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照明
摘 要:瓊劇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綜合性藝術戲曲,蘊含著非常濃厚的民間文化,是舞蹈、雜技和音樂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結合,承載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延續以及見證。在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地方戲曲是非常重要的構成,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在諸多發展變革中,雖然越來越完善,但是依舊存諸多問題。在我國社會改革轉型的重要階段,地方戲曲怎樣在保存精髓的基礎上,通過更好的方法實現發展和傳承。瓊劇作為海南當地特有的戲劇,起源于明末清初,距離現代社會已經有四百年左右的歷史。不但包含豐富的演出劇目、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獨有的音樂風格,并且在歷史進程中,其文化價值給大眾帶來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同時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遺保護項目。然而在信息繁雜巨量的時代中,瓊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境,清楚的意識形狀并積極應對挑戰是當前的重點。
關鍵詞:非遺視角;瓊劇;保護和傳承
戲曲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中的一項藝術瑰寶,我國的戲曲、印度的梵劇和古希臘的悲劇被稱為國際三大古老戲劇。瓊劇是諸多戲曲種類中的主要內容,其在當代生活節奏持續加快的背景下,受眾人群與生存環境逐漸艱難,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瓊劇的發展以及保護傳承,瓊劇是典型的地方戲曲,其發展在現階段社會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怎樣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怎樣積極有效的克服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與困難?以此增強地方戲曲的引導作用,實現瓊劇的保護傳承以及發展呢?本文主要在非遺視角下,對瓊劇的保護傳承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瓊劇的發展現狀
在我們國家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并且娛樂方式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而瓊劇作為一種傳統的娛樂形式,當前已不再是人們進行娛樂活動的主要內容,其受眾人群也逐漸減少,人們對瓊劇的重視程度慢慢變低,這就致使這門傳統藝術產生了嚴重的失衡,并且在傳承與發展進程中也受到了限制[1];雖然我們國家地方戲曲類型很多,比如京劇、越劇、閩劇、漢劇等等,無論是大劇種或者地方戲曲,在現代社會中都呈現出了極其不穩定的發展狀況,而瓊劇這一典型的地方戲曲文化也同樣面臨嚴峻的挑戰。近幾年,雖然我國越來越重視對瓊劇的保護和傳承,并頒發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但是其在發展期間依然呈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具體實踐中也遇到了重大阻礙,這就致使瓊劇保護傳承工作始終不能全面貫徹落實。瓊劇是一項非遺項目,在發展與傳承期間面向的主體還是人,然而在多元化生活娛樂方式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瓊劇的熱愛程度,尤其是當代年輕人,不愿意觀看、學習、了解瓊劇這門戲曲藝術,對其感興趣的人產生了斷層,進而致使許多從事瓊劇工作的人員在年紀方面呈現出了青黃不齊的現象,直接造成瓊劇傳承人的匱乏,同時許多傳承人都僅僅將戲曲當做一種謀生方式,喪失了對傳統戲曲的熱愛之心,造成地方戲曲得不到良好的發展與傳承。盲目推崇古人,無法認清楚當前社會的具體狀況,在創新改革過程中簡單的進行復制和模仿,致使革新模式單一。這句話的大致本意就是說瓊劇的傳承與發展已無法根據以往的形式進行,只有明確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夠創建出豐富多元的戲曲發展與傳承路徑。瓊劇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同時深入于日常生活中,在大眾群眾中得到了良好發展。在時代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下,戲劇種類在創新的過程中,深受以往傳統理念的影響,對此項工作始終保持消極態度,存在害怕利用新元素進行改的觀念,進而致使瓊劇發展受到了限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另外瓊劇的發展期間,因為江湖賣藝觀點的影響,從業人員對自身的關注度過高,無法將眼光放在整個地區、戲班以及劇種,過于重視短期利益,致使瓊劇發展空間受限。在傳承期間遵循老傳統,無法觀察到其他觀眾的需求和時代發展規律,把自己局限于小地方,對此瓊劇當前的發展情況呈現出了較為狹窄的狀態[2]。
