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輝
摘要:地方電視臺的主要功能是為群眾傳遞信息,滿足現代群眾對信息的掌握需求,使他們能夠了解當地的發展狀況、政策以及新聞事件。但就目前情況而言,雖然我國地方電視臺規模、數量龐大,但出現收視率低、節目效果差的問題,這就使得我國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基于此,本文開展了對短視頻時代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思考,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關鍵詞:短視頻;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存在的問題;創新途徑
如今,伴隨著新媒體技術、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短視頻為主流媒體的時代已經到來,而我國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若想實現快速發展,就必須對與短視頻的整合進行創新性思考,以滿足發展需求。
一、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發展現狀
目前,伴隨著我國媒體行業的發展,地方電視新聞媒體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據調查,現階段我國地方電視臺已經超過2000家,但發展較好的地方電視臺較少,普遍收視率較低。
從整體發展的角度上來看,我國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規模龐大、數量較多,大部分省、市均有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平臺,且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自身相對完善的運行機制,具有較強的信息傳播能力。
但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僅有小部分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能夠在信息化時代完成轉型,大部分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缺乏對自身發展的創新性思考,在發展過程中未注重自身的轉型與創新,若長此以往,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終將面臨被淘汰的問題,這也將嚴重限制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可持續發展[1]。
因此,地方電視新聞媒體應充分認識到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自身的發展現狀進行系統的分析,既要明確自身發展的優勢,合理利用地方新聞媒體的價值與功能,又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總結發展較好的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經驗,認識到自身的發展與其他地方電視新聞媒體之間的差距,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與實際,對運行機制進行改革與優化,拓展傳播渠道,提升傳播效率,改善傳播質量,從而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
從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發展成效的角度分析,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均能夠適當地融入信息化技術,也能夠具備促使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融入到新媒體時代的意識,不斷與其他主流媒體展開合作,拓展了信息資源的獲取途徑,豐富了信息資源,提升了傳遞效率。由此可見,從信息資源獲取的角度上來看,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具有一定的優勢。
從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發展中存在不足的角度上來分析,部分地方電視臺未能認識到“線上+線下”發展模式的重要性,只注重線下發展而忽略了線上發展,電視臺工作人員依舊按部就班地工作,缺乏創新意識;部分地方電視臺網絡意識、數據意識不強,在獲取信息資源的效率上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還有部分地方電視臺盲目模仿主流媒體的發展模式與運行機制,使得自身的發展策略缺乏適用性。以上這些問題限制了我國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整體發展[2]。
二、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發展后勁不足
一方面,我國大部分地方電視臺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經費有限,導致電視臺的設備、人才均不足;另一方面,地方電視新聞節目形式不能被大眾所接受,雖然部分地方政府為了推動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會為地方電視臺提供經費支持,但由于收視率較低,電視臺的收益較差,致使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無法良好地發展。地方電視新聞媒體是我國媒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就目前情況而言,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媒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推動力量,但同時也為其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挑戰。當前,伴隨著移動終端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大部分民眾的信息資源獲取途徑來源于微博、微信等平臺,致使地方電視臺的新聞傳播受到了阻礙[3]。
