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肖桂芳 梁珊珊 黃伯光
融融春意中,廣東肇慶封開縣、廣西梧州蒼梧縣人大常委會今年翻開合作交流新的一頁。3月11日,封開、蒼梧兩地人大常委會聯合開展深化拓展合作交流活動,簽訂《關于深化拓展兩縣人大合作交流的協議》,進一步深化兩地人大區域合作,為推動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人大貢獻。
近年來,封開縣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人大職能作用,主動融入粵桂協作大局、創新探索省際人大區域合作共建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肇慶市和梧州市兩地自古民相親、水相流、心相通,歷來就有交流合作的基礎。2017年,封開縣人大常委會與梧州市萬秀區、蒼梧縣和賀州市八步區人大常委會共同探索開展省際邊界人大互聯共建工作,以“粵桂合作·人大給力”活動平臺為載體,通過建立“粵桂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充分發揮兩地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深入開展經濟聯動、生態聯治、產業聯手、法治聯建等合作共建活動,縣級省際人大區域合作共建共享效果明顯。

2021年8月,廣東封開、廣西蒼梧兩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粵桂五級人大代表圍繞健康中國、縣鄉人大工作、基層民主法治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履職交流
協作聯動,促進經濟發展。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是廣東、廣西兩省(區)政府精誠合作、共同打造的以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體制創新、一體化同城化管理為特點的特別試驗區。為助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封開縣人大常委會積極發揮“粵桂合作·人大給力”活動平臺作用,每年聯合梧州市萬秀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兩縣區人大代表開展“代表看粵桂合作”“代表為粵桂合作提建議”的視察調研活動,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出謀劃策。在雙方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梧封公路收費站已于2019年6月23日拆除,為粵桂省際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便利。封開縣大洲鎮人大充分發揮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作用,與廣西蒼梧縣木雙鎮人大協同推進兩地交界的2.5公里村道硬底化建設,組織兩地人大代表深入到涉及村道硬底化用地問題的村民家中,積極協調,解決用地問題,促進村道修建完成,切實解決了兩地林木、砂糖桔等農作物運輸難題。
生態聯治,保護綠水青山。西江、賀江、東安江綿延兩廣,從廣西流經封開匯聚一起。為保護好三江的生態環境,封開縣人大常委會聯合接壤廣西的縣、區人大常委會和鄉鎮人大開展執法檢查、專題調研等活動,助力三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發源于廣西的東安江經梧州蒼梧木雙鎮流經封開大洲鎮,幾年前,由于污水排放、垃圾傾倒、非法采砂等行為,嚴重影響了東安江生態環境。2020年5月8日,兩鎮建立省際人大代表活動聯絡站,就共同監督東安江生態環境簽訂協議。協議簽訂后,接壤的木雙鎮、梨埠鎮和石橋鎮人大迅速行動,在蒼梧縣人代會上,三鎮的縣人大代表聯名建議縣政府取消東安江河道采砂。在蒼梧縣人大的強力監督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快速作為下,東安江河道采砂問題很快得到有效遏制。曾經大洲鎮龍皇島東安江和賀江交界處一清一濁、涇渭分明的畫面不復存在。
2020年5月,封開縣南豐鎮人大收到與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相鄰村的群眾反映,鋪門鎮車龍村群眾將垃圾傾倒和堆放在賀江邊,污染江水危害下游飲用水。南豐鎮人大立即開展調查核查屬實后,及時通過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將情況反饋給鋪門鎮人大督促解決。在鋪門鎮人大的監督下,相關部門僅用半個月時間就將車龍村傾倒在江邊的垃圾全部整治完畢,確保了下游水質的安全。
