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
【摘要】本文介紹了競爭性談判相比于公開招標的主要優勢,探討了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在應用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對競爭性談判的適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競爭性談判;軌道交通;車輛傳動系統
根據原國家計委1999年2月發布的《關于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的實施意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論項目業主使用何種資金性質進行投資建設,其全線軌道交通機電設備(包括車輛系統)的平均國產化率要確保不低于70%。因軌道車輛和信號系統所占金額比例較大,所以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工作的重點是軌道車輛和信號系統。又因城市軌道交通牽引系統被列入“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全部軌道車輛和機電設備的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可以免繳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為充分利用國內現有生產能力,避免重復建設,對軌道車輛的總裝、牽引傳動與控制系統、鋁合金車體材料以及信號系統供應商,有關部門將組織社會及行業專家進行評議推薦,擇優定點采購。項目業主單位如需采購上述領域設備,應提前了解以及調研這些設備及技術的來源背景,在有關部門推薦的定點企業范圍內采取邀請招標的方式采購。
按照這一精神,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車輛電氣傳動系統、信號系統招標采購逐漸形成以下模式: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共同監管,招標模式為邀請招標,邀請對象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工程復雜、技術難度高的線路,可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
競爭性談判相比于公開招標的主要優勢
采購時間周期短,提高工作效率
競爭性談判要求從談判文件發出之日起至提交首次響應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3個工作日。公開招標要求自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遞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競爭性談判相比于公開招標,時間周期大幅縮短。
靈活性強
在談判過程中,采購人可以同參加談判的潛在供應商對所供貨物、服務的技術參數、產品配置、品牌、檔次、使用功能、配套服務、供貨期、價格、付款方式等實質性問題進行交流、談判。這樣不僅可以在各潛在供應商之間進行對比,選擇最優產品,還能充分學習各潛在供應商所使用的技術,彌補采購人在技術設計上的不足,有利于最大程度滿足采購人的需求。
有利于采購到性價比最優的產品
公開招標時,各供應商僅有一次報價機會,并且是不可更改的,可能導致中標產品質量雖好但價格很高,也可能價格很低、質量也非常差。而競爭性談判給予供應商二次報價的機會,使其充分展示競爭力。通過談判和至少兩輪的報價后,一方面可以讓采購人和供應商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加深對供應商價格、產品質量和實力的了解,另一方面進一步降低供應商的報價水平,幫助采購人采購到性價比最優的產品。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應用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的注意事項
公開招標是政府采購的主要方式,因特殊情況需要采用競爭性談判等非招標采購方式的,應當在招標采購活動開始前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請并匯報相關情況,獲得審批核準部門批復后才可以開始采購活動。
在競爭性談判采購過程中,應注意采購技術需求的編制工作。既要考慮先進性、科學性,還要考慮成本核算;另外,還應做好市場調研工作,了解市場上主流產品和廠家。
競爭性談判在某城市車輛電氣傳動采購項目中的應用
某城市新購198輛地鐵車輛所需的電氣傳動系統,改造原有線路68輛列車所安裝的電氣傳動系統,新購列車編組方式為4動2拖6節編組,原有線路列車編組為2動2拖4節編組。
因本項目新購列車與原有線路列車編組方式不同,須對原有列車進行改造,以滿足運營需求,舊車改造分為“必須改造項”及“可選改造項”,必須改造項包括ATC信號接口、車門緊急解鎖、乘客信息系統自動廣播、輔助追蹤系統、車載無線電系統改造、車載ATC系統的改裝,可選改造項包括ATC信號接口、牽引制動性能曲線、車門自動開關門、制動邏輯、自動折返功能。本項目改造工程復雜、技術難度高,由項目業主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申請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
