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潤全
【摘要】機電產品國際招標與一般的國內貨物招標在很多方面都有較大差異。本文系統分析了機電產品國際招標現狀,并針對其中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對策。
【關鍵詞】機電產品;國際招標
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活動和國內貨物招標投標一樣,要遵循《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同時還要遵循商務部2014年頒布實施的《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試行)》(2014年第1號,以下簡稱“商務部1號令”)等規定。但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和國內貨物招標在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和實際操作等方面又存在差異,包括交貨期要求、報價方式、付款方式及合同簽訂等等。
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和國內貨物招標在實操中的主要差異
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投標人資格。在國際招標中,個別國家是通過代理商來對外投標,制造商不直接投標,所以國際招標的投標人資格中一般允許代理商投標。而在國內貨物招標中,為了降低成本、保障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響應,越來越多的企業要求制造商直接投標。
2.報價方式。國內貨物招標的報價方式一般為貨到現場含稅/不含稅價格。而國際招標會涉及相關的國際貿易術語,例如FOB(離岸價、船上交貨價)、CIF(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到岸價格)、CIP(運費、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DAP(目的地交貨)、DDP(稅后交貨)等。不同的貿易術語在費用構成、交貨地點、風險劃分、進口報關、適用運輸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編制招標文件時,要根據交貨期緊急程度、貨物尺寸和重量、企業自身是否有能力做租船訂艙業務、貨物是否享受稅收減免政策等選擇報價方式。
3.投標貨幣。國內招標只接受人民幣報價。而國際招標中,根據匯率波動和企業內部財務制度,招標人要明確可以接受的投標貨幣,或明確投標人的投標貨幣與簽訂合同時的貨幣不一致的情形時匯率轉換的規則。
4.評標辦法。國際招標的評標辦法分為最低評標價法和綜合評價法。商務部就綜合評價法在2008年制定并公布了《機電產品國際招標綜合評價法實施規范(試行)》,對適用范圍和原則、分值比例等提出了具體的規定,此規范是基于《招標投標法》和《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商務部2004年第13號令,以下簡稱“13號令”)所制定,雖然13號令已于2014年廢止,同時在商務部1號令中提到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綜合評價法實施規范由商務部另行制定,但后續并無新的實施規范出臺,當前實踐中,制定招標文件時還大多仍遵照執行此規范。而對于國內貨物招標,國家或相關部門缺乏類似實施規范和詳細規定,招標人可根據貨物的技術特點、潛在投標人的競爭程度、招標人對貨物的商務需求等特點編制評標標準。
5.同一制造商委托不同代理人投標的情形。對于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商務部1號令第四十六條規定,“認定投標人數量時,兩家以上投標人的投標產品為同一家制造商或集成商生產的,按一家投標人認定。對兩家以上集成商或代理商使用相同制造商產品作為其項目包的一部分,且相同產品的價格總和均超過該項目包各自投標總價60%的,按一家投標人認定?!?同一家制造商可以委托不同的代理商投標,根據此規定認定投標人數量,若實際認定投標人數量不足3家,招標人應重新招標;若實際認定投標人數量3家或3家以上,則后續評審不受影響。對于國內貨物招標,《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一個制造商對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貨物,僅能委托一個代理商參加投標,否則應做廢標處理”。可見,對于一個制造商就同一品牌而非同一型號的貨物,允許同時委托2個投標人投標,法律并沒有禁止。
除了上述差異外,商務部1號令還在很多方面與《招標投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有一定差異,例如中標無效、重新招標等。
實務操作中存在的問題
招標文件條款設置
招標文件要結合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制度、項目性質、企業實力、國際貿易條款、設備特點等進行編制,如果設置不科學,將導致競爭不充分,甚至造成流標,增加企業成本。例如,不允許代理商投標將限制個別國家的投標資格,降低競爭性;報價方式未結合項目審批情況和設備特性,企業可能無法享受國家政策支持。
招投標平臺操作流程
商務部1號令中第五十條規定,依法必招項目,其評標委員會成員人數為5人以上單數。據此,非依法必招項目的評標委員會成員人數沒有規定,根據上位法規定,可以為3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從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中國國際招標網企業端抽取非依法必須招標項目的評標專家時,必須至少抽取4名專家,否則后續程序無法進行,平臺設置規則有待進一步完善。
評委評標規則設定
評標委員會由技術、經濟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由于國際招標的特殊性,專家需要具備一定的國際貿易知識,而很多技術專家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在評審商務部分有一定的難度,商務類專家評審技術部分更是難上加難。
改進完善的建議
優化招標文件條款設置
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在招標啟動前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實現國際招標與進口代理一體化管理,統籌規劃條款設置、幣種選擇、報價方式、簽約方式、付款方式、合同專用條款設置、合同后期執行、技術要求的制定等,通過充分有效競爭選擇最具性價比的供應商。例如,招標人如果有租船訂艙能力或有固定的貨運代理,可考慮FOB報價方式,以降低貨運成本;若項目本身或部分設備享受國家政策優惠、關稅減免政策等,不宜采用DDP。
改進電子招投標平臺操作流程
關于在電子招投標平臺上抽取評標專家,對于非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設置專家人數抽取數量模塊,由招標人依據根據法律規定自行決定抽取人數。
完善評標委員會評標規則
建議商務類專家不再參與技術評審,只就價格、商務部分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向技術專家進行講解并由技術專家進行復核。每位投標人的最終得分由技術專家的得分與商務部分的得分匯總后得出總分。這樣既符合實際情況,又具有較科學的可操作性。
其他建議
1.招標人靈活選擇投標幣種
招標人可以根據匯率波動、企業內部的外匯政策、內部財務制度等,在招標文件中約定可接受的投標幣種,以及如果簽約時更換幣種雙方接受的轉換原則。
2.買賣雙方簽訂多方合同、多幣種合同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境外公司在中國成立加工中心、分公司或子公司,投標時也經常采取“國外供貨+國內供貨”的方式,并以“外幣+人民幣”的方式進行報價,以提高其競爭力。這種情形下,需考慮簽訂多方合同、多幣種合同,約定清楚權利義務和責任界限、付款路徑等。
結語
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全球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國內進口產品需求的變化,機電產品國際招標也將與時俱進,不斷優化,實現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招標投標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目的,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保證招標投標質量和產品質量。
(作者單位:上海寶華國際招標有限公司華北分公司)
(責編:彭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