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心態史視野下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心態變化研究

2022-04-29 12:47:35黃書
關鍵詞:孔子教師

黃書

摘 要:孔子學院是外國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形塑中國國家形象與助推中外關系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孔子學院的生命力所在,他們擰好了孔子學院每一個具體的“螺絲釘”,孔子學院這臺“機器”方能有效運轉;在海外時“孔子學院漢語教師”這一身份承載了他們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學生尊重與社會認同,而回國后失去該身份的他們同樣失去了這個身份帶給他們的附加值,回歸普通人的他們在承受心理落差與心態失衡的同時還面臨著就業壓力、升學壓力、情緒低落等發展瓶頸。本文詳細調查了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的歸國漢語教師,從心態史的視角探析他們歸國后的心態變化,并針對心態變化呈現出的消極狀態進行對策研究,以期為該群體的整體良性發展建言獻策。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當代頗具“弘道”色彩的偉大群體,從心態史視野下關注他們歸國后的狀態,給予他們(一個為推廣中國語言與文化做出切實貢獻的群體)應有的關注、關懷、尊重、認同與幫助,以期能夠有效緩解該群體歸國后的焦慮與困境,為該項目的長期良性運行提供深層結構的原因探討,同時做到以人為本。

關鍵詞: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心態變化;心態史;對策研究

一、引言

心態史作為一種新的研究范式自20世紀80年代后期引入學界以來,受到了歷史學、文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關注,并涌現了多種心態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心態史學是運用心理學方法研究歷史上人們心理狀態的一種史學方法”[1],在法國年鑒學派的推動下欣欣向榮。心態史聚焦人物的內心深層結構,關注人物的日常生活以及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通過微觀的、活態的、連貫的視角來研究人物群體以及相應的社會歷史,將人與日常生活、與社會關聯起來。“心態史是一種觀照歷史的獨特視角和方法,聚焦于人內在的精神狀態和外在的行為,探究日常生活中人的觀點、看法、行為、態度是什么,如何產生以及如何相互作用”[2]。

孔子學院是外國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形塑中國國家形象與助推中外關系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孔子學院以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為己任,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國際表達和國際認同,也推動了多元文化在交融、激蕩和碰撞中催生新文化的可能。而這一嶄新的國際合作模式,就是以聯通互惠為基本要義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典型代表”[3]。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孔子學院的生命力所在,他們擰好了每一個具體的“螺絲釘”,孔子學院這臺“機器”方能有效運轉。他們在國內時是意氣風發的學子、辛勤耕耘的教師,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一聲號召下,他們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蒼茫宏大氣象遠離祖國、奔赴海外,在世界的角落傳播著中國的語言文化;他們把雜糅汗水與淚水的孤影留給深夜,在一個個太陽升起的白晝又挺立身軀站在三尺講臺上,用漢語凝聚起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海外學子;他們以勇猛開拓、堅忍負重的氣概圓滿完成了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的神圣使命。“孔子學院漢語教師”這一身份承載了他們的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學生尊重與社會認同,而回國后失去該身份的他們同樣失去了這個身份帶給他們的附加值,回歸普通人的他們在承受心理落差與心態失衡的同時還面臨著就業壓力、升學壓力、情緒低落等發展瓶頸,在回國后的時間段沒有體驗到良性過渡。

目前,學界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崗前與崗中,對離崗歸國的孔子學院漢語教師關注則較少,相應的研究也較少,從心態史視野來探析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心態變化則更鮮見。2016—2019年,筆者有幸通過北京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在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工作了三年,為該研究奠定了基礎。本文以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為切入口,利用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定量分析法、分析比較法、歸納演繹法等探討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心態變化,并進行對策研究,以期為該群體的整體良性發展建言獻策。

二、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本文以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以下簡稱“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為調查研究對象,收回的有效問卷共66份[4]。其中52人為女教師,占比78.79%,14人為男教師,占比21.21%;17人在20-25歲之間,41人在26-31歲之間,6人在32-37歲之間,1人在38-43歲之間,1人在44-49歲之間。可以看出,20-37歲的青年教師占比96.97%,是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主干部分,該年齡段的青年回國后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就業;有50人為志愿者教師,占比75.76%,12人為公派教師,占比18.18%,4人經歷了從志愿者教師到公派教師,占比6.06%;他們在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工作的年限為:21人工作了1年,31人工作了2年,8人工作了3年,3人工作了4年,1人工作了5年,2人工作了7年,其中,工作1-2年的基數最大,為52人,占比78.79%。