(二)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節目創新性不足
地方電視臺若想在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脫穎而出,就必須有自己獨特的節目形式和內容,這樣才能吸引觀眾觀看。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大部分地方電視臺的節目形式單一,節目內容缺少新意,很多是抄襲、克隆其他電視臺的節目,這是限制地方電視臺發展的重要原因。地方電視臺若想得到良好發展,就必須合理地規劃節目內容,重點關注當地的新聞事件,將其以文字、語音、播報、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大眾還原事件真相,引起觀眾的觀看興趣。而照搬照抄的節目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但長久以往則會導致觀眾審美疲勞,毫無新意和特點的節目還會讓觀眾產生厭煩心理,最終導致電視臺的節目被觀眾拋棄。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播報是關于當地的時事新聞,故而大部分地區的觀眾對地方電視臺的關注度較高,地方電視臺應抓住觀眾對時事新聞的好奇心理,增強新聞節目的地方特色和創新意識,從而促使地方電視臺更好的發展。
(三)新聞內容深度挖掘不足
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若想推動自身的良好發展,除了要有適合自身發展的運行模式,還要深度挖掘新聞內容的價值。新聞價值是促進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發展的核心要素。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大部分地區電視新聞節目的新聞價值較低,并未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度挖掘,播報的新聞也只是停留在表面,觀眾無法領略到新聞的內涵,致使新聞內容的教育價值缺失,這也是導致地方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受到阻礙的原因之一。現階段,大部分地方電視臺在進行新聞播報時,只是用經過簡單潤色的語言將事件的經過和結果轉述給觀眾,并未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挖掘,致使新聞事件的內涵和播報的意義沒有真正體現出來。
三、短視頻時代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途徑
(一)遵循傳播規律,承擔地方主流媒體責任
眾所周知,各個地區的風俗、文化不同,地方電視臺若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電視新聞節目,就必須對傳播形式進行創新。
首先,地方電視臺要深入了解民情,考察民意,科學分析本地區民眾對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要求和對新聞的需求,合理地設計傳播方式,對傳統的傳播方式進行創新性優化,可與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合作,提煉新聞內容,利用短視頻平臺向本地區民眾概述新聞要意,從而促使民眾對新聞事件產生好奇心,進而激發民眾的觀看欲望。同時,地方電視臺還需要增加電視新聞節目的趣味性,提升觀眾的觀看體驗,從而達到豐富節目內容的目的[4]。
2021年底,廣東省江門市召開了第十四次黨代會,江門市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提前進行周密策劃、制作,創建了《雅見》Vlog新欄目,記者現場出鏡不僅給人好的觀感,也讓短視頻更加引人入勝。其中,“述說江門這五年”采用了一鏡到底的模式,相關記者近兩分鐘的數字解說全程脫稿,有難度有質量,收獲了各界的一致好評,也書寫了媒體融合縱深發展的新故事。
其次,要充分考慮本地區民眾對地方電視新聞的實際需求。總體而言,地方電視臺與觀眾之間呈現的是傳播者與受眾的關系,研究顯示,我國大部分區域的民眾對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和發展政策的關注度較高。地方電視臺可以根據本地區民眾的喜好,深度挖掘地方經濟發展政策是如何推動農業、畜牧業、漁業等第一產業發展的。例如,地方電視臺可以深入當地貧困地區調查,通過紀錄片的形式記錄貧困地區民眾的生活狀態和經濟發展的現狀,促使觀眾能夠與扶貧政策產生共鳴。
最后,地方電視臺最大的特點便是貼近民眾的生活,若能夠良好地帶動觀眾的情感,則會幫助地方電視臺實現收視率的提升,進而使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地方電視臺的節目當中,可增設“講述你身邊的故事”“記錄生活中的美好”“主題演講”等節目,不但能夠拉近觀眾與新聞節目的距離,而且也能豐富新聞節目的內容,提升觀眾的參與度、體驗感與認同感,進而促使新聞節目走進觀眾心里。在節目選拔的過程中,地方電視臺可要求參選人員制作短視頻,簡要概述事件的內容、流程和結果,經過審核之后,可在電視新聞節目當中播出,以進一步豐富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同時也能拉近觀眾與新聞節目之間的距離,這對于推動地方電視新聞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度挖掘新聞事件內涵