產業聯手,助力鄉村振興。封開縣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加強跨區域產業合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2019年,封開縣江口鎮人大和梧州市萬秀區城東鎮人大聯合舉辦了“龍眼采摘節”等活動,宣傳展示雙方特色農產品,并就兩地農業產業化發展開展合作交流。城東鎮還學習借鑒肇慶市人大代表陳嘉龍種植竹蓀食用菌模式,引進了廣州客商發展食用菌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共同打造扶貧車間,促進了貧困戶穩定增收,實現了“造血式”扶貧。在兩地人大代表的牽線下,由廣東省提供裝飾品等手工業的原配件和訂單,木雙鎮群眾對原配件進行加工、組裝,為該鎮提供了3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90多戶貧困戶增收。
法治聯建,促進社會和諧。封開縣南豐鎮且止村與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扶隆村是兩省交界村,近年來先后發生了扶隆村工業園黃泥水污染且止村水利灌用水、鋪門鎮生態陶瓷項目引發了土地權屬糾紛等問題。為妥善推動解決這兩宗糾紛事件,南豐鎮、鋪門鎮人大采用異地人大關聯工作方法,及時組織兩地人大代表走訪群眾,了解具體情況,積極向當地黨委政府反映,并在糾紛調解中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最終扶隆工業園建設方賠償了南豐鎮且止村方污水補償款90多萬元。經雙方人大代表多輪聯調,成功調解了鋪門鎮扶隆村與南豐鎮且止村的邊界重大土地權屬糾紛,涉及土地30.6畝、征地款159萬元,切實維護了兩廣兩地邊界社會穩定。據統計,自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以來,在雙方鎮人大代表的積極參與下,成功調解邊界土地權屬糾紛57起,涉及金額400多萬元,調解完結率達到100%。

為進一步鞏固、深化和拓展省際邊界人大區域合作共建成果,2021年8月,肇慶市人大常委會與梧州市人大常委會共同簽署《加強省際人大區域合作交流協議書》,推動兩市人大在立法聯動、監督互動、代表聯動等方面開展更高層次的合作,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省際人大區域合作共建新格局,共同推動新時代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這標志著肇梧人大區域合作由縣級上升到市級層面。
合作交流協議簽訂后,肇慶、梧州兩市省際邊界人大區域合作共建很快進入新階段。2021年9月,由肇慶市人大常委會機關牽頭,封開縣大玉口鎮群星村圓珠至蒼梧縣黎埠鎮沙地村白花4.1公里的省際公路正式動工,這是肇慶、梧州兩地人大共同簽署協議書后促成的第一個動工的民生項目。2022年1月26日,公路正式通車。“今后粵桂兩地的農副產品可以直接通過這條‘奔康大道’走出大山,賣得好價錢!”群星村村民黎作釗激動地說。這段省際公路開通后,大大方便了粵桂兩地村民出行,進一步深化粵桂區域合作交流,助力鄉村振興,成為連接兩地群眾的民心路、致富路、幸福路。
2022年初,肇慶市人大常委會將加強指導、打造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品牌作為年度重點工作之一,明確要加強與廣西梧州、賀州兩市人大聯系,建立合作交流平臺,通過日常溝通、定期交流、專題調研等形式,加強雙方在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人大工作整體水平。
肇慶轄區除了封開縣與廣西梧州、賀州接壤,還有懷集縣與廣西賀州市八步區相鄰,兩縣區共有4個鄉鎮12個村接壤,有廣泛的合作空間。
2020年7月,懷集縣人大常委會與八步區人大常委會簽訂了《建立省際人大區域合作關系協議》。兩地人大分別成立領導小組,安排聯絡員專門負責有關工作協調和溝通聯系,在省際交界地區的鄉鎮和村成立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省際人大代表活動制度。
兩年來,兩地在加強農業合作交流,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開展,助力懷集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和八步區有機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在以省際旅游廊道建設為平臺共建兩地特色旅游帶、推動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
2021年11月,懷集縣崗坪鎮人大聯合八步區靈峰鎮人大開展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主題的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活動,到靈峰鎮肉牛生態養殖示范基地和賀州市農林廢棄物熱電有限公司調研,召開座談會進行合作交流。肇梧兩地合作交流、協同共進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