在海外工作期間,該66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有34人為普通教師,15人為教學點負責人,12人為HSK/HSKK、獎學金、漢語橋、新聞工作等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有5人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行政、教務、文化活動等工作;有30人回國1-2年,有36人回國3-4年。

目前這66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有7人正在備考碩士/博士,5人正在備考工作,15人為在讀碩士/博士,3人為公務員,14人在事業單位,4人在私企,11人在私校/機構,3人為自由職業,3人在其他國家擔任孔子學院漢語教師,1人在國外學習。

三、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出國原因追溯

心態史將深藏于個人無意識思考與行為之后的抽象性東西挖掘出來,并輔之以持續性的觀察了解,得出來自人內心深層結構的一般性解釋。“無論是心理還是心態的研究,都將歷史的觀察深入到無法直接探知的精神和心理層面,解釋人們的動機、情感,及其細微的變化”[5],調查歸國漢語教師出國的初衷,有利于了解他們出國時的心態以及個人價值觀,對探討他們歸國后的心態變化有所助益。在此次調查中,以多選題的形式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進行了“出國原因”追溯。其中排列前八的原因是:認為“國家提供出國機會,能增加自身閱歷與能力”占比81.82%,排列第一;認為這是“對自身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追求”占比77.27%,排列第二;“有致力于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理想”占比57.58%,排列第三;“獵奇,對外國的好奇與渴望”占比33.33%,排列第四;“國家提供出國機會,減輕個人出國經濟負擔”占比30.30%,排列第五;“希望通過孔子學院漢語教師這個群體能增進國與國之間的認識與了解,消除隔閡”占比28.79%,排列第六;“國家提供出國機會,工作掙錢之余順帶能旅游、購物、交友”“國家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待遇比較好”“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身份能得到社會更大的認同與尊重”同時占比27.27%,排列第七;“渴望積極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并能為其貢獻力所能及的力量”占比19.70%,排列第八。

從調查數據可知,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的出國初衷基本上是積極正向的,他們把提升個人閱歷與能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通過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該群體增進國與國之間的認識與了解等原因納入了出國考慮范圍。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精神性原因超過了“國家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待遇比較好”(排列第七)這個物質原因,這充分體現了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赴外任教這一行為彰顯了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社會責感與使命感、體現了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助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信念、承載了他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情懷。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一定程度的經濟保障能夠促進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在海外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有序進行。

四、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對孔子學院從教工作的認知

如何評價自身的工作經歷是體現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價值觀與個人態度的重要側面。我們從心態史觀來觀察歸國漢語教師他們在任時的心理狀態,以聯動的視角來理解他們歸國后的心態變化。“心態史以趨于恒常的日常生活為場域,考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現出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狀態。這種精神狀態和行為狀態是長期歲月中每日生活的重復、繼承、累積,形成了人內心最深的沉淀層”[6]。

(一)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對孔子學院該平臺定位高

選擇一份工作首先從對該工作平臺的定位開始,一個人的工作狀態、工作效率也與對該平臺的評價息息相關。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對孔子學院該平臺如何看待呢?本文以多選題的形式進行了調查。其中,認為孔子學院是“外國人學習、了解中國語言的平臺”與“外國人學習、了解中國文化的平臺”各占比83.33%,排列第一;認為孔子學院是“一張在外國的中國名片”占比77.27%,排列第二;認為孔子學院是“促進兩國交流、合作的平臺”占比72.23%,排列第三;認為孔子學院是“促增進兩國了解的平臺”占比54.55%,排列第四;認為孔子學院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部分”占比42.42%,排列第五;認為孔子學院是“一所國際語言(中文)學校”占比31.82%,排列第六。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心目中,孔子學院已經超越了一所國際語言(中文)學校的實體意義,擁有了傳播中國語言文化、形塑中國國家形象、促進中外交流、增進兩國了解、助推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等高屋建瓴的站位。孔子學院寄托了他們“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宏愿,也承載了他們一顆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之心。這是當代中國青年該有的氣象,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身上得到了有效彰顯。

(二)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對該身份價值評判高且對自我履職滿意度強

清楚認識了孔子學院該平臺之后,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如何認識與定位自己的身份?帶著這個身份的他們在海外工作、生活了1-7年,他們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滿意度如何評定?

