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山

關鍵詞:成果轉化
8月29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主任會議,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委員會關于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部門辦理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以來代表建議、批評、意見情況和督辦情況的匯報,聽取了“一府兩院”關于辦理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以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進展)情況的匯報。在匯報中,“成果轉化”一詞成為辦理亮點中的一個高頻詞。
增強成果轉化意識,通過辦理代表建議進一步改進“一府兩院”相關工作,也是對代表履職的積極回應,是對老百姓呼聲回應的具體行動。
推動建議辦理成果轉化落地
據了解,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積極推動建議辦理成果轉化。
如,市人大法制委對代表提出的“加強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方立法”的意見建議進行認真研究,擬在編制市人大常委會2023~2027年立法規劃時進一步論證;市人大監察司法委對代表提出的“將預防性公益訴訟納入關于加強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的決定”的意見建議進行研究,及時跟進上位法立法進程,積極配合國家層面開展相關調研,擬待檢察公益訴訟法出臺后制定細化補充規定……
據了解,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堅持把建議辦理作為匯集民意、推動工作的契機,與業務工作一同部署、一體推進、一并落實,通過系統研究吸納代表智慧、接受人大監督促進政府決策實施、傾聽民意改善民生等,將一大批代表提出的好建議研究吸納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
如,在推動渝湘高速鐵路建設過程中,認真研究吸納秀山代表團提出的“關于加快項目開工建設的建議”。目前,該項目已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和《“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推動實施。此外,市政府還聯合湖南省完成項目可研編制、接軌預留工程建設等工作。
市高法院在辦理代表建議工作中不拘泥于一件一事的辦理,更加注重梳理總結,堅持舉一反三,以點帶面發現審判執行中存在的規律性、傾向性問題,找出人民群眾持續關注、反復呼吁的問題癥結,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凝聚法院高質量發展合力。
如,市高法院在辦理鄧明鑒代表提出的“關于整合多元解紛和訴源治理把多元解紛工作向縱深推進的建議”中,采納了代表建議,夯實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建設基礎。目前,全市共有2209個調解組織、8412名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老馬工作室”,月均完成調解案件3.5萬件,調解成功率近70%。1010名代表委員入駐代表委員聯絡站履職。同時,全市法院系統舉一反三,全面推廣“車載便民法庭”“云上共享法庭”,推動現代科技與司法應用場景深度融合,讓群眾享受到全方位的便民訴訟服務。
市檢察院也把辦理代表建議的落腳點放在成果轉化上,有力推動檢察工作改進提升。通過代表建議辦理,進一步提升服務保障民生水平、進一步提升服務發展大局水平、進一步提升檢察業務工作水平。
如,在市檢察院辦理市人大代表唐波提出的“關于支持檢察機關開展預防性公益訴訟工作的建議”中,市檢察院發布公益訴訟巡查指揮令,指導全市檢察機關加強對燃氣安全、消防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疫情常態化防控等領域侵害公共利益安全隱患的排查,及時建設“益心為公檢察云平臺”,聘請1236名志愿者發現、提供公益訴訟線索,推動了預防性公益訴訟工作有序開展。
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近期,我市各區縣人大常委會相繼召開會議,聽取并審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工作報告。記者注意到,“成果轉化”依然是一個高頻詞。各區縣人大常委會希望通過建議辦理,推動建議辦理成果轉化,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積極謀劃管全局、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推動一批實體項目落實落地,推動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江北區在辦理代表建議的過程中,將建議辦理轉化為助力黨委政府重大決策的過程、將建議辦理轉化為助推重大項目落地的過程、將建議辦理轉化為主動回應群眾期盼的過程和將建議辦理轉化為推動行業發展建設的過程。江北區委書記滕宏偉在督辦“關于優化江北區營商環境的建議”時,不僅認真聽取區發展改革委的情況匯報,將建議答復與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統一研究、統一辦理,明確區紀委、“兩辦”督查室聯合開展督查,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受到市政府督查激勵表彰。在辦理“關于進一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建議”時,江北區人力社保局不僅積極協調相關部門,保障轄區的農民工及時拿到工資,而且積極開展宣傳工作。江北區人力社保局聯合其他部門開展“進工地、進企業、進轄區”三進活動,利用戶外LED電子屏、主流媒體等扎實開展宣傳工作,更好推動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貫徹落實,代表對辦理結果表示“滿意”。
而江津區人大常委會則用好“專題詢問”這一重要監督方式,通過專題詢問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集中議題、直面問題、現場互動、公開透明,確保代表建議辦理更有成效,更好保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江津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專題詢問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代表們“問”出了責任,相關部門“答”出了擔當,但專題詢問不能止于問。專題詢問會議結束后,區人大常委會還將結合專題詢問情況和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進行跟蹤監督,通過做好專題詢問“后半篇”文章,讓人大監督進一步走實走深,推動代表建議辦理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