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路
摘要: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來臨,傳統媒體各項工作的主要內容就在于融合,地方廣播電視臺和其他傳統媒體既需要秉持工作初心,也需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不斷進行自我創新和突破。本篇文章對融媒體時代下地方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析,結合目前的發展形勢探索了未來廣播電視臺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地方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時代;發展路徑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媒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不斷融合已經成為未來的必然發展趨勢。媒體融合是時代快速進步的結果,也是時代與科技進步對媒體發展的必然要求。在融媒體時代,大數據技術、云技術和信息技術充分融合在一起,傳統的有線電視技術也和這些技術進行充分融合,構成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模式。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融合并不是媒體的簡單疊加,而是將資源進行融通,對內容進行兼容。
一、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的優勢
對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優勢的全面梳理以及客觀分析,有助于從業人員快速轉換思路,認清自身的優勢與短板,有序推動地方廣播電視臺轉型發展,適應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發展新要求。
在融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整個媒體行業講究的是相融相生,作為傳統媒體的地方廣播電視臺,具有自身顯著的優勢。這些優勢體現在:廣播新聞的作品成本比較低,工作效率較高,中間所經過的環節比較少,在一些惡劣的條件下也可以生存下來;在新聞播發的過程當中,只要確保發射機正常即可傳遞信息;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比較廣泛,而地方廣播電視臺和當地百姓生活更加貼近,廣播電視的內容也大都是圍繞著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1];地方廣播電視臺大多是當地的官方媒體,對于管理的規章制度遵守比較嚴格,所播報的內容真實可靠,和新媒體相比具有更強的公信力。
二、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面臨的困境
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在運行過程中也面臨各種問題,客觀分析這些發展困境,有助于從業人員實現工作經驗的規律性總結,為地方廣播電視現代化、信息化提供方向性引導。
(一)信息傳播特征發生變化
在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向多元化、大量化、實施動態化的方向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就可以完成對信息的編輯,發表的流程更是簡單,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人人都可以實時發布信息,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對信息進行評論和轉發,社會化媒體對于信息的傳播實現了冪級傳播。信息傳播特征發生的這些變化,使新媒體、自媒體如雨后春筍,大量涌現,甚至是野蠻生長,這不僅帶來了新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也對傳統廣播電視媒體造成很大沖擊。
(二)受眾對媒體的選擇更加多樣化
進入融媒體時代,媒體的形式越來越多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越來越積極主動,受眾對媒體的選擇范圍越來越廣泛,整體的需求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狀態。除了傳統的報紙、電視、廣播,新媒體給了受眾更多的選擇渠道,人們通過新媒體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到更具個性化的媒體平臺。這些在傳統媒體都是很難實現的。
(三)融合發展淺層次操作
為適應融媒體時代,各傳統媒體都在努力轉型融合發展,但一些地方廣播電視臺在向融合狀態發展的過程當中,只是進行了一些表層的操作,簡單來說就是換湯不換藥,并沒有對實質性的內容作出變革,媒體從業人員對于融媒體缺乏系統性的了解,這就導致系統在運營的過程當中所選擇的理念仍然是比較傳統的[2]。例如,一些地方廣播電視臺在設計小程序的時候,并沒有對用戶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所設計的小程序過于簡單,其中的功能也比較少。
傳統媒體向融媒體轉型發展,不僅僅是要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出改變,更重要的是對內涵和媒介組織進行融合,從根本上對媒體的渠道和形式進行轉化,將各個單一的媒體優勢進行不斷融合。要克服傳統媒體容易發生的報道社會熱點事件缺乏生動性,對公眾吸引力相對較低,習慣性從宣傳者維度出發,報道內容與方式難以滿足受眾對于社會熱點事件資訊獲取需求等缺點。
(四)地方廣播電視臺創新不足
融媒體時代逐漸變成了受眾時代,在這一背景下,受眾的最終選擇權會越來越大,地方廣播電視臺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受眾,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需要創新,要改變以往相對枯燥刻板的形象。而目前一些地方廣播電視臺恰恰并沒有對當地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自身節目的特點不夠鮮明,無論是節目的內容還是展現的形式都缺乏創新。
