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江
摘 要: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會給社會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較大的危害,應急物流作為社會應對突發事件有效舉措,能夠有效的保障突發事件區域的物資問題,削弱突發事件的可持續性破壞力和影響力,本文通過論述應急智慧物流構建的必要性,并通過分析當前應急物流存在的問題,并探索應急智慧物流構建策略及路徑,以期借助應急智慧物流的建設來推動應急物流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應急智慧物流;突發事件;區塊鏈技術
近年來,新冠肺炎影響、鄭州特大洪澇災害等突發事件的發生,使得社會各界對應急物流建設逐漸重視起來,完善的應急物流體系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突發事件響應,將救援物資、人員、設備等高效地流轉到需求區域,應急物流相比于常規物流,在空間上和時間上具有顯著差異,應急物流需要在突發周期內進行高效運轉,以此來保障突發事件區域的多元化需求,當前應急物流在發展中存在統籌低效、指揮效率不佳、調度緩慢問題,極易出現救援物資“找不到,流轉不到位”情況,因此,本文通過構建應急智慧物流體系,借助智慧化的運轉模式來增強應急物流運力和效率。
一、目前應急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物資儲備不足
突發事件具有極強的不確定性,應急物流需要時刻保障社會各區域的食品、藥品、生活品等應急物資的儲存數量,這樣才能使得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物流能夠更加快速的將救援物資運輸到突發事件發生區域。但由于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使得應急物流在相關應急物資儲備上為了降低儲存成本,出現物資儲備不足、更新較慢問題。這樣使得一旦出現突發事件,應急物流初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物資采集。
(二)信息化程度不足
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物流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響應,并針對突發事件的類型和社會需求,做出正確的物資匹配,實現應急物流的高效運轉,有效的降低突發事件的危害程度,但目前應急物流體系信息化程度不足,使得應急物流管理部門不能有效的跟蹤救援物資,會造成物資流通不足。出現應急物資供應量與需求量不匹配。例如在突發事件區域類,有的地方物資充足,還有剩余,有的地方極度缺乏某項物資。這樣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增加了應急物流運轉周期。信息化程度不足也不易形成應急部門的統籌規劃,容易出現各部門各自為戰,不利于應急物流的高效運轉。
(三)組織決策層管理機制不暢
目前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物流調動,主要集中的應急管理部門,但是缺乏一定的聯動機制,應急物流中車輛調度、物資的運輸和采購等內容都需要社會多組織機構共同參與,在傳統的應急物流管理中,主要是針對大方向的調動,不能形成統一的聯動機制,容易出現應急物流流轉中,各部門之間的各自為營、功能重復等問題,降低了應急物流運轉效率,如在應急物流綠色通道開啟中,需要針對突發事件的需求進行綠色物流通道有效匹配,讓更加急缺的物資在最短的時間內流轉到目標區域,因此,需要實現倉儲、車輛運輸、目標區域的協同管理,從而提高應急物流綠色通道運輸效率。避免出現綠色通道擁堵、主次不分問題。
二、突發事件下應急智慧物流建設策略
(一)加強應急物資智能儲備
應急物資儲備是保障突發事件區域物資需求的關鍵,但由于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容易造成應急物資的大量浪費,特別是針對生鮮農產品等保質周期短的物資。在應急智慧物流體系下,可以借助條形碼、RFID等技術,針對不同的應急物資進行智能化分類。并通過由應急部門與應急物資產品社會企業進行協同管理。一方面,能夠借助條形碼、RFID等技術動態評估應急物資的狀態,做到及時更新,避免出現應急物資的破損、生霉等問題。另一方面,能夠借助條形碼、RFID等技術與社會企業進行有效的物資等量替換,降低應急物資儲存成本,減少浪費程度。例如在生鮮農產品應急物資儲存中,通過RFID技術,對不同類型的生鮮農產品儲存周期進行有效記錄,并在保質周期內,與企業物資等量交換,從而在保持生鮮農產品總量的同時,減少浪費程度。此外。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應急智慧物流能夠及時通過信息數據獲取應急物資的總量和儲存狀態,做到及時效應,實時分配物資的運輸數量和供應周期。
(二)深度融入信息化技術,構建應急智慧物流供應鏈
應急物流是減輕突發事件危害程度的重要環節,能夠通過救援物資的充足保障來確保區域類人員健康安全,在應急物流運轉中,信息及時通信、物流運輸有效調度、救援資源高度匹配是提高應急物流效率的關鍵,應急智慧物流供應鏈通過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應急物資的高效流轉,借助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RFID等技術能夠將應急物資、車輛、運輸路徑、需求程度進行有效整合,并形成統一的應急物流規劃,充分保障應急物流的運輸效率,確保突發事件區域內的任何物流行為,都處于有序、可控的。如在醫療物資的物流運輸中,應急智慧物流供應鏈,能夠結合醫療物資的采集周期、運輸時效、需求程度、存貨總量進行合理分配。充分滿足突發事件區域內的醫療物資需求,形成供應的可持續性,降低以醫療物資問題的危害程度。
(三)建立智慧化應急物流管理平臺
智慧化應急物流管理平臺能夠實現應急物流的統籌規劃,將應急物流體系下各部門之間功能有效的連接在一起,智慧化應急物流管理平臺能夠通過GPS技術實現應急物流車輛的動態定位,借助條形碼、RFID技術實現應急物資的動態數據監控,通過智慧化應急物流管理平臺建設也能更加高效的制定物資運輸路徑和總量,同時也能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高效流轉,形成協同作戰的工作模式。如在應急物資采集中,智慧化應急物流管理平臺能夠當下應急物資儲存數量,并結合應急物流參與企業的運行,合理規劃采集數量和種類,避免出現重復物資收集問題。
參考文獻:
[1]徐洪生,王強,周浩,吳亞鑫,張元力,張馨予.突發公共事件下黑龍江省應急物流發展對策[J].物流技術,2020,39(10):10-12.
[2]楊蕊銘,相飛.突發事件下應急智慧物流發展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1(22):55.DOI:10.16079/j.cnki.issn1671-6663.2021.22.023.
[3]王梓萌,劉潔昊.淺析突發事件下應急供應鏈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22(04):105.DOI:10.16079/j.cnki.issn1671-6663.2022.04.055.
[4]李瑛.區塊鏈應用于應急物流的發展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0,42(11):29-31.
[5]趙婷婷.應急物流發展的現狀與戰略[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02):38-40.DOI:10.15916/j.issn1674-327x.2020.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