經批復,本項目可采用競爭性談判方式進行采購,并按“一輪談判、兩輪報價”形式進行。只有通過第一輪談判的合格報價人(報價人所遞交的報價文件技術、商務的綜合得分大于或等于85分),才允許參加后續兩輪報價, 且談判價格設定控制價。
第一輪談判:報價人按照競爭性談判文件的規定遞交競爭性談判響應文件(商務冊、技術冊、價格冊),談判小組對通過初步評審的各響應文件進行書面審核,對各響應文件的商務、技術參數進行修正澄清,要求各報價人作出書面承諾,書面承諾將作為報價人競爭性談判響應文件的組成部分,談判小組根據各報價人的響應文件(商務冊、技術冊)及書面承諾的響應程度,依據評審辦法的規定分別對報價人的商務、國產化、技術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和打分。
第一輪報價:只有第一輪評審綜合得分達到85分(含)的合格報價人才能進行第一輪報價。不合格報價人的報價文件將被退回。采購人及代理機構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公布第一輪商務冊、技術冊綜合得分后,再開啟第一輪報價人遞交的價格冊,進行第一輪報價。在第一輪報價后,談判小組對參加第一輪報價的價格冊進行評審。
第二輪報價:報價人在充分考慮調整后的商務、技術參數對報價產生的影響后,對價格報價進行調整,在規定的時間遞交以及開啟競爭性談判響應文件第二輪報價的價格冊。談判小組須對參加第二輪報價評審的價格冊進行合理性審核,如談判小組一致認為某個報價人的報價明顯不合理,有不能誠信履行合同并且,降低投標產品質量的可能時,談判小組有權決定是否通知報價人限期進行書面解釋或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確定成交供應商的原則:
第一輪評審價格P1=(33列新車談判報價+既有線17列車必選項目改造談判報價+既有線17列車可選項目改造談判報價)*50%
第二輪評審價格P2=(33列新車談判報價+既有線17列車必選項目改造談判報價+既有線17列車可選項目改造談判報價)*50%
報價人的最終評審報價P=第一輪評審價格P1+第二輪評審價格P2
談判小組對報價人的最終評審報價P進行排序,最終評審報價最低的報價人推薦為第一成交供應商候選人。成交價格以第二輪談判報價為準。
競爭性談判通常采用最低評標價法。然而本項目技術復雜,商務、技術要求條款太多太細,若仍采用最低價法,會導致廢標的可能性增大。因此,本項目不同于一般的競爭性談判,綜合了綜合評估法和競爭性談判的優勢,在滿足采購需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價格更趨優惠。
之所以選用競爭性談判,是因為競爭性談判就是為了讓采購人與供應商就雙方對共同關注的貨物服務的規格要求、質量標準、技術指標參數、交付期限、售后服務等實質性條款達成共識。通過第一輪談判,采購人可篩選出滿足采購人商務、技術參數要求的供應商。公布第一輪參考報價后,采購人可針對供應商報價進行考量,增加供應商的心理壓力,以降低第二輪報價價格。第二輪報價作為最終報價,并且作為成交報價。供應商需考慮承擔工程的全部風險。
對于競爭性談判的建議
競爭性談判不應“唱標”
有人認為,組織“唱標”儀式,把競爭性談判的第一輪報價進行公開,有利于供應商研判競爭對手的出價策略,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采取相應的對策,報出有競爭力的價格。同時,公開報價會對很多人供應商產生心理壓力,使采購人處于有利地位。但長久以來,因組織“唱標”,導致供應商相互了解并逐漸熟識,出現大量串標事件,這是始料未及的,應引起采購人的關注。對此,業界專家強調,對于公開性報價應盡量不予采用,防止供應商之間串通,傷害采購人利益。
競爭性談判不能“走過場”
實踐中,有的采購人、代理機構和談判小組為了省時間、減少工作量,把談判變成了“走過場”。在這種情況下,最容易發生的就是把供應商組織在一起,詢問他們能否按照文件要求做到令采購者滿意,能否達到采購者要求,能否在采購商的時間范圍內完成,等等;然后讓供應商在相關文件簽字確認。這就是一系列的談判過程。久而久之,談判采購方式有被簡化成二輪報價或多輪報價的風險,違背了立法本意。
上述做法是對《政府采購法》設立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的錯誤執行。為什么要進行談判?正是因為相關工作人員明白競爭性談判采購項目中的諸多困難,才需要談判小組與供應商進行面對面交流。
結語
作為一種靈活性強、可操作性高的采購方式,競爭性談判在軌道交通招標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相關單位應注重競爭性談判的工作,通過實踐充分促進應用,并及時處理其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的正常開展和最終的項目質量。
(作者單位:中招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洪波,趙洋.競爭性磋商的特點及應用分析[J].河北水利,2017(5):2.
[2]王華良,于俊生.競爭性談判和公開招標在工程建設招標中的應用[J].建設監理,2011(01):30-31.
[3]陳永昌.國有企業采購中適用競爭性談判若干問題探討[J].石油規劃設計,2011,22(5):3.
(責編:彭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