三、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發展路徑
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要求從業人員著眼于實際,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通過工作創新以及內容建設等系列工作,促進地方廣播電視臺穩步健康發展。
(一)開拓創新,革新理念
媒體的融合發展,并不是對單個的媒體形式進行簡單的相加,而是新媒體向傳統媒體學習,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學習,兩者之間是取長補短、互相融合的關系。在媒體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地方廣播電視臺要特別注意學習新媒體的技術與理念,樹立融媒體的觀念,解決思想上所存在的僵化問題,積極對自身進行革新。在融媒體時代,整個媒體行業的發展進入到客戶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需要了解市場的多樣需求和動態變化,將市場作為主要參照,生產出受市場歡迎的新聞產品。簡單來說就是了解市場的實際需求,從而生產出市場所需要的信息[3]。在設置廣播電視節目的時候,要對節目內容進行及時更新;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同步播出廣播電臺、電視臺和新媒體平臺的相應內容,與此同時也需要發揮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和官方微博的作用,通過這“兩微”平臺,使地方廣播電視節目更加貼近當地人們的生活,更好滿足當地人們的信息需求。
(二)始終占領傳播權威的制高點
在融媒體時代,自媒體為了獲取較大的流量經常會設置一些嘩眾取寵的標題,這就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更加接近娛樂化,也會對傳播的內容進行扭曲和夸大。地方廣播電視臺通常情況下都是主流的媒體,自身具有一定的責任和擔當,在融媒體發展的背景下,面對新聞信息的質量參差不齊,地方廣播電視臺更要做好信息的傳播工作。地方廣播電視臺要明確自身的責任與定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作為職責和使命,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要創新方法手段,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做好企業、人民和黨之間的橋梁。
(三)強化內容建設
媒體融合簡單來說就是將多種媒體形式融合為一體,在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電視臺在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最主要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對內容進行優化和調整,加強對內容進行建設,通過提高內容的質量,吸引更多的受眾,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地方廣播電視臺對內容進行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和科學性,針對內容的編輯形式要勇于創新,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對新聞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4]。在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度挖掘的過程中,既需要提高新聞產品的深度,也需要提高新聞產品的廣度,針對當下社會所發生的熱點問題要作出及時回應。地方廣播電視臺也需要積極地宣傳國家的政治性內容,了解城市和市民的生活狀態,讓人們切實感受到廣播電視臺的溫暖。
(四)媒體融合發展需要高新技術支持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需要積極引進現代的高新技術,既需要對硬件展開系統性建設,也需要配備與硬件相匹配的軟件。地方廣播電視臺在整體建設的過程當中,需要將云計算技術作為基礎平臺,除此之外還需要充分利用網絡應用平臺,媒體在進行運營的時候需要應用各種各樣的大數據技術,從而進一步了解受眾的需求。
在融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進行自主發言,受眾的選擇機會大為增加,在這個背景下,地方廣播電視臺需要及時、認真地了解聽眾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提高用戶的滿意度,為廣播電視臺獲取穩固的生存壞境。為增強公眾的參與感,在對公眾認知觀念以及價值取向進行適當介入的同時,應當在互動層面做出必要調整,構建互動平臺,對公眾提出的困惑以及問題給予相應回復。為達到上述互動目標,廣播電視臺需要搭建互動平臺,創新互動環節,通過這種方式,吸引更多受眾,并給予公眾正確的輿論引導,實現主流媒體對輿論的引導作用。例如,在微博、微信以及論壇等平臺開設評論版塊,公眾在瀏覽相關信息后,會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評論,在對評論的回復過程中,公眾可以掌握更為全面的信息,消除對社會事件的錯誤理解和不穩情緒。再如利用專業化回復,解釋困難群體人員構成、出現原因、危害程度,引導公眾正確對待社會救助事件,促進社會秩序穩定,同時進行救助物資需求信息定期推送,促進社會捐助有序開展,為困難群體救援活動提供物資支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實現雙向聯動,既有利于推動現有傳統媒體轉型升級,提升電視廣播社會影響力,創新傳播方式與傳播路徑,又可以有效發揮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作用。
