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冬,卓德強,龔靜,林叢堯,袁宏銀
手術是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有效方式,可有效減輕腫瘤侵襲程度,起到一定根治作用[1]。有研究顯示,PTC生長緩慢且惡性程度較低,大多患者經手術治療預后良好,均可獲得較長生存期[2]。但手術治療PTC易傷及內分泌系統,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失調,進而造成內分泌功能紊亂,增加術后并發癥風險,影響患者康復。術后低鈣血癥(postoperative hypocalcemia,PHC)為PTC術后較為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輕者可出現肌肉痙攣、抽搐等癥狀,嚴重可累及神經系統,誘發神經系統疾病,不利于患者預后[3]。因此,積極預防PCT術后PHC發生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目前針對PTC術后PHC以預防性給予鈣劑治療為主,但臨床對于劑量的把控仍有不足,劑量過多或過少均對臨床預后造成一定影響[4]。相關研究認為,甲狀腺手術圍術期多種內外部因素可影響甲狀腺功能,導致內分泌功能異常,可能影響鈣離子代謝[5]。因此,探索其中影響因素利于改善鈣離子代謝,降低PHC發生風險。鑒于此,本研究通過Logistic回歸和貝葉斯(Bayesian)網絡模型分析PTC患者術后發生PHC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收治的行手術治療PTC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PTC符合《內科學》[6]中相關診斷標準,經超聲檢查、穿刺活檢確診;(2)均接受手術治療;(3)術前檢查鈣磷代謝正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2)合并其他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3)合并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質疏松癥、血液系統疾病;(4)長期服用鈣類、激素類藥物;(5)既往有甲狀腺手術史。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2019年(026)號],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觀察指標與方法
1.2.1 臨床資料收集:統計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BMI)、疾病類型(經典型/濾泡亞型/彌漫硬化型)、腫瘤直徑、臨床分期(Ⅱ期/Ⅲ期)[6]、淋巴結清掃范圍(單側/雙側)等。
1.2.2 實驗室指標檢測:手術前,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8 ml分別置于2支試管中保存待檢。取其中一支試管以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離心半徑為10 cm,離心機購自鹽城市凱特實驗儀器有限公司,型號:TD5G),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鈣(Ca)、磷(P)、鎂(Mg)、白蛋白(Alb)、25-羥基(OH)維生素D[25(OH)D];取另一支試管以相同速率、離心半徑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激素(TSH)、甲狀旁腺素(PTH)、降鈣素(CT)水平,試劑盒購自武漢賽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 PHC評估:所有患者均在術后第48 h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4 ml,以上述方法檢測血清Ca水平。PHC評估標準[7]:血清Ca濃度<2 mmol/L,或伴有手足、面部麻木,抽搐癥狀則定義為PHC。將發生PHC患者納入發生組,未發生PHC患者納入未發生組。

2.1 PTC術后PHC發生情況 納入的200例PTC患者,經檢查術后發生PHC 62例,占31.00%(62/200),未發生PHC 138例,占69.00%(138/200)。
2.2 2組一般資料比較 發生組女性患者、雙側淋巴結清掃占比高于未發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其他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發生組與未發生組PTC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3 2組實驗室相關指標比較 發生組血清Ca、P、Mg、Alb、25(OH)D、PTH水平均低于未發生組,血清CT水平高于未發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組血清FT4、FT3、T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Logistic回歸分析PTC術后發生PHC的影響因素 將PTC術后PHC發生情況作為因變量(1=發生,0=未發生),將表1、表2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性別:1=女,0=男,淋巴結清掃范圍:1=雙側,0=單側,其余變量均為連續變量);經Logistic回歸分析,雙側淋巴結清掃、血清CT過表達是PTC術后發生PHC的危險因素(P<0.05);血清Ca、Mg、Alb、25(OH)D、PTH過表達是PTC術后發生PHC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3。

表2 發生組與未發生組PTC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TC術后發生PHC的影響因素
2.5 ROC曲線分析各指標診斷PTC患者術后發生PHC的價值 將PTC術后PHC發生情況作為狀態變量(1=發生,0=未發生),將多因素分析中危險因素及保護因素作為檢驗變量,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Ca、Mg、Alb、25(OH)D、PTH、CT診斷PTC患者術后發生PHC的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694、0.634、0.799、0.828、0.912、0.684,見表4。

表4 各指標診斷PTC患者術后發生PHC的價值
2.6 基于貝葉斯網絡模型分析PTC術后發生PHC的影響因素 根據表1、2及多因素分析中認為與PTC術后發生PHC有關的變量構建包含8個節點、8條有向邊的貝葉斯網絡模型,獲取各節點條件幾率。結果顯示,血清25(OH)D、Mg、Ca、PTH、Alb與PHC直接相關,雙側淋巴結清掃、血清CT與PHC間接相關,見圖1。