調查報告顯示,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一名漢語國際教育教師”與“一名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同時占比80.30%,排列第一;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一張行走的、具體的中國名片”占比78.79%,排列第二;“一名推廣中文的使者”占比75.76%,排列第三;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一名促進兩國交流與合作的助力者”占比51.52%,排列第四;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一名促進國與國之間和平發展的和平使者”占比50%,排列第五;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一名增進兩國了解的助力者”占比48.48%,排列第六;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融入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潮流中”占比34.85%,排列第七;認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一名外國人眼里的外教”占比33.33%,排列第八。

從以上數據可知,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心目中,將該身份上升到漢語國際教育教師、文化傳播使者、中國名片、中文推廣使者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他們認可該身份賦予的文化交流使命,而不僅僅只是一名教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教師。同時,他們把該身份與助推中外關系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關聯起來,彰顯了他們的家國情懷與時代使命感。

在認可了該身份之后,他們如何評定該身份的踐行效果呢?調查數據顯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對自身在任期間的生活狀態“滿意”以上占比95.46%,其中,“比較滿意”、“很滿意”“非常滿意”共占比86.37%;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對自身在任期間的工作狀態“滿意”以上占比96.98%,其中,“比較滿意”“很滿意”“非常滿意”共占比92.43%。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心里對自身在任期間的狀態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對自我履職滿意度高,這與他們對孔子學院該平臺以及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該身份持有極大肯定是有密切關聯的。當然這也離不開他們自身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素質。在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選派赴外漢語教師的標準中,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至少為大學本科學歷(志愿者教師),且有大部分是碩博士研究生以及高校教師;加之在派出前,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會對各位漢語教師的知識水平與能力素質進行嚴格把關,這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履職效果好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心態史以細膩的、微觀的、持續的獨到眼光留心日常生活中人們所呈現出來的思想、態度、言行舉止以及與社會的關聯,探究人們這一切表象之后隱形的、深層次的心態因素。“心態”是什么?因其廣泛性與模糊性,學界至今還沒有作出一個清晰且權威的解釋與界定,但“心態”像涓涓細流一樣,可以悄無聲息地流進人類生活的每個領域。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在任期間對自身的海外生活狀態、工作狀態滿意度高,反映了他們內心深層對孔子學院該平臺、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該身份、對自身的選擇、對海外社會歷史環境的滿意與認可。

五、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心態變化探析

“心態史展現的是歷史的惰性發展,屬于歷史的深層結構探究,研究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持有的觀點、看法,所表現出的行為、態度”[7],這一系列的觀點、看法、行為、態度在日常生活中以細微的、長時段的方式累積而成,被具有廣泛性與模糊性的“心態”所統攝,并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人與社會的關聯互動中得以發微。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崗前、崗中、崗后一系列的觀點、看法、行為、態度在心態史視野下是具有深層關聯的,與人物自身有關聯,與所處的社會歷史背景也有關聯。

(一)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心態變化起伏不一

前面探析了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出國前與在任時的心態狀況,回國后的他們在心態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調查報告顯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心態變化排列前七的是:“個人的思想、眼界、心胸變得開闊許多”占比60.61%,排列第一;“變得更加積極向上,立志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占比54.55%,排列第二;“歸國后會時不時想起孔子學院的生活與工作”占比53.03%,排列第三;“能較快地(兩三個月內)調整好歸國后的心態,積極進入國內生活節奏”占比40.91%,排列第四;“能迅速地(兩三個星期或者一個月內)調整好歸國后的心態,能在短時間內明確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占比39.39%,排列第五;“歸國后,以后還想出國做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占比31.82%,排列第六;“歸國后會經常想起孔子學院的生活與工作”占比27.27%,排列第七。

從調查報告得知,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積極心態是占主導地位的,尤其是“個人的思想、眼界、心胸變得開闊許多”與“變得更加積極向上,立志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占據了較大比例,這更加體現了孔子學院從教工作經歷贈予他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大部分教師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調整好自己,盡快適應、回歸到國內生活;甚至還有部分教師“以后還想出國做孔子學院漢語教師”(31.82%)。我們聯動地觀察了解到,積極因素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崗前、崗中、崗后是一以貫之的,這體現了心態史學所強調的內心深層結構持續性特點。“由于這些無意識行為已深深地積淀和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心理結構之中,成為影響甚至支配個人和集體活動及歷史發展的強大的歷史惰性力量,因此,心態史學也被標榜為:‘深層的歷史學’”[8],在這個意義上,于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個人或者群體發展歷史而言,積極正向這個旋律是占據主導地位的。

