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宇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患者吞咽和肢體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共100例,將其進行隨機分組,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對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肢體功能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治療結束后,實驗組康復有效率為84.00%高于對照組的74.00%(P<0.05)。在治療前,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評分差異無意義(P>0.05)。在治療后,兩組評分均有所上升,但實驗組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與康復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有效提高患者的肢體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證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腦梗死患者;康復訓練;吞咽功能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wallowing and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AN Chaoyu
Dongli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Liaoyuan, Jilin 136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wallowing and limb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arried out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swallowing function and limb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4.00,which was higher than 74.0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upper limbs and lower limb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but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rout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wallowing dysfunction,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limb function,grea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nd ensur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fter discharge.
【Key?Words】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Rehabilitation training;Swallowing function
腦缺血性中風又稱腦梗死,是引起上肢偏癱的重要原因,導致手部功能嚴重殘疾,尤其是抓地力喪失上肢運動障礙[1]。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出現吞咽困難的可能性也較高,這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為了探討分析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患者吞咽和肢體功能的影響,現進行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腦梗死患者,共100例,最小患者年齡為49歲,最大患者為73歲,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55歲~70歲,平均年齡(63.47±6.19)歲。對照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55歲~70歲,平均年齡(63.38±6.07)歲。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入院評估,進行常規檢查和護理,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對照組的患者進行腦梗死的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在腦梗死常規護理上加用康復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吞咽功能訓練。當患者出現口周圍肌群的協調障礙、肌力底下或者面部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等情況時,常出現吞咽困難,因此需對相關肌肉進行訓練,并訓練患者的發音和攝取食物。患者的飲食由半固體食物逐步轉變為固體食物,在進食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進食量由少至多。(2)肢體功能訓練。在進行訓練時,應對患者的肌肉進行按摩放松,每次按摩10min左右。肢體功能訓練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訓練大關節,后訓練小關節,在訓練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疼痛等不適情況,注意休息。當患者的病情處于穩定期后,可鼓勵并幫助患者進行自主訓練,鼓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簡單的動作,如穿衣、梳頭、洗漱等。(3)心理護理。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與患者多多溝通,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當患者出現焦慮等消極情緒時,仔細傾聽患者的心聲,耐心開導患者,為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肢體功能進行對比分析。吞咽功能使用日本洼田飲水試驗進行評定,康復效果明顯為吞咽障礙的癥狀基本消失,試驗等級提高1級~2級,營養狀態良好;康復有效為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試驗等級提高1級,營養狀態較好;康復無效為患者的吞咽障礙無好轉甚至加重,試驗等級未提高或高于3級。使用Fugl-Meyer積分評估患者的步態質量,分數與步態成正比,共34分,高于24分為優良步態,高于18分為偏癱步態,低于17分為嚴重偏癱步態。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吞咽功能恢復結果
治療結束后,實驗組50例患者中有23例康復效果明顯,19例康復有效,8例康復無效,康復有效率為84.00%(42/50)。對照組患者中有16例康復效果明顯,21例康復有效,13例康復無效,康復有效率為74.00%(37/50)。經統計學分析,實驗組患者的康復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肢體功能恢復結果
在治療前,實驗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評分分別為(16.0±1.9)分、(13.8±2.1)分;對照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評分分別為(16.2±2.0)分,(13.7±2.2)分。在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評分分別為(25.3±3.5)分、(26.0±3.2)分;對照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評分分別為(20.4±2.3)分,(20.1±2.0)分。經統計學分析,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上下肢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評分均有所上升,但實驗組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腦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難發生率高達37%~45%。吞咽困難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腦梗死(CI)是一種缺血性中風,比其他疾病更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CI后的吞咽障礙主要由吞咽延遲引起,肌肉協調性差,肌力減弱。吞咽功能相關肌肉的康復訓練在吞咽功能的恢復中起著重要作用。食管上括約肌在吞咽中起著關鍵作用,因為其開放延遲可能直接導致屈曲,甚至窒息。根據吞咽階段,吞咽困難臨床上分為口腔吞咽困難,咽部吞咽困難和食管吞咽困難。腦梗死后吞咽困難通常發生在口腔和咽部階段??谇煌萄世щy主要表現為流涎、口腔內食物殘渣堆積,以及由于舌和腭運動異常引起的鼻返流。咽部吞咽困難主要表現為咳嗽反射,因此,改善CI引起的吞咽困難的關鍵是解決吞咽相關肌肉的運動異常[2]。腦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卒中后抑郁是一種繼發于腦血管疾病的神經心理異常狀態,多數研究表明卒中1年內抑郁的發生率為20%~50%,而在卒中后6個月內抑郁發生率甚至高達80%以上[3]。
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患者吞咽和肢體功能的影響,選取了100例腦梗死患者,將其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進行腦梗死的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研究發現,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率(84.00%,42/5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恢復率(74.00%,37/50)。在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評分無差異,在治療后,兩組評分均有所上升,但實驗組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與康復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礙,有效提高患者的肢體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證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金淑淑.對腦梗死后偏癱患者進行偏癱肢體康復訓練指導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21,19(3):184-185.
[2] 胡艷花.探討情志護理結合康復訓練對腦梗死恢復期患者認知功能、ADL能力的影響[J].家庭醫藥,2021,41(3):318.
[3] 張疏,羅本燕.關注卒中后抑郁的識別與治療[J].中國卒中雜志,2012,7(10):79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