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正在積極落地生效。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5月31日,《國務院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公布,明確六個方面33項具體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包括7項財政政策、5項貨幣金融政策、6項穩投資促消費等政策、5項保糧食能源安全政策、7項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政策、3項保基本民生政策。《通知》要求各地區靠前發力、適當加力,推動一攬子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確保及時落實到位,盡早對穩住經濟和助企紓困等產生更大政策效應。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的明確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用電、投資項目審批、共建“一帶一路”等有關情況,并就當前經濟運行情況、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提振民間投資、中小企業幫扶紓困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正處于決定全年經濟趨勢的關鍵節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通過宏觀政策靠前發力、適當加力,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確保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盡快實現復工達產,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穩住經濟大盤,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
《通知》提出,要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將面向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政府采購工程要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根據項目特點、專業類型和專業領域合理劃分采購包,積極擴大聯合體投標和大企業分包,降低中小企業參與門檻,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競爭,按照統一質量標準,將預留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份額由30%以上今年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預留項目要給予小微企業評審優惠,增加中小企業合同規模。
響應《通知》要求,財政部第一時間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的通知》,嚴格落實支持中小企業政府采購政策,調整了對小微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價格評審優惠幅度,提高了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預留份額。相關規定自7月1日起執行。6月2日,財政部舉辦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有關情況,主要涉及稅費、財政支出、專項債券、投資消費等8方面舉措,并就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北京穩經濟“45條”、浙江穩經濟“38條”、四川穩經濟“30項”、福建穩經濟“48條”、寧夏穩經濟“50條”……自《通知》公布以來,各地迅速行動,擔當作為,及時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配套政策,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我國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在經濟沖擊之外,新冠疫情所催生的新型業態、所引發的新型社會熱點事件,也不斷倒逼我們審視招標采購、政府購買服務、緊急采購等制度體系,思考如何增強制度的生命力和執行力。
針對近期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等三家核酸檢測機構被曝存在數據造假、違規進行混管檢測等涉嫌違法犯罪行為,以及上海市高境鎮選擇某剛剛注冊成立的公司作為封控期間保供供應商進而引致公眾質疑的熱點事件,本期《中國招標》特推出“核酸檢測違法事件考問政府購買服務績效評價”“‘常艷青現象引發的緊急采購監督問題辨析”兩個專題。
做招標采購專業知識服務提供商,《中國招標》始終在努力。如何認定政府采購中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行為?招投標行政監督部門在作出對利害關系人不利的投訴處理決定前,是否應充分保障投標人正當程序權利?如何保障?工程建設項目的合同越詳細,協商效率就越高嗎?面對專家機械評審,監管部門和采購人該怎么辦……本期刊載了相關解析文章,希望能夠從法理和實操層面給業界同仁以啟發。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來吧,讓我們萬眾一心,奮力拼搏,認真發揚“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每一項工作,堅決扛起穩住經濟大盤的責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