黔東大學生理想信念,厚植其政治和文化認同。
參考文獻
[1] 盧麗麗.紅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學,2012.
[2] 趙麗榮.試論紅歌傳唱的現實意義[J].音樂大觀,2012(9).
基金項目:2021年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編號:S20211066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