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舜
關鍵詞:信息化資源;小學語文;有效整合
在小學教學課程體系中,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學科,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人文類的學科,培養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能力、很好地與外界溝通。語文不僅豐富學生的文學知識,同時還能增強學生情感、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順應時代的趨勢,教師要致力于研究將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有機結合,以此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及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此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意義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地位的教學形式,教師依靠課本及板書形式對學生進行說教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比如對于某一首詩歌意境進行分析,教師單純靠口頭表述很難將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學生也很難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愛國精神、憂國憂民的情懷,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科學有效地將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充分體現以學生“主人翁”的教學地位,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不僅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和內容,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釋放學生的天性,更加活躍課堂氣氛,將語文知識更加形象具體地展示給學生們,為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奠定基礎。信息化資源的應用,為教師提供了更廣闊的教學空間,教師要勇于創新,積極尋找適合當代學生的教學方法及思路。所謂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要整合有效的教育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可以使學生更加簡單明了地掌握教學內容、體會教學思想,鞏固學生的知識,使其更加牢固;再次信息資源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推進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結合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具體措施
1.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教師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是實現信息資源與小學語文有效整合的基礎,才能夠通過信息技術高效地尋找教學資源,為小學語文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教師在開展信息化資源之前首先要掌握信息技術的使用,教師只有掌握了信息技術才能為小學語文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為學生有效地拓寬知識渠道。例如,小學語文教師要定期參加科學的信息技術的培訓,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要求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充分地挖掘信息資源,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以教材為基礎,課堂的教學形式單一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網絡信息技術下,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2.應用信息化技術科學有效地進行情景教學。小學語文的學習,他不同于數學的抽象,但語文的靈活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很難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以及寫作目的,這就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人生經歷、生活經驗比較欠缺,或許不是因為學生不愿意學習、不愿意思考,而是通過傳統的教師說教模式,學生的學習較為單一、枯燥,不利于學生語文的學習。教師通過有效的信息資源利用,可以有效地為學生構建情景教學,教師將小學語文與情景教學有機結合,通過更直觀的感受理解語文所學內容,增強學生學習的代入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促進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開展。例如,教師在講解“江雪”的這一內容時,這一首詩言簡意賅,情感豐富,主要表現詩人在遭受打擊后有深感孤寂的情感。
3.信息技術融入小組合作教學中。所謂小組合作教學就是教師科學有效地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教師組織學生展開自主性、積極性的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方式充分尊重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使學生之間自由溝通交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同時也能使學生積極探索、勇于發言,增強學生的自信。教師將信息技術融入小組合作教學中,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4.采用信息化技術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參與意識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也是一個主動探究的過程,只有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要為學生積極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思維敏捷度,學生只有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才能促進他們的綜合發展。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平等的態度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學生,讓所有的學生自由地想,大膽地質疑,積極地討論發言,來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并鼓勵他們別出心裁,積極探索創新,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大膽地嘗試通過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來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轉變為“主人翁”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獲得更廣闊的空間施展自身的才華。
總之,將信息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整合已經成為時展的必然趨勢,信息化技術推動了小學語文發展的步伐。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合理有機理地整合,可以改變傳統單一又枯燥的課堂氛圍,拓寬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積極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熱情;通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將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轉化成具體的、直觀的畫面來理解,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在教師的實際應用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真正達到信息資源與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崔向榮.基于教育信息化環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究.中國高新區.
[2]路曉寧.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整合探索.中國教育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