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錢
關鍵詞:微電子科學;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
引言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研究通信信號產生、信息傳輸、交換和處理,以及在計算機通信、光纖通信、無線通信、交換與通信網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作為地方高校通信工程專業,開設以“加強社會服務功能建設,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指導思想,努力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產學結合為途徑,以技能素質提高為主線,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洛陽市大力發展信息產業為契機,圍繞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支持5G應用示范城市和云服務創新基地建設,以突出專業特色為立足之本推進本專業的地域建設發展工作。
1新工科理念
2017年,教育部提議設立一個新的技術科,通過支持和提供創新作為發展動力,積極應對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和工業變革。傳統學科強調知識和專業的獨特性,與此不同的是,新的技術科更加強調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創新,并強調在電子、通信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綜合利用知識,以便更好地為發展服務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產業鏈建設需要綜合素質人才。據鐘登華學者介紹,新的工程科由樹創始人領導,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以傳承創新、相交整合、協調共享為主要手段,實現培養多元化創新工程人才的目標。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概況及問題
在我國高校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是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和應用能力,基本上是由基礎技能實踐、課程實驗、企業實習、畢業設計四個方面共同構成的一個實踐教學主體。基礎技能主要是指電子儀器設備的應用、工藝以及機械制圖等基本專業技能實踐課程;實驗課程是與專業課程相輔相成的,是專業理論知識的實驗驗證,是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培養實踐操作應用能力的課程;企業實習是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訓,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強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畢業設計是通過設計、論文等形式來檢驗學生綜合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主要是將學生培養成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然而隨著社會信息產化業的發展,傳統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已經跟不上新時期、新業態的發展需要,需要重新構建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培養學生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對課程模塊和內容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構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打造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驗平臺,以全面提高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適應當下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3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思路和舉措
3.1微電子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微電子與工程專業教學體系共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兩個層次。其中,實踐教學體系分為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和創新實踐。微電子與工程綜合實踐模塊。微電子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置,必須始終把人才培養放在首位,以企業人才需求標準為導向,優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素質。構建完整可行的新工程教學體系,不僅需要遵循生產一體化、校企合作學習的基本原則,而且始終圍繞國家提出的新工程學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優秀人才培養方案三大理念。
3.2合理劃分課程實踐能力模塊,構建立體化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結合社會行業需求,以企業實際工程項目為目標,結合學科專業教學訓練計劃,整合各類教學資源,構建螺旋漸進立體化的層次的“模塊式”的實踐教學體系結構。圍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培養目標,結合行業需求和專業特色對實踐教學內容和各個環節進行優化,將實踐教學劃分為基本技能培養、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能實踐和創新技能培養四個大模塊。采用多層次、多階段、全方位地教學培養模式使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形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明確教學目標和訓練任務,突出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一體化培養。通過項目驅動引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課程實驗、設計、實訓、畢業設計等前后銜接,使之成為統一規劃的有機整體,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通過計算機、信息基本原理等課程,搭建基礎技能訓練平臺,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然后加入程序設計、電子技術等專業課程,通過專項技能訓練來培養學生的電子信息應用專項技能,再綜合基礎技能和專項技能,讓學生接受綜合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使之能夠完成較復雜的工作任務。最后還要結合崗位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3.3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的提升
課程思政實施的主體是教師,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要恰到好處,就像炒菜中加鹽,不僅不會與原來的專業課知識形成相對立的“搶奪課時”的情況,在課程思政內容的幫助下,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加強學生對原有專業知識的吸收和鞏固。因此,學院成立教師課程思政示范團隊,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在認識上,通過定期研討交流,提高課程群教師團隊成員的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引導教師線上線下觀摩優秀課程思政教學,理解與掌握如何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在能力提升上,為快速準確地把握集成電路及電子信息領域的發展動向,一方面,學院鼓勵教師參加一些有較大影響力的專業培訓與業界論壇,了解先進的行業發展動向以及尖端的技術突破,以便豐富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庫;另一方面,鼓勵教師擔任企業“科技特派員”,與企業共同承擔科研項目,將研發經歷帶回課堂,推動科研反哺教學。
3.4將政治因素納入實踐教學體系
將政治思想引入實踐教學課程,引入指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政治思想教學內容。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教學和課程改革的各個方面,以實現黎凡特人民的基本使命。與此同時,重點是鞏固傳播價值觀的知識庫,強調價值觀在傳播知識方面的領導作用,并在實踐教育系統和政治理論課之間建立協同作用。
結束語
作為一個現代高科技綜合應用的前沿科學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要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培養目標,構建和完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對課程模塊和內容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來全面提高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各項應用創新能力水平,培養出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曉梅,周傳德,黎澤倫.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內涵建設研究與實踐——以重慶科技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
[2]武岳,楊家桂,陳勁松,王松濤.新工科背景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
[3]張國云,李宏民,李武,彭鑫,榮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8
[4]耶曉東.電子工程特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裝備制造技術,2018
[5]宋躍,楊雷.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