注:range.界限;low.低于;high.高于
手術已成為目前治療PTC的主要方式,雖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手術操作造成的內分泌系統損傷,易增加PHC風險,影響患者康復質量[8]。張偉明等[9]在研究甲狀腺術后PHC發生風險中顯示,95例患者術后PHC發生率為28.42%。本研究中,納入的200例PTC患者術后PHC發生率為31.00%,也進一步說明PTC術后PHC發生風險較高,探索其中影響因素至關重要。
本研究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雙側淋巴結清掃、血清CT過表達是PTC術后發生PHC的危險因素,血清Ca、Mg、Alb、25(OH)D、PTH過表達是PTC術后發生PHC的保護因素,再通過貝葉斯網絡模型分析發現,血清25(OH)D、Mg、Ca、PTH、Alb與PHC直接相關,雙側淋巴結清掃、血清CT與PHC間接相關。針對上述影響因素逐個分析如下。
淋巴結清掃是PTC術中重要環節,可預防性降低淋巴結轉移風險,改善手術療效,但淋巴結清掃易傷及甲狀腺周圍血管,且清掃范圍越大,對甲狀旁腺功能損傷越大[10]。研究指出,甲狀旁腺血液主要來源于甲狀腺下動脈,大面積清掃易誤扎或誤傷動脈血管而導致甲狀旁腺血運障礙,進而導致甲狀旁腺功能障礙,影響內分泌功能,增加術后PHC發生風險[11]。Duplay等[12]研究也顯示,甲狀旁腺損傷可導致術后Ca水平降低,增加PHC發生風險。由此可見,行雙側淋巴結清掃易影響甲狀旁腺功能,增加術后PHC發生風險。
Ca在維持神經遞質傳遞、肌肉收縮、激素釋放中起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影響PHC發生的主要因素。人體中血Ca參考范圍為2.2~2.6 mmol/L,有研究顯示,若血Ca<2.0 mmol/L則會出現四肢、口面麻木感,或肌肉、面部抽搐等癥狀,即為PHC[13-15]。另有研究顯示,甲狀腺術后24~48 h,大多數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Ca濃度降低,且血Ca濃度降低可進一步影響甲狀旁腺功能,導致內分泌功能異常,影響Ca分泌[16-17]。因此,術前監測血Ca濃度利于評估PTC術后PHC發生風險。
Mg與Ca具有相似化學特性,在穩態調節中共用相同的穩態調節系統,如小腸吸收、腎小管重吸收等。Mg可通過調節CaSR信號軸活性,影響甲狀腺激素分泌,進而影響機體Ca平衡,導致Ca分泌減少,增加術后PHC風險[18-19]。王文龍等[20]研究顯示,Mg代謝紊亂患者術后PHC發生幾率增加12.71倍,其認為血Mg濃度降低是甲狀腺術后發生PHC的獨立危險因素??梢姡g前血Mg低表達易增加PTC術后PHC發生風險。
Alb是反映機體營養狀況的主要指標,參與自身免疫調控、炎性反應保護等過程。Alb低表達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影響患者生理功能和綜合狀況,尤其表現為內分泌功能異常,影響Ca合成,易增加PHC發生風險[21]。相關研究顯示,Alb可影響骨鹽代謝平衡,進而影響Ca水平[22]。因此,術前Alb低表達可導致PTC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PHC發生風險。
維生素D是一種類固醇激素,其主要作用是維持體內Ca、P濃度穩定。25(OH)D為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儲存形式,25(OH)D水平降低表明機體維生素D含量減少,難以維持體內Ca、P平衡,進而導致Ca濃度降低,增加PHC發生風險[23]。鄭專等[24]研究顯示,25(OH)D缺乏患者甲狀腺功能減退,機體總鈣水平明顯下降。由此可見,25(OH)D低表達對PTC患者術后發生PHC有一定影響。
PTH是反映甲狀旁腺功能的主要指標,其主要功能為調節Ca、P代謝,控制血液中Ca、P水平[25]。腫瘤侵襲、手術均可導致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直接表現為PTH水平降低,進而影響Ca、P代謝,導致Ca分泌減少,增加術后PHC發生風險[26]。
CT是由甲狀腺C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正常情況下當血Ca濃度升高時可促進CT分泌,其主要作用為抑制Ca過度釋放[27]。由于術前腫瘤侵襲、手術創傷等導致甲狀旁腺損傷,PTH對CT的拮抗能力降低,進而導致CT過度釋放,抑制Ca合成,增加術后PHC發生風險。
針對上述因素給出的合理建議:(1)對于需行雙側淋巴結清掃患者,術中應嚴格謹慎手術操作,最大程度減輕甲狀旁腺損傷,避免傷及周圍血管;(2)對于Ca、Mg、25(OH)D指標水平降低患者,圍術期應給予相應藥物補充Ca、Mg、25(OH)D含量,同時應給予飲食管理,多方面改善Ca、Mg、25(OH)D含量;(3)對于Alb低表達患者圍術期應給予營養支持和飲食管理,確?;颊邤z入營養均衡,以改善免疫功能;(4)針對PTH低表達、CT高表達患者應給予一定藥物治療改善內分泌功能,調節甲狀腺激素水平,以提高PTH含量,降低CT水平,以改善Ca代謝。
綜上所述,雙側淋巴結清掃、血清CT過表達是PTC術后發生PHC的危險因素,血清Ca、Mg、Alb、25(OH)D、PTH過表達是PTC術后發生PHC的保護因素,血清25(OH)D、Mg、Ca、PTH、Alb與PHC直接相關,雙側淋巴結清掃、血清CT與PHC間接相關。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陳良冬: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過程,論文撰寫;卓德強:資料搜集整理,分析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龔靜:資料搜集整理,分析試驗數據;林叢堯:課題設計,論文審核;袁宏銀:提出研究思路,課題設計,論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