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麗
藝術作為審美性的重要領域,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道德作為普世性的行為尺度,貫穿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藝術與道德、美與善從根源上是一體的。道德與藝術相互影響,不存在完全脫離道德的藝術,藝術也在潛移默化中推動著道德的進步與發展。藝術的審美價值和魅力在多數情況下對道德認知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縱覽歷史上的一次次藝術革命,新藝術形式往往都是在一定道德認知進步基礎上應運而生。道德對藝術的引導和規范可以使藝術健康發展,具有很重要的實踐意義。另一方面,新藝術的誕生某種程度上也讓人們反思道德,從而取得劃時代的進步。
一、藝術價值和道德價值的定義
(一)藝術價值
藝術是精神的產物,是人類生產勞動中較為高級的活動。藝術生產作為人類自覺的活動,不僅是對自我的尋覓與認可,也是對內心的自由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作為作者創造藝術,還是作為讀者欣賞藝術,都是一種自我溝通、自我表達的方式,從而釋放自我認同和共鳴。藝術的價值體現于其中的精神追求,以及人類進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動力需要。馬斯諾把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為七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人們在追求“自我實現需要”的道路上,必然要以認知需要和審美需要為基礎。因此,藝術創造與審美是人類的高層次精神需要,也是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必經之路。
(二)道德價值
道德是“道”與“德”的結合,是知道與德行的統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認知和規范,它不僅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人類的主觀表現。道德價值的本質體現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及社會利益的關系問題上所產生的基于道德的善惡評價。道德上的真、善、美潛移默化地導致內心情感、生活態度乃至藝術行為的發生及變化。藝術作為人類情感的表達方式之一,自然會表達作者的道德意識。
二、藝術價值和道德價值的相互作用
(一)藝術價值影響道德價值
藝術不僅具有復雜多樣的形式,而且其豐富的題材和強烈的感染力可以直擊內心,打動受眾。人們被藝術中的真善美感染,在審美接受與分享中激發道德情感和道德認知,從而影響受眾對更高層面道德價值的追求。因此,可以將藝術價值對道德價值的影響理解為藝術作品對讀者或人民群眾在道德領域的教育和引領作用。例如電影《無問西東》的故事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同樣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時代的矛盾掙扎中最終選擇順應初心。這部體現家國情懷和人生態度的電影有著豐富的道德教育意義,告訴銀幕前的年輕人只問初心、只問勇敢,立德立言、不問西東。導演李芳芳在采訪中說:“人生是一條長線,某一件事情只是人生的一個點,這個點的高高低低并不重要,而真實才重要,本心的真摯才不負心之所向。”優秀的藝術家應意識到自身的道德和素養對人民群眾的影響,積極的文化藝術作品可以陶冶人們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為。
(二)道德價值影響藝術價值
藝術源自藝術家們的嘔心瀝血,可以說每一件藝術品都是藝術家本心的另一種存在,有著相同的血液和基因。因此,藝術家的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等都會影響其藝術創作。只有具備崇高道德精神和正確價值觀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藝術創作,并在藝術創作中表達道德價值。例如譚君妍(AdelaideLalaTam)的可持續發展道德觀,讓她的作品在2018年未來食物設計中榮獲大獎。譚君妍設計了一款回形針自動售貨機,出售由子彈殼制成的回形針。消費者在購買回形針的同時,售貨機的屏幕會用倒敘的手法,展示回形針的制作過程,最后畫面停留在屠殺動物的一聲槍擊,并附有文字注釋激發人們反思。整個作品雖然在描述殺戮動物,但藝術處理過的畫面十分自然,每位消費者都能很好地接受并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這款產品揭示了肉類制造業中生命的“價值”。
另一方面,道德也是藝術發展的合理杠桿,推動藝術走上正確的道路。藝術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政治、生態、經濟、文化等方面,藝術行為也會涉及工業、市場、群眾等,如此寬泛的涉及面需要道德的規范和引導。藝術是美好的,讓人身心愉悅,可以推動社會進步。一些極端的行為不能因披著“藝術”的外衣而被忽視,“藝術”也不能成為道德敗壞的借口。