(五)建立精干高效融媒體工作中心
融媒體時代下的運營理念變化比較大,地方廣播電視臺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傳統的工作框架和運行機構進行調整。原有的部門也需要重新做規劃,調整以往的工作中心,建立更加高效的工作機制。在融媒體環境下,整體的組織架構會更加高效,運營的理念也會更加符合現代化的媒體發展需求,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媒體工作中心,可以為后續的人才引進和人才發展提供有效保障[5]。
基于平臺的重要性,網絡媒體應當快速調整思路認知,強化微博、微信等平臺在社會熱點事件傳播方面的優勢,明確媒體新技術、新平臺對于網絡媒體在社會熱點事件播報以及內容深度發掘等方面的作用,通過細化調整,引導網絡媒體在運行過程中更加注重輿論引導形式,加強形式創新。以《新華每日電訊》為例,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為保證社會影響力,提升社會熱點事件報道權威性,從業人員轉換思路,開設微博,建立微信公眾號,實現“線上+線下”多元化宣傳渠道,擴大宣傳工作覆蓋面積,有效服務不同年齡、不同學歷公眾,為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提供技術支撐。
在技術應用過程中,網絡媒體應當做好技術發掘,整合技術優勢,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AI技術納入到社會熱點事件報道過程中,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提升網絡媒體對于社會熱點事件的發掘能力,持續構建起現代化的媒體發展模式。
(六)追求獨家視角,形成獨有價值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傳播數量以及傳播平臺與渠道都極速增長,與此同時,為了博眼球、博速度,新聞產品的同質化問題也比較突出。為避免同質化,地方廣播電視臺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展開獨立的創作,真正地打造具有地方特點的新聞產品。地方廣播電視臺要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整理,從而形成獨家的產品優勢。
地方廣播電視臺要勇于創新,在創新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對節目的內容進行創新,而且還要對信息的傳播形式進行調整,比如說可以增設新聞游戲和一些自動化提取新聞,使得整體的新聞傳播方式更加的生動有趣,也會獲取更多的受眾反饋,提高受眾的黏合度。
針對受眾廣泛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地方廣播電視臺要切實把握社會熱點事件的傳播特點,選好社會熱點事件的切入視角,精準把握播報時間節點,做好網絡熱點新聞點評,實現對社會熱點事件的有效報道和正確的輿論引導。在這一過程中,地方廣播電視臺應當充分利用技術手段,拓寬信息來源,理順播報與評論流程,深入挖掘事件真相,確保新聞的真實性。以長沙采耳大媽用采耳工具當街摳腳事件為例,2021年9月10日,湖南長沙一男子在網上發了一段“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的視頻,引發網絡熱議,且不少網民指責這一行為。一夜之間,當事人就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9月16日,通過實地調查,媒體幫助大媽澄清了事實。采訪中大媽哭訴用采耳工具摳腳失實,她說摳腳的東西只是敲打叫賣的工具,并非掏耳朵工具,“長沙大媽用采耳工具摳腳”視頻的制作者也現身并道歉。正是由于網絡媒體在第一時間進行播報,并持續進行事件發掘,全面還原事件真相,在此基礎上,確保了對社會熱點事件正確的輿論引導,扭轉了一度被誤導的網絡輿情。
四、結語
媒體融合是未來媒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目前而言,無論是各項高新技術還是媒體的形態都仍處于發展之中。面對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需要學習新的信息編輯理念,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對媒體的內容進行優化和調整,創新以往的工作形式。
在建設融媒體的過程中,地方廣播電視臺應將內容建設作為核心內容,擺脫傳統媒體思維方式的約束,學習現代化的新聞編輯思維和邏輯。同時,在推動媒體融合和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地方廣播電視臺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傳播力和公信力,把強化自身傳播力和公信力作為地方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發展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亮.地方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發展的幾點思考[J].電視技術,2019(13):57-59.
[2] 張紅霞.融媒體時代地方廣播轉型發展的實踐與思考:以濟源廣播電視臺濟源新聞綜合廣播改革發展為例[J].科技傳播,2019(1):51-52.
[3] 方惠,沈維安.關于縣級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發展的幾點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18(11):47-48.
[4] 張霄.新形勢下地方廣播電視臺融媒體發展的思考與應對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7(9):69.
[5] 王俊.融媒體格局下關于區縣廣播電視臺發展方向的幾點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6(1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