實際上,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不僅需要合適的節目素材,而且需要稿件撰寫人員具有高超的專業水平,能夠將原本枯燥的新聞內容賦予新的生命力。同時,還需要深度挖掘新聞素材的內涵,這樣才能推動地方新聞節目更好的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步入了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其特點是新聞事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很多新聞事件都能夠在各類移動終端快速地傳播,這就給地方電視臺帶來不小的壓力,若想將這一壓力轉化為動力,就需要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撰寫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當獲得新聞事件信息后,能夠利用地域優勢深入基層采訪,挖掘事件的本質與內涵,從而準確抓住觀眾關注的焦點以及新聞事件的熱點并在新聞節目中展現出來,利用自身良好的撰寫技術使得整個新聞節目具有新意與內涵[5]。
我國地方電視媒體需要打造專業的人才隊伍,加強對新聞撰寫人員的培養與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確保他們能夠真實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同時,還需要有優質的短視頻制作團隊,要求他們在制作新聞事件的短視頻時,能夠提煉新聞的主要內容,制作的短視頻既能夠與事件的實際相符又能夠打動人心,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關注新聞事件,推動地方電視新聞媒體的良好發展。此外,還需要構建新聞節目研發團隊,針對節目的形式、內容、收視情況以及發展動態進行專業的研究和開發,這樣才能保障新聞節目更加合理地發展,同時也可以改善電視臺新聞節目的形象,使節目的收視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實現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與移動短視頻的創新融合
移動短視頻盛行于各大社交平臺,主要指依托移動終端、適合在移動網絡狀態下觀看、網民參與度高、傳播形式靈活的移動社交媒體。在實現地方電視新聞媒體與移動短視頻的創新融合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新聞事件本身的特點,結合短視頻的發展現狀合理地進行融合。由于時長的限制,短視頻新聞并不能完整地呈現新聞事件,若想新聞事件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則需要合理地利用視聽效果渲染氣氛,將新聞事件與短視頻進行完美融合。
首先,要保證解說字幕的常態化。字幕是新聞短視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字幕在短視頻傳播過程中起到的是旁白和引導的作用,雖然新聞短視頻是以音頻為主,但適當地融入字幕能夠使觀眾快速獲取關鍵信息,從而加深對新聞事件的了解。短視頻的字幕能夠幫助實現圖片、視頻、音頻以及文字的有機整合,地方新聞媒體在制作新聞短視頻時,可將重點內容用黃色、紅色等醒目的顏色制作字幕。
其次,要注重音樂的符號魅力。在短視頻當中文字不再是唯一的符號,通過合理地搭配音樂能夠渲染氣氛,根據不同的新聞事件選擇合適的音樂能夠促使觀眾與新聞短視頻產生共鳴,從而使新聞短視頻走進觀眾的內心。例如,“人民日報”抖音賬號便積極貼合了新媒體短視頻的特色,在展示中國軍人形象的新聞中選取Touch The Sky這首慷慨激昂的樂曲,在發布政務類新聞時選擇Rain這首簡約、大氣的配樂。
最后,要弱化記者形象。在以往的電視新聞節目當中記者是整個節目的核心人物,而短視頻新聞可以直觀生動地展示新聞事件及場景,讓觀眾可以快速了解新聞事件,收到更好的傳播效果。因此,短視頻新聞開始弱化記者形象,更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和現場性。短視頻新聞通過選取整個新聞的高潮部分,添上細節,配合字幕、音樂等視聽語言,讓新聞在沉浸式的傳播中迅速感染觀眾。不同于電視新聞,短視頻新聞能夠充分利用文字、視頻、音樂等視聽元素,實現個性化和情感化的表達,在短短幾十秒的時間內,通過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視頻和圖片,配以能瞬間帶動人類情感的音樂充分吸引觀眾。
四、結語
地方電視新聞媒體是我國媒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我國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呈現出發展速度快但后勁不足的問題,其主要原因來自于經費建設問題、新聞深度問題、傳播途徑問題以及信息資源獲取途徑問題等。針對上述問題,我國地方電視媒體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緊跟當前主流媒體發展的步伐,合理利用短視頻提升自身的收視率和傳播效率,加深對新聞事件的挖掘與探究,進而確保地方電視新聞媒體在當今的媒體行業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林勤生,溫俊,余人.從短視頻新聞看主流媒體的專業化發聲:以廣東臺觸電新聞客戶端短視頻新聞為例[J].中國廣播影視,2021(22):68-71.
[2] 路小靜,姚永春.“把關人”理論視角下的融媒體傳播問題及對策:以抖音新聞類短視頻為例[J].出版廣角,2021(19):74-77.
[3] 張競.主流媒體短視頻新聞的傳播新語態研究:以《新聞聯播》抖音短視頻新聞為例[J].新聞前哨,2021(7):22-24.
[4] 朱奕錦.主流媒體短視頻新聞生產的發展特征及現狀分析:以“抖音”平臺新聞短視頻的內容生產和傳播為例[J].中國傳媒科技,2021(5):111-113.
[5] 熊麗.新媒體短視頻賦予新聞宣傳新視角:媒體融合形勢下新聞短視頻的傳播力量初探[J].記者觀察,2020(3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