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艷
【摘 要】目的:研討社區產后訪視過程中給予初產婦心理干預對其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娩并由本社區醫院管理的30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1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產后訪視教育,觀察組基于對照組基礎上開展心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婦的焦慮情緒狀況、產后抑郁發生率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干預后的焦慮情緒狀況評分、產后抑郁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調查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社區產后訪視過程中給予初產婦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減輕其焦慮情緒,減少產后抑郁發生,提升產婦對社區訪視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社區產后訪視;初產婦;心理干預;焦慮情緒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rimipara’s anxiety during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s
MENG Chunyan
Gulo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Miyun District, Beijing 101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of primipara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s.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rimiparas who gave birth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postpartum visits and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ied ou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ared the anxiety stat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mothers.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rimiparas during 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ir anxiet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improve women’s satisfaction with community visits.
【Key?Words】Community postpartum visits; Primipara;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xiety
女性孕產期的心理及生理會出現明顯變化,產后有較高的可能性引起情緒障礙。據調查統計,目前約有13%的育齡期女性罹患產后抑郁,且該患病率仍在逐年不斷提高[1]。近年來,受益于我國醫療體制的日益完善以及民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產后訪視工作在國內基層醫院也得到了高度重視。如何通過產后訪視掌握并調節產婦的身心狀況、保障母嬰健康,現已成為社區醫療保健工作的一大重要內容[2]。本研究以300例初產婦為例,探討了社區產后訪視結合心理干預模式在改善產婦產后焦慮情緒中的應用價值。具體示下。
1.1 一般資料
此次調查對象為300例初產婦,均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分娩。入選產婦均屬于足月妊娠,對本研究內容知情,且已簽署相關同意文件;排除伴有內科重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及交流障礙等問題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50例。對照組,年齡22歲~37歲,平均年齡(29.33±1.25)歲,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39.19±0.54)周,包括剖宮產65例,順產85例;觀察組,年齡21歲~37歲,平均年齡(29.42±1.33)歲,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39.22±0.58)周,包括剖宮產68例,順產82例。兩組間基線數據顯示,P>0.05,可做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產后訪視教育,于產后1周、4周、6周上門或者電話隨訪產婦,通過“一問、二看、三查、四記錄、五指導”的方式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基本信息進行了解,并給予飲食、睡眠及母乳喂養等方面的指導,同時檢查乳房情況、子宮下降程度以及有無并發癥等。觀察組基于常規產后訪視教育實施心理干預,包括:①支持性疏導。通過耐心傾聽和交流,掌握產婦的心理情緒特點,并給予針對性疏導,鼓勵、安撫產婦,引導其合理宣泄情緒;同時交流時盡量避免談及家庭負擔、體形恢復等敏感話題,以免造成產婦情緒波動,加重心理負擔。②認知干預。為產婦系統講述產后相關保健知識,包括母乳喂養知識、新生兒沐浴技巧、膳食搭配要點等,幫助產婦盡早適應母親的角色,對產婦提出的問題盡可能詳細、及時解答,并鼓勵其記錄新生兒的成長過程,以強化自身成就感。③家庭支持。告知家屬多給予產婦情感支持,尊重、鼓勵產婦,在產婦面前盡量保持情緒愉悅,避免談論沉重話題,重點加強對產婦配偶的知識教育,使其明確自身責任感,多給予產婦陪伴和包容。
1.3 評估項目
①焦慮情緒狀況:以焦慮自評量表(SAS)[3]作為評估工具,評估兩組產婦干預前、干預6周后的焦慮情緒狀況,SAS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法計分,分值與焦慮情緒狀況呈正向關系。②產后抑郁:以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4]為參照判定,若EPDS總分>13分,即為產后抑郁。③產婦滿意度:于干預6周后采用自制表格調查,內容包括服務態度、情緒安撫、家庭支持及精神認知等方面,分為很滿意(≥85分)、基本滿意(60分~84分)、不滿意(<60分)3個選項,由前2項記錄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焦慮情緒狀況
兩組產婦干預前的焦慮情緒狀況評分較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情緒狀況評分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產后抑郁及產婦滿意度
觀察組的產后抑郁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偏低,而觀察組總滿意度相較于對照組偏高,數據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近年來,隨著醫學界對身心疾病關系的研究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學者將心理情感類指標視為了疾病療效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初產婦由于是初次經歷分娩,多數無法快速適應母親的角色,加上孕產期激素水平變化、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等影響,其產后通常伴有較重的心理負擔[5]。常規產后訪視雖然能夠為產婦提供一系列關于飲食、母乳喂養、睡眠等方面的指導教育,預防和減少產后感染、抑郁等問題發生,然而對產婦的心理健康重視度不足,干預效果仍不夠理想。
心理干預是在心理學理論及技術支持下提出的一種干預措施,能夠通過一系列方式或途徑引導患者產生積極的心理活動,進而起到緩解或消除負性情緒的作用。相關研究表明,在產后訪視工作中實施心理干預,有助于減輕產婦的焦慮、抑郁等情緒負擔,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焦慮情緒狀況評分、產后抑郁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與上述研究觀點有較大相似度。產婦產后情緒負擔過重主要來源于對母親角色、體型變化的不適應以及家庭等方面,通過在產后訪視工作中增加心理干預內容,能夠幫助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增加家庭支持,增強其自身成就感以及積極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進而起到減輕焦慮程度、減少產后抑郁發生的作用。同時,本研究調查發現,觀察組產婦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心理干預的應用在提升產婦滿意度方面也有明顯作用。心理干預的加入,能夠增加社區醫務人員與產婦的交流,可提升產婦的訪視服務體驗,進而獲得產婦更高的認可。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與社區產后訪視工作結合開展,相對更利于減輕初產婦的產后焦慮情緒,減少產后抑郁發生,同時還可提升其服務體驗,獲得產婦對社區訪視工作更滿意的評價,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麻愛媛.產后家庭訪視聯合心理干預對高齡產婦產后負性情緒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0):24.
[2] 楊文,李月霞,丁娟.產后訪視聯合心理干預治療產后焦慮抑郁障礙效果評價[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8,24(5):117-120,141.
[3] 徐冰.探討產后訪視聯合心理干預治療產后焦慮抑郁障礙患者的臨床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9(37):27.
[4] 李劍.產后訪視中的護理干預對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20(4):148-149.
[5] 郭樹東.產后訪視對初產婦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3):117.
[6] 鐘巧詩,劉李潔,楊麗芬.社區產后訪視心理保健對產后抑郁狀態的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