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頻
裝機規模174萬千瓦,全部為新能源項目,其中風電119萬千瓦,裝機規模位居貴州省第一位,光伏55萬千瓦;建成貴州省首個風電場——韭菜坪風電場;建成貴州單體容量最大風電場——烏江源風電場;建成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以下簡稱“華能貴州分公司”)在貴州的首座集中式山地光伏電站——崗烏光伏電站……
自2010年進入貴州以來,華能貴州分公司碩果累累,其作為貴州省首個開展風電項目開發、運營的能源央企,緊跟貴州能源電力發展戰略,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在新能源發展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優勢,全力以赴加快新能源項目開發,用發展碩果持續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書寫了綠色發展新篇章。
堅持綠色發展
華能貴州分公司自進入貴州以來,始終錨定新能源發展方向,聚焦風電、光伏項目開發,集中力量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致力于把貴州分公司打造成新能源專業化企業,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作為零碳排放綠色企業,華能貴州分公司面對國內煤炭資源儲備緊缺、全國多地用電緊缺的嚴峻形勢,始終將保電民生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目前,該公司新能源發電量年均23億千瓦時,年可節約標煤約6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7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6萬噸,減排氮氧化物4600噸。在保障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用能需求的同時為貴州降碳減排添磚加瓦。
突出智慧運維
貴州作為國家西部大數據中心,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新能源進入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階段,隨著傳統能源電力產業加速升級,新能源智能運維系統應用勢在必行。華能貴州分公司因勢利導,依托大數據平臺資源和自身技術優勢,建成貴州省內首家取得電網調度受令權限的風電遠程集控中心,智能化運維取得重要進展。
3年來,該公司加快建設基于數據驅動的自主檢修全過程監管和高效決策支持系統,整合發揮風電場無人值守、智能倉儲、無人機巡檢、智能機器人巡檢、復雜地形下風電機組在線運營分析、生產調度視頻指揮和故障診斷等系統功能作用,助推智能運維成效再上新臺階。
2021年,該公司通過深化“新能源場站無人值守運維管理系統”應用,進一步完善了場站實時智能巡檢功能,率先實現所轄風電場“無人值班,少人值守”,進一步提升運維成效和本質安全水平。
挖掘數據服務
隨著貴州省內新能源快速發展,裝機容量快速增長,接入數據資源呈數量級增加,新能源智能運維系統將在故障預警、診斷檢修、降本增效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這為能源電力領域數據資產價值創造提供了重要機遇。
華能貴州分公司將牢牢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依托集控平臺優勢,深度挖掘能源大數據資源價值,通過加強對數字資產的運行監測和分析預測等,著力提升數據價值,讓數據資產轉化為支撐企業開創投資運營新模式的重要力量,著力推動“源荷網儲用管服”模式落地生根,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聚新動能,為貴州省能源電力發展提供智慧運維新模式。
產業協同發展
華能貴州分公司充分利用新能源領域項目建設、運維管理、技術保障等方面優勢,大力推進“光伏+”發展模式,實現新能源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積極打造“光伏+農業”項目,發展“板下”種養殖業,通過在光伏板下種植土豆、小蔥、冬蓀等農作物及養殖飛天鴨,充分挖掘閑置土地價值,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發展“茶光互補”項目,建成貴州省內首個茶光互補科技示范項目,探索生態茶業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積極引進發電裝備制造廠家落地地方,助力當地裝備制造業延鏈補鏈,帶動當地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
履行央企責任
華能貴州分公司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響應地方政府、學校號召,積極參與多類志愿服務、幫扶救助、公益事業,開展“關愛貧困學生·助力成長成才”志愿幫扶等行動,傳遞愛心和溫暖,得到當地社會普遍認可,企業美譽度進一步提升,被關嶺縣崗烏鎮人民政府、威寧縣云貴鄉人民政府授予“愛心企業”稱號。
下一步,華能貴州分公司將搶抓機遇,奮發作為,積極推進基地型、規模化清潔能源基地項目開發建設,開展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消納,著力構建多能互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