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穩
荊門市東寶區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傳承黨的偉大實踐和歷史經驗中錨定目標方向,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繼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圍繞加快建成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爭當“四化同步”、現代產業體系、城鄉融合發展、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標桿,建設實力活力魅力新東寶。
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新標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發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加速補短、現代農業量質并進,全力構建“2321”現代產業體系。打造電子信息、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筑2個500億級產業;打造綠色磷化、傳統建材、農產品加工3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在新洋豐百億企業的基礎上再培育1家百億級企業和一批50億級企業;培育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以上。
傾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新高地。全力鍛造“寶正好”營商環境城市服務品牌,以“全市最佳、全省一流”的營商環境,提升東寶綜合比較優勢。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大力推進流程再造和系統重構,做到辦事更便捷;常態開展“進解促”活動和“三千行動”,當好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和全天候全生命周期的貼心“保姆”,做到服務更精準;大力營造“辦事情靠制度不靠人情,解決問題靠法治不靠關系”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做到氛圍更和諧。
竭力抓住城鄉融合發展新機遇。健全融合發展機制,不斷增強城鄉發展協調性。打造精致城市,鞏固深化創城、創衛成果,持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環境,以城市發展更好引領鄉村發展。推進產城融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安家計劃升級版,提高園區產業承載力和新城人口承載力,把長寧新城打造成為產城融合新典范。加快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突破口,大力推行“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不斷強化鄉村公共服務供給,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著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黨建引領,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抓手,健全三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體系,進一步深化積分制管理、“紅領章”先鋒行活動和“五員議事”工作,將東寶首創品牌繼續擦亮,推向全省全國,打造區域治理現代化“全市示范、全省樣板”。
奮力推動民生保障改善新突破。守護普惠民生,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更加注重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開展生態修復工程,以實際行動守護東寶的藍天、碧水、凈土。保障好底線民生,進一步加大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的監測和幫扶力度,針對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困難殘疾人、農村“三留守”人員等特殊群體,落實好基本生活保障和救助措施,做到應幫盡幫、應保盡保。解決好基本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等實際問題,推動東寶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特別是面對疫情反復態勢,以防控工作的確定性、有效性牢牢管控住疫情這個“最大變量”。
致力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新成效。持續錘煉過硬的履職本領,根據換屆后新班子新隊伍知識結構、崗位和能力建設的需要,辦好“龍泉大講堂”,開設“局長講業務”“薪火講堂”“墩苗工程”等不同主題班,對全區黨員干部分層分類全覆蓋開展專題培訓,全方面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持續鍛造堅強的戰斗堡壘,定期組織農村、社區、機關、“兩新”組織等基層黨組織開展基層黨建觀摩活動。持續發揚優良的工作作風,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厚植“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持續強化嚴格的紀律約束,緊盯“關鍵少數”,壓實“兩個責任”,全力打造“政治生態好、用人導向正、干部作風實、發展環境優”的新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