值得留意的是,積極因素在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心態變化方面占據較大比例,但比例較大并不代表全部,還有相當一部分歸國漢語教師“眷念在柬時的生活與工作,備考、學習或者工作狀態不佳”(7.58%)、“眷念在柬時的生活與工作,需要一段時間(半年以內)才能適應國內的生活”(7.58%),甚至有部分教師“一度生活在關于孔子學院的回憶中,無法適應國內的生活狀態”(6.06%)、“眷念在柬時的生活與工作,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半年以上)才能適應國內的生活”(4.55%)。雖然這些消極因素所占比例不大,但比例不大并不代表不存在,還要根據具體的、歷史的、社會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二)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消極心態原因探析

根據調查得知,部分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在心態方面出現不容樂觀的原因主要有,“國家對歸國漢語教師無明確的保障機制,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在歸國后的就業壓力中充滿彷徨”占比43.94%,排列第一;“在孔子學院工作時未關注國內的就業局勢與相關就業資訊,歸國后掌握不了國內的就業局勢與動態,失去了就業先機”占比40.91%,排列第二;“在孔子學院工作時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歸國后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沒有或者很少體現,心理有落差”與“歸國后在就業方面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狀態,一方面因為自身有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經歷而對工作預期高,但自身的學歷與能力又無法達到高水平工作的要求”同時占比39.39%,排列第三;“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待遇比較好,國內的工資比不上”占比37.88%,排列第四;“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在海外是一個受到尊重的身份,回國后失去這個身份,受尊重的程度減少或者喪失,心理有落差”占比34.85%,排列第五;“在孔子學院工作時,已經適應并習慣那里的生活,歸國后無法很快適應國內的生活”占比33.33%,排列第六;“在孔子學院有熟悉的老師和學生,從情感層面已經有了歸屬感,歸國后舍不得、放不下、走不出”與“孔子學院是一個相對單純的工作環境,歸國后面對紛繁復雜的職場感到抵觸、害怕與無力”同時各占比30.30,排列第七;“在孔子學院工作時脫離了國內的朋友圈,歸國后在情感層面感到孤獨”與“自身能力還不夠強,無法在歸國后盡快升學或者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同時各占比24.24%,排列第八;“其他”(比較適應國內生活)排列第九;“自身心理素質差,無法盡快調整自己歸國后的狀態”排列最后。

前面提到,20-37歲的青年教師是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的主干部分,占比96.97%,該年齡段的青年回國后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就業。就業難是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回國后面臨的主要困境,成年人在無法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所時,來自社會、家庭乃至友人、愛人方面的壓力是可以想象的。

除了就業困境導致的心態消極以外,我們從調查報告可以清楚地看到,導致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心態失衡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回國后,首先直觀體驗到的是整個生活大環境的變化,在海外時已熟悉并習慣的生活方式、文化習慣、情感聯結等也相應地跟著變化,這樣迅速的、由外到內的大幅度“變動”容易沖擊到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以至于一下子接受不了;在直觀可觸的大環境變動之后,緊接著而來的是心理方面的大變動。在海外時,孔子學院這個平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這個身份給予了他們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學生尊重與社會認同,而回國后的他們失去了這個平臺、失去了這個身份、也相應地失去了這個平臺這個身份所給予他們的附加值,他們從具有神圣光環的“文化使者”變到一個普通人,這樣劇烈的沖擊是其他人無法感同身受的。陳子驕、李慧敏曾對334名歸國漢語教師志愿者做過調查,發現“有39.1%的人認為,自己的志愿者經歷并沒有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用人單位甚至不了解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也不了解其工作性質。志愿者的海外服務經歷,并沒有對其求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9],可以想象,這于他們而言是多么大的落差。他們曾以青春昂揚、無限上進之精神面貌積極響應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號召,服從組織安排被派往世界各地傳播中國語言文化,在任期間以剛毅自強、堅忍負重的積極狀態在跨文化背景下渡過種種難關順利完任務。一定意義上來說,他們是文化使者、是中國名片、是中外關系的紐帶,而回到國內,社會上部分群體連他們曾經為之孜孜不倦慷慨赴道的工作都不知道,甚至“許多用人單位根本不了解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志愿者的海外經歷和工作經驗并不能得到認同,反而會由于志愿者延期畢業、畢業后未馬上從業等問題而受到用人單位的質疑”[10],他們用時間、精力、生命風險(部分派出國有自然災害、疾病、甚至動亂等)所作出的價值貢獻沒有被認同,他們的心態怎么能積極起來?此時的他們是社會上的“價值邊緣人”,是還沒有被社會關注到的“青年孤獨者”。