(三)藝術價值和道德價值相互影響的時代性
藝術價值與道德價值相互影響,在不同時代和不同社會倫理道德思想的背景下,其影響的范圍和程度都有所不同。對于藝術家來說,自身的道德修養格外重要,甚至需要前瞻和預設。當代,人們的精神需求有了進一步改變,從基礎經濟需求轉化為認知和自我認可的需求,再加上弘揚民族自信的使命感,使得大眾對藝術內容和藝術形式的道德價值更為看重。
(四)藝術價值促進道德價值的反思與發展
對于藝術中的道德價值應理性地去思考與評價,探索作者的內心和表達的用意。東西方文化有天壤之別,這也造就了西方審美與東方審美大相徑庭,包括表達的方法和手段存在很大的差異。從古至今,東方和西方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在互相研究與學習。迄今為止,攻擊性和違和性事件依舊頻頻發生。雖然一個大國應該自信、包容,接受不同的觀點、不同的審美和不同的文化,但對于民族的道德底線我們同樣需要捍衛。藝術家們應為本民族文化的根源出處做更多的努力,通過藝術作品表達民族語言,傳達民族道德觀念,用藝術作品作為有力的武器。藝術一直以其特有的方式傳達著道德價值,道德價值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藝術價值,同時部分藝術作品通過相應事件的爆發,刺激人們對道德價值的反思與發展。所以藝術價值除了其自身的核心價值外,道德價值也不容忽視,由此產生的道德反思也是人們精神和行為進步的助推器。
三、藝術作品中不道德因素對藝術價值的消極及積極影響
藝術具有社會性質和社會價值,雖然藝術有藝術的超越事實的表現空間,但也需要規范在具有道德價值的空間范圍內。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一定的道德規范和道德要求,藝術也不例外。即使在藝術與道德并行發展的今天,藝術也不能無視道德的存在而發展。藝術作品中所采用的不道德因素應該以作品的運用方式和方法以及作者創作的出發點是否具有正確的道德觀,分為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而不是一概而論。
(一)藝術作品中不道德因素對藝術價值的消極影響
藝術作品中的不道德因素如果違反了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阻礙了社會進步,便會對藝術價值產生消極影響。例如江南布衣童裝宣傳的設計理念,本應是通過故事把孩子帶人想象的空間,把自己對孩子的情感融入圖案之中,營造一種只屬于孩子的美感。然而,魔幻的現實卻是江南布衣童裝圖案運用了“邪典煉獄故事”,故事對孩子的情感表達充斥著“軟色情”“陰間設計”,不禁讓人心驚,讓消費者極其厭惡和反感。這顯然已經逾越了道德底線,無論哪個時代、哪個社會階級,都是對道德底線的挑戰。因而該品牌遭到網友和業內人士的譴責,其產品的藝術價值因道德價值的卑下而受到嚴重損壞,品牌方也因此回收了這批產品并發表了道歉聲明。童裝事件后,江南布衣股價大跌,“粉絲”數大幅下滑,負面消息不斷。
(二)藝術作品中不道德因素對藝術價值的積極影響
如果藝術家在創作時將不道德元素作為一種表達方式或作品選用的素材,其主旨和目的是想表達更為深層次的用意和內涵,那么作品中的不道德因素并不會影響藝術品的藝術價值。例如《紅樓夢》是根據曹雪芹現實生活所創作,其中既有作者的慈悲和反思,也有一些違背當時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思想,比如對朝政的不滿和對自由愛情的向往。換句話說,書中毫不吝惜對當時封建社會的批判,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通過這些不道德因素的描述,使得讀者反思其中的道德價值,感受反封建、追求自由的價值。也正是這種深層次的內涵使得這本小說擁有如此崇高的境界和意義。
由此可見,藝術價值與道德價值本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藝術價值從審美的角度映射人們的社會精神文化生活;道德價值則是從真、善、美的角度體現和升華主題。藝術價值和道德價值在文藝作品中不僅并行不悖,而且可以相互促進。
四、多元化與新語境趨勢下作品創作與作品內容的把控
在如今多元化和新語境的時代背景下,文藝作品創作不僅需要創造性,更需要多樣性、豐富性、包容性、文脈性、民族性。道德作為意識形態的一種,自然是我們無產階級文藝工作者不應忽略的一部分,而且是更需要關注和自我提升的精神內核。在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不僅要在藝術作品中展現民族的文化符號,其中民族的道德修養、文化意境更是未來需要融入藝術作品中的重要元素。與此同時,在全民追求文化藝術的當下,文藝作品的普世性也是文藝創作中需要思慮的問題,用大眾的道德價值創造大眾的藝術作品,并引導受眾積極思考,激活文藝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從而傳播民族聲音和推動社會發展。藝術價值與道德價值本是同源,二者會在未來的發展中和諧共生、平行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