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2019年,習近平主席在總結“一帶一路”建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系統思想,回答了基本動因、發展方向、主要內容、機制保障等內容,而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已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載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一系列頂層設計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
“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從堅持“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到建設“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蘇之路、增長之路”,共建“一帶一路”為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案。但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競爭,以及氣候變化、疫情防控等全球性問題對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日趨復雜。面對國際形勢變幻,要充分認識和理解新時期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抓住機遇,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把新發展理念全面貫穿其中,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創新、綠色、開放、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的目標。要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行動,構筑創新共同體;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合作,打造生態共同體;探索建立“一帶一路”新型數字合作伙伴關系,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領域打造更多新亮點,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深化“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共識,建立區域公共衛生應急聯絡機制,推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