二、瓊劇的改革與展望
(一)人才培養
在藝術類學校中設立戲曲專業,配置足夠數量的高素質師資力量,優化瓊劇的人才培養,提高瓊劇整體實力。另外,充分發揮出名人名家的引領作用,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將培養重心從生、旦角轉移,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征,深入發掘人才,增加瓊劇劇目,優化行當腔,促進瓊劇音樂、劇本題材類的全新發展。戲曲的長遠發展需要有各種理論的支持,不過于關注培養演員,注重探究理論知識,培養相關人才,從理論視角出發看待問題,積極構建完善的理論體系,從而對實踐做出更好的引導。增強和地方學校的溝通與合作,借鑒其他劇種的傳承和發展經驗,防止單純的模仿式培養,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建立科學有效的教育評價機制[3]。
(二)加強市場運營,抓住國際旅游島契機
隨著市場經濟持續增加的形勢下,地方戲曲的傳承和發展需要適應市場需求,利用切實可行的管理運營方式,拓展規范化的瓊劇市場,通過豐富多元的資源和先進平臺等,讓人們更加了解、喜歡瓊劇,并積極的參與到瓊劇保護和傳承中。把傳統戲曲和現代媒體進行充分結合,打造出全新的創造空間,比如河南電視臺的戲曲欄目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這個節目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0多年了。通過電視語言來塑造博大精深的瓊劇,并通過平民化的欄目呈現出來,注重大眾的參與度,同時持續改進,加強創新性以及競爭性。重視各個地區之間的互動溝通,打破地域限制,形成非常廣泛的影響。緊緊圍繞節目品牌效應,涉及到所有產業,進而實現經濟和文化的共贏局面。除此之外,瓊劇作為海南當地的傳統文化,需要緊緊抓住國際旅游島的機會,運用國際方面的資源,對旅游文化進行推廣和宣揚,提高當地人民的文化意識,積極拓展瓊劇的傳承保護和發展空間。
(三)瓊劇進校園
將校園和地方戲曲進行聯合,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播,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健全人格培養和藝術教育,拓展更多的受眾群體,深入培養戲曲人才。各個地區的戲曲不但對學生認識當地傳統文化、培養其文化歸屬感、弘揚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地方戲曲走進校園對培養音樂教師、增強戲曲傳播、培養戲曲人才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確保教育效果,不把內容限制在講解純理論知識上,或者是把教學活動轉變成視頻、音樂的現代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開設開放性教學,邀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組織開展講座、教唱等活動;開展“戲曲藝術走進校園”的活動邀請瓊劇團進入學校演出,在豐富學校生活的同時加強學生的藝術修養,切實實現學生和瓊劇之間的親密交流[4]。
三、結束語
瓊劇是我國積極地方代表性的一種戲曲藝術,其在海南已發展了四百多年,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文章通過對瓊劇的發展現狀和保護傳承進行分析,瓊劇在社會時代持續發展、人們生活節奏變快的形勢下,還有瓊劇自身因素的約束,其在發展和傳承中體現出了諸多問題,我們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以此給瓊劇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有利依據,國家和政府應加大力度支持瓊劇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政策等支持,積極培養傳承人,推進瓊劇走進校園,另外,相關從業人員也應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加強學習瓊劇,以此更好的服務于瓊劇藝術的發展和傳承。
參考文獻:
[1]于煒瀟. 簡析瓊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及保護[J]. 戲劇之家,2021,(17):36-37.
[2]陳萱. 基于檔案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海南瓊劇為例[J]. 辦公室業務,2019,(18):49+86.
[3]文冠東,劉文華. 淺談瓊劇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傳承[J]. 西部皮革,2021,43(5):114-115.
[4]陳元芳. 海南農村演出市場與瓊劇的保護傳承[J]. 戲劇之家,2020,(28):1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