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金菊 肖惠林
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其前身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始創于1953年,是在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誕生的國有企業。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打造現代化銅企業”“建設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在公司第二次黨代會上,一幅幅藍圖激動人心。而在實現藍圖的路上,離不開的是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
政治建設落實到實事中
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面對嚴峻形勢,大冶有色的黨員干部職工守望相助,“三班倒”職工吃睡在崗,447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雙報到”,黨員自發捐款34萬元。
2021年,在汛情面前,公司第一時間啟動二級防汛應急響應,在做好自有礦山生產防汛的同時,組建了400余人的搶險突擊隊,集結開赴長江富池上巢湖江堤等地,不分晝夜持續奮戰抗洪。
“政治建設”四個字落實在一件件具體工作中。
被湖北省委組織部確定為全省黨代表大會常任制試點單位以來,公司堅持將黨代會年會作為公司每年“三會”(黨代會、職代會、工作會)的“開場曲目”,奏響全年工作的主基調。
公司黨委不斷完善“第一議題”“黨建入章”“研究前置”“雙向進入”制度。公司及所屬18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全部完成“黨建入章”,明確了黨組織直接決策的16項內容和參與決策的9項任務,把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生產經營重大問題決策的前置程序,各出資企業完成了經理層成員與黨組織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思想建設催生改革碩果
2019—2021年,連續3年的盛夏時節,大冶有色持續開展“對標再出發、改革再深化”研討活動200余場。通過組織多輪學習研討,交流心得體會、碰撞思想火花;通過舉辦高層次的專題講座,邀請資深專家深度解讀、釋疑解惑;通過深入調研,察實情、謀實招,最終形成了公司改革“三定”方案。
基層黨組織舉辦“夜校班”、印制“口袋書”,對學習進行“積分制”管理。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多次開展現場教學,組織黨員前往武漢二七紀念館、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實地參觀學習,在重溫歷史中追悟初心。
將思想政治工作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是公司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法寶。面對深化改革過程中職工思想活躍、利益沖突和矛盾增多的客觀實際,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輿情信息網絡,定期開展職工思想動態調研,及時掌握職工思想狀況。
思想“破冰”催生改革碩果,公司榮獲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2020年“雙百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評估A級企業稱號。
黨組織覆蓋從有形到有效
“黨建工作不是只管開了多少次會、記了多少個本子,如果這樣抓黨建,就會造成黨建與生產經營‘兩張皮’。”這是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晉軍來公司任職后,在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季度黨建例會上對黨建工作的理解和要求。
公司控股企業新疆匯祥永金公司一投入生產,黨旗就插在了帕米爾高原;公司40萬噸陰極銅項目開工建設的同時,同步研究成立了40萬噸項目部臨時黨支部;工程技術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后,立即設立了第一家海外黨組織——工程技術公司黨總支。
為實現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使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公司黨委在全公司112個支部中大力推行“一支部一品牌”“黨建+項目”行動,促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緊密結合。劉建新作為中國有色集團第一批入圍中央企業“示范黨支部”的書記,圍繞車間中心工作,組織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黨員課題攻關小組”,合理劃分黨員責任區,以“班班見支委”的項目化管理方式,達到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