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梅
摘 要:苦蕎麥作為一類具有豐富營養的雜糧農作物,具備極高的藥用及營養價值,因此也將其稱為能夠食藥兩用的“糧食珍品”。現今由于苦蕎麥的良好適應性和營養保健特性已逐步獲得大眾的肯定,所以苦蕎麥制品的市場容量也在穩步提升。近年來,已逐漸變成最具市場開發價值、最有市場前景的食品資源。本文主要分析苦蕎麥的特征、營養特征及開發現狀。
關鍵詞:營養;糧食;苦蕎麥;保健
苦蕎麥可以俗稱為苦蕎,屬于蓼科雙子葉類植物。苦蕎主要生長于高寒地區,喜好涼爽,其中的籽粒可以進行食用。苦蕎遍布在中國西南區域,其中四川省涼山為該類植物的重要產區以及發源地。其具備較高的營養以及藥用價值,被稱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的健康食品之一。
一、苦蕎麥的植物特性
苦蕎麥長度主要在130至160厘米左右,根系與地面呈垂直狀態,主根在土中扎入35厘米,可以出現莖生根;莖部主要呈現直立狀態,葉互生,形狀類似于心形;開出的花相對較小,呈現淡綠色澤,自花授粉;苦蕎麥無需過多日照,對日照沒有硬性要求,通常情形下只需要極短的日光照射便能夠獲得較為客觀的產量。最適宜的溫度在18度至25度之間,空氣中含水量較高的情況以及十分溫和的氣溫能夠大大促進苦蕎麥此類農作物的總體產值。如果苦蕎所處溫度低于15攝氏度抑或高于30攝氏度,將無法讓苦蕎麥的植株進行較好生長,無論是它的生長還是發育都將受到影響限制。相較其他類植物而言,苦蕎麥的總體生長周期較短,對于早熟農作物來說,一年中能夠在三個季節進行種植栽培,但通常情況下可以劃分為春、秋兩類蕎麥,因此,在遇到重大災禍時,蕎麥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無論是怎樣嚴苛的種植條件,不論是酸性土壤還是堿性土壤都無法限制蕎麥的生長繁育。
二、苦蕎麥的營養特性
(一)生物類黃酮
主要成分為蘆丁,也可以稱為維生素P。維生素P的主要效用之一便是能夠幫助軟化心腦血管,進一步提升人體的微循環,可以降低血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的精氣神、提高胰島素的外周效用,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蘆丁在其他谷物內一般不存在。曾有荷蘭著名生物學博士針對此類問題進行試驗研究,期間主要對500名中老年男性日常所食用的生物類黃酮進行含量檢驗,通過不斷的實驗可以發現,如果一個人每天攝入的黃酮能夠大于20毫克,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罹患冠心病的概率。
(二)維生素
維生素B1、B2大量蘊含在苦蕎麥內。其中B1能夠有效幫助人體進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能夠抗神經炎等。B2可以有效促進人體的生長和發育,為預防唇炎等驗證的關鍵組成成分。我們日常所食用的大米中含有的B2元素僅僅有苦蕎中含量的十分之一。其中苦蕎內涵蓋的PP能夠有效降低人體血脂,也是醫療中能夠幫助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的關鍵性輔助藥物,尤其是部分年齡較大的患者,成效將更為顯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腦溢血疾病的出現。同時維生素E內r生育酚也含量較高,可以減慢氧化的速度,提升細胞再生率,因此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抗衰作用。
三、苦蕎麥的開發現狀
(一)企業規模小
我國絕大多數的蕎麥加工公司為中小型民營企業,此類小型企業的顯著特征為點多面廣,一般分散經營,普遍技術設備相對較低,總體規模較小,最終產能相對較弱,很難滿足國內外大型連鎖超市所需,在此基礎上也欠缺自主創新以及產品優化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蕎麥加工的發展前景。
(二)初級產品多,營養美味食品少
目前苦蕎麥的加工制作技術及相關工藝還較為粗淺,通常只能夠利用苦蕎麥進行面粉制作,由于其本身的原材料優勢也會吸引一些喜好食用蕎麥抑或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另外,壽陽的蕎苷素等新產品在我國的山西省內具有一定市場,然而由于其品種缺乏多樣性,無飲料類抑或保健類產品,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對健康、營養、美味的食品和消費需求。
(三)苦蕎麥的開發利用種類較少
苦蕎也可稱為韃靼蕎麥,也被稱為野蕎麥,于我國西南部高寒地區獲得較為廣泛種植的一類農作物,可以劃分為普通苦蕎以及黑苦蕎。普通苦蕎外殼一般呈現黃白色澤,黑苦蕎外殼呈現較為濃厚的黑色,富含極高的營養價值涵蓋礦物質、纖維素以及蛋白質等等七大類營養元素,有黑珍珠的美譽。
在我國的西南部較為高寒的地區,人民的主要食品之一便是苦蕎。目前伴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人們也日益加深對保健食品的重視程度,苦蕎在其中尤為受到保健愛好者的青睞。苦蕎在使用過程中不但可以作為食用品也可以作為藥材輔助品。苦蕎麥現今主要食品有苦蕎麥營養粉、高血脂療效粉以及苦蕎麥通心粉等等。
在苦蕎內獲取的黃酮類物質主要呈現粉末狀態,顏色為黃色,目前已通過該類物質研制生成了生物類黃酮軟膏以及生物類黃酮膠囊等等。
四、苦蕎麥加工開發的幾點建議
(一)相關部門加大政策扶持,苦蕎麥加工企業協作發展,報團取暖。
苦蕎麥加工中小企業可以相互協作,報團取暖,不斷擴大資金鏈創大企業,引進與研制技術設備,達到資源共享,彼此融合,以此擴大市場供給滿足市場需求,到達共贏。
(二)苦蕎麥加工企業大膽改進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產品種類。
苦蕎麥加工企業要相互協作不斷提升、改進蕎麥加工設備工藝,充分挖掘美食配方和加工技巧,大膽改進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開發產品種類,進一步增加營養性與口感風味,健全相關體系,以此滿足市場的需求,提升苦蕎麥食品的綜合競爭水平。
(三)苦蕎麥加工企業相互協作,加大苦蕎麥營養價值的宣傳力度,增加苦蕎麥的品牌種類。
苦蕎麥加工企業可以相互協作,加大苦蕎麥營養價值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知道苦蕎麥的營養價值以及藥用價值,提高苦蕎麥的知名度,讓大量的科研人員投身到苦蕎麥的研究和開發中來,以此增加苦蕎麥的研究成果和品牌種類。
參考文獻:
[1]郎桂常.苦蕎化學成分和營養特性[J].中國蕎麥研究論文集.學術期刊出版社,2016:203-207.
[2]唐德容.黃酮類化合物抗氧化性質的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8,5:15-20.
[3]趙鋼,唐宇.保健食品苦蕎麥[J].中華家庭醫學,2019,15(4):35-39.
[4]李青. 蕎麥的營養保健價值與開發[J]. 應用科技,1998,(09):15.
[5]張麗榮. 蕎麥的營養保健價值與開發[J]. 科技信息,1996,(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