此外,個人因素也是導致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心態落寞的原因之一。在海外沒有及時關注國內就業資訊、對工作預期高但自身學歷與能力又無法達到高水平工作要求、自身能力不強、心理素質差等也是具體原因。

六、關于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適應對策與保障機制探討

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是當代頗具“弘道”色彩的偉大群體,從心態史視野下關注他們歸國后的心態變化,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人文關懷,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與認同,另一方面有助于促進赴外漢語教師該項目的長期良性發展。針對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應對措施與保障機制亟須進一步建立健全。“健全的志愿服務長效工作機制,不僅可以提高志愿服務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漢語教師志愿者的服務熱情,而且能推動青年志愿服務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11]。

2012年4月26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赴國外擔任漢語教師志愿者服務期滿相關工作的通知》,為漢語教師志愿者歸國保障提供了制度支持,保障的范圍大致可歸納為:戶口、檔案、學籍等方面的保障;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為教師的保障;回國三年內考研,初試總分加10分的保障。由此觀之,保障的范圍還是可以有探討空間的,還可以從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的心態方面作出具體應對措施。筆者針對此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思考與探索,并把思考探索出的11條對策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進行了認同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第一,國家對歸國漢語教師再出國(學習或工作)有明確的鼓勵與保障,認同率占比71.21%,排列第一;

第二,國家對歸國漢語教師設有一定的升學與工作保障機制,認同率占比63.64%,排列第二。目前,國家對歸國漢語教師有了一定的升學保障——回國三年內考研可以申請初試總分加10分;但在就業方面的保障除了“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申請國家公派出國教師、孔子學院專職教師且符合要求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申請各地、各校教師崗位且符合要求的,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12]的允諾外,目前沒有其他就業方面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夠提高志愿服務的社會影響力,政府應該對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的志愿者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激勵志愿者的個人發展”[13]。此外,“希望國家、政府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提供就業引導與保障”也是筆者對部分孔子學院漢語教師進行訪談時他們多次提到的;

第三,當地政府或者學校吸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認同率占比56.06%,排列第三。當然這也必須由國家出面、地方貫徹落實方可。

第四,國內的國際學校/學院等吸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認同率占比56.03%,排列第四,這需要借助官方政策的支持;

第五,國家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在海外工作時開設定期的職業生涯規劃課,幫助漢語教師在海外也能及時了解國內的就業局勢與動態,認同率占比40.91%;

第六,國家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開設一定時長的歸國培訓班,從專業素質、工作能力、心理健康、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開班培訓,助其調整心態、盡快適應國內生活,認同率占比36.36%;

第七,國家為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開設線上心理疏導班,開通線上心理疏導熱線,由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老師助其調整心態、盡快適應國內生活,認同率占比33.33%;

第八,國家或者當地教育局安排新老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見面會,老歸國漢語教師分享自己歸國后調整心態的方法與經驗,以幫助到新歸國漢語教師,認同率占比31.82%;

第九,朋輩互助:歸國漢語教師之間互相多溝通多交流多鼓勵,認同率占比27.27%;

第十,國家為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在海外工作時開設定期的線上心理健康課,幫助漢語教師在平時的生活與工作中養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認同率占比24.24%;

第十一,靠漢語教師自己調整,認同率占比18.18%。

此外,筆者經過訪談獲取了部分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關于如何盡快適應國內生活的方法以及建議,具體整理如下:

第一,在海外時與國內交際圈保持聯系,回國后與海外共事的同事保持聯系;

第二,重拾以往的交際圈,多與人接觸,多與社會接觸,重建自己的關系,獲得歸屬感;

第三,多了解、感受社會的變化,調整心態,客觀看待自己的過往經歷;

第四,政府應該更多地介入,提供指導與幫助;

第五,接受國內外待遇有較大落差的事實,面對現實,盡快融入國內環境,適應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

第六,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積極尋找工作;

第七,在任期間孔子學院漢語教師要做好回國的各種準備,包括心理上、工作上與學習上;

第八,先不要急于找工作,給自己一段時間來調整;

第九,多讀書,制定相應的人生規劃,走向下一個人生目標;

第十,國家應該設置專門針對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讓老師們能夠獲取更多關于就業的資訊;

第十一,社會應多關注赴外漢語教師該項目,認識、尊重與幫助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

