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光
(井岡山大學教育學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國外的專家學者將“專業認同”等同于“職業認同”,表達職業認同的詞語多為professionalidentity 和careeridentity[1]。綜合國內外眾多專家的看法、觀點,認為:專業認同指能夠正確理解自己所學專業相對應職業的價值,對所學專業從情感上產生內心認同,認同自己所學專業及其對應職業的規范,從而主動選擇專業、規劃職業生涯。
成就動機概念最早由N.A.Murray1983 年提出。20 世紀40 年代,心理學家們開始對成就動機進行系統研究[2]。綜合國內外眾多專家的看法、觀點,認為:成就動機是以成就需要作為基礎而產生,促進個體從事有價值的工作,朝成功方向努力的內在驅動力。阿特金森歷經多年的鉆研和探究,將成就動機區分為兩個類別:(1)追求成功動機;(2)避免失敗動機。
本次研究分析師范生的專業認同與成就動機的基本現狀,并把兩者之間的關聯作為研究基礎,提出師范生專業認同的相應策略/建議。
采取隨機抽樣法,對井岡山大學的師范生在網上開展問卷調查,篩選無效問卷后,獲取有效問卷共計1378 份。具體分布情況如下:男生427,女生951;大一403,大二353,大三309,大四313;獨生子女256,非獨生子女1122;城鎮388,農村990;文科類372,理工類682,藝術類108,體育類202,其他類14。
2.2.1 師范生專業認同問卷[3]
采用秦攀博編訂的師范生專業認同問卷,評定師范生專業認同總體感受程度。該量表共23 題,最高5 分,最低1 分。總分高代表專業認同程度高,反之則低。問卷的理論均值為3.78,此次研究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70。
2.2.2 成就動機量表[4]
采用Gjesme T.和Nygard R.編制、葉仁敏和Hagtvet K.A.修訂的成就動機量表,評定師范生的成就動機。分半信度0.77,效度0.58。量表分為兩個部分:測試追求成功的動機(Ms)(15 題)和避免失敗的動機(Maf)(15 題)。得分越高,成就動機越強。問卷的理論均值為0.84,此次研究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52。
使用SPSS23.0 統計軟件,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師范生專業認同問卷、成就動機量表得分;采用積差相關分析探討師范生專業認同和成就動機之間的相關性。
本次研究的師范生專業認同、成就動機的得分與理論均值都不存在顯著差異。
3.2.1 不同人口學特征師范生的專業認同得分比較
不同年級、生源地師范生的專業認同得分差異不顯著;如表1 所示:不同性別師范生的專業認同得分差異顯著;是否為獨生子女師范生的專業認同得分差異比較明顯;不同專業類型、專業志愿選擇、專業就業前景、專業學習條件、目前學習成績師范生的專業認同得分差異尤其顯著。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師范生的專業認同得分比較(M±SD)
經事后多重比較,發現:體育類高于文科類、理工類和藝術類;在專業志愿選擇上,自主自愿占第一位,而父母或者其他人意愿占第二位,調劑專業意愿位居末位,在熱門專業的選擇上比其他專業高;而冷門專業明顯屬于最底層;專業學習條件較好高于一般、較差條件,一般條件高于較差條件;目前學習成績較好高于中等、較差,中等高于較差。
3.2.2 不同人口學特征師范生的成就動機得分比較
是否為獨生子女,不同生源地、專業就業前景師范生成就動機得分差異均不顯著;如表2 所示:不同年級、專業學習條件師范生的成就動機得分差異較為顯著;不同性別、專業類型、專業志愿選擇、目前學習成績師范生的成就動機得分差異尤其顯著。
表2 不同人口學特征師范生的成就動機得分比較(M±SD)
經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大一高于大三、大四,大二高于大四;體育類高于文科類、理工類、藝術類和其他類,理工類高于其他類;專業志愿自主選擇高于父母和他人志愿;專業學習條件較好高于一般條件;目前學習成績較好高于中等、較好與較差,中等高于較差。