第十二,企業應彰顯社會責任感,為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提供就業資訊渠道或者相應的就業平臺。

導致部分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心態落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應的解決措施與應對之策也是多方面的。國家給予一定的指導與保障;政府提供力量幫助;社會給予尊重、認同與支持;企業提供就業資訊與相關就業渠道;個人從學識上、能力上、心理素質上積極提升,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系統的、完備的保障機制,共同合力促進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回國后體驗到良性過渡,幫助該群體把在海外孔子學院工作時的那種青春自信與堅韌不拔轉移到國內來,把價值體驗域轉投國內,在平凡具體的工作崗位中踏踏實實工作,有一分力,發一分光。

七、結語

心態史在幫助研究者探究人物、群體、社會歷史發展變化的深層因素上具備大有可為的空間。筆者在心態史視野下追溯了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的出國原因與在任狀態,探究了該群體歸國后心態變化起伏不一的原因與相應對策,其中既看到了“心態”作為群體常態化表現背后的深層次推動力,又看到了“心態”與社會歷史背景的關聯互動。“心態”將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出國前、在任時、歸國后的一系列觀點、態度、價值評判與言談舉止等囊括進去,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為完滿的、充滿生命力的孔子學院漢語教師群體。本文著重分析探討了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心態變化及其原因,并作出了一些應對之策的商榷。從心態史視野下關注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歸國后的狀態,給予他們(一個為推廣中國語言與文化做出切實貢獻的群體)應有的關注、關懷、尊重、認同與幫助,以期能夠有效緩解他們回國后的焦慮與困境,且能為赴外漢語教師該項目的長期良性運行提供深層結構的原因探討,同時又做到了以人為本。

心態史關注人們日常生活中生動的、活潑的、細微的思想、觀點、態度、言談、行為,并用持續性的眼光像線一樣串聯起這些思想、觀點、態度、言談、行為,追溯其背后所形成的原因,探究其所產生的影響,觀察其與社會發生的關聯,并從深層次處把握脈搏,以小見大,前后勾連,高屋建瓴,防微杜漸,這對當下人心浮躁問題、信任缺失問題、人性漠視問題、“良知”缺失問題乃至社會發展問題等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不管是作為一種方法還是一門學科,心態史于學界、于社會而言是有積極意義的。

(備注:本文完稿于2021年1月31日。2016-2019年本人因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原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國際中文教師志愿者計劃”(原“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項目)任教于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曾擔任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本部負責人、新聞工作室負責人。本文根據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孔子學院歸國漢語教師調查問卷整理所得)

參考文獻:

[1] 彭衛.心態史學研究方法評析[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2):25.

[2] 馮永剛,李良方.論心態史視角下的教育史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3):78.

[3] 尹潔.孔子學院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8,(4):133.

[4] 信息來源:https://www.wjx.cn/jq/98297976.aspx.

[5] 周兵.心理與心態——論西方心里歷史學兩大流派[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6):54.

[6] 馮永剛,李良方.論心態史視角下的教育史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3):78-79.

[7] 馮永剛,李良方.論心態史視角下的教育史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3):80.

[8] 朱定秀.心態史學方法論述評[J].淮南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院版),2001,3(3):51.

[9] 陳子驕,李慧敏.歸國漢語教師志愿者就業問題調查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14.

[10] 陳子驕,李慧敏.歸國漢語教師志愿者就業問題調查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15.

[11] 高愛輝.漢語教師志愿者歸國保障機制探討[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15):86.

[12]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赴國外擔任漢浯教師志愿者服務期滿相關工作的通知,2012:3.

[13] 尚磊,王名.論我國志愿者保障機制的完善——以“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為鑒[J].未來與發展,2008,(8):89.

猜你喜歡
孔子教師
孔子請你加入群聊
你好,孔子
中國漫畫(2022年3期)2022-04-19 12:59:10
最美教師
快樂語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大山里的教師
黃河之聲(2021年5期)2021-05-15 02:31:24
教師如何說課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師贊
孔子在哪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视频网|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啪啪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日本www色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午夜精品影院|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激情综合网址|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熟妇无码人妻|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国产成人91精品|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国产丝袜啪啪| 婷婷六月色| 亚洲第一视频网| 免费无码网站|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91精品国产91久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天堂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黄色片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网址|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久久综合干|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欧美日韩va|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看片网|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激情综合图区|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福利在线一区|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亚洲第一视频区|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亚洲大尺度在线| 无码AV动漫| 国产流白浆视频|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