經過統計學分析得出結果:專業認同和成就動機之間的積差相關系數為0.251(p<0.01),專業認同與成就動機呈顯著正相關。
本次研究的師范生專業認同、成就動機的得分與理論均值無顯著差異。
4.2.1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師范生專業認同情況
男生高于女生,可能男生選擇師范專業時內心相對堅決;獨生子女高于非獨生子女,可能獨生子女選擇專業時自我獨立性更強;體育類高于文科類、理工類和藝術類,可能體育類師范生因為特長突出,在高考后填寫志愿時選擇意向性專業目標相對明確,且果斷;在專業志愿選擇上,自主自愿占第一位,而父母或者其他人意愿占第二位,調劑專業意愿位居末位,在熱門專業的選擇上比其他專業高;較好專業學習條件高于其他條件;目前學習成績較好高于中等、較差,中等高于較差,說明是否自主選擇志愿,就業前景、在校學習期間的成效對專業認同影響比較大。
4.2.2 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師范生成就動機情況
大一高于大三大四,大二高于大四,可能隨著專業學習的持續深入,發現學習內容和就業目標與自己原先的期望值有較大差異導致;體育類高于文科類、理工類、藝術類和其他類,理工類高于其他類,可能體育類、理工類師范生相對其他類師范來說,自己的興趣、特長比較明顯,學習成就動機較高;較好的專業學習條件高于其他條件,可能因為學校提供好的專業學習條件,促進了學習成就動機提高;男生高于女生,可能男生選擇師范類專業時目標明確,學習動力足,從而促進了成就動機的提高;專業志愿自主選擇高于父母和他人志愿,可能因為選自己所喜歡的,促進成就動機的提高;目前學習成績較好高于中等,中等高于較差,可能本人的學習效果加強了成就動機。
師范生專業認同與成就動機之間呈現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促進增長的關系。師范生專業認同促進成就動機或成就動機促進專業認同。
4.4.1 對高校的建議
專業學習條件和目前學習成績這兩方面相對較好的師范生,他們的專業認同和成就動機均相對較高,提示高校要盡量創造好的學習條件,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讓其實現更高的成就動機,促進師范類高校專業技術的提升和辦學品質的提高,完善師范類專業的發展內涵,形成師范類專業辦學的良性循環,為基礎教育質量的提高夯實基礎。
4.4.2 對家長的建議
填寫高考志愿時,由孩子自主選擇專業,對孩子的專業認同、成就動機都有促進作用。建議孩子在填寫高考志愿時,家長應全面、深入掌握各種報考信息,與孩子一起分析專業特點、就業前景,分析優勢特長、興趣愛好和不足、劣勢,讓孩子自主選擇專業,填寫高考志愿。
4.4.3 對師范生的建議
師范生本人在平時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切實做好時間管理,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培養有利于職業發展的興趣愛好,使自己的專業特長發展得更好,向有利于職業成長方向發展,積極參加適合自己專業和特長的實踐活動,以良好的學習成績促進專業認同和成就動機。
第一,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師范生專業認同情況:男生高于女生;獨生子女高于非獨生子女;體育類高于文科類、理工類和藝術類;專業志愿方面:獨立選擇志愿的比重處于第一位,父母或者其他親朋好友意愿處于第二位,調劑專業處于末位;在熱門專業的選擇上比其他專業高;較好專業學習條件高于其他條件;目前學習成績較好高于中等、較差,中等高于較差。第二,不同人口學特征的師范生成就動機情況:男生高于女生;大一高于大三大四,大二高于大四;體育類高于文科類、理工類、藝術類和其他類,理工類高于其他類;較好專業學習條件高于其他條件;專業志愿自主選擇高于父母和他人志愿;目前學習成績較好高于中等、較差,中等高于較差。第三,師范生專業認同與成就動機呈顯著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