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華
【摘要】合規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本文對招投標過程中的風險識別及管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強供應商管理、強化評審專家管理、改進招投標管理流程等舉措,提升招投標質量,降低不合規行為發生的風險,營造公平競爭、透明和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
【關鍵詞】招投標;管理;合規
加強供應商管理,注意風險防控
在價格優勢占主導評判機制下,供應商能力呈現差異化,供應商選擇應注意五大原則,一是全面性和科學性原則;二是穩定可比性原則及靈活可操作性原則;三是門當戶對原則和全面了解原則;四是半數比例原則和供應商數量控制原則;五是供應鏈戰略原則。供應商在采辦過程中也可能存在各種違規情形,如提供資質文件虛假性,資質信譽證書造假,財務狀況造假、相互串標圍標等,還可能涉及國外機構頒發證書,如沒有提供英文支持、國內網址無法查詢等,可能誤導評標專家的評審。隨著信息公開的推行,以上情形也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采辦業務系統中將增加供應商采辦公開信息查看,增加了供應商意見反饋的窗口,對供應商資質、業績進行公示,加大了競爭力度,對供應商也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
為預防風險點,一是供應商評審,做好供應商資質能力甄別和判斷,在招標資格預審中做好各種資質審查及要求,尤其是公開招標做好關鍵條款設置,科學合理制定招標文件,嚴格審查供應商資質、財務狀況、生產能力、業績和履約能力。二是強化供應商績效管理,增加供應商處罰評價制度,制定評價關鍵指標,尤其是將需求單位完工確認中對供應商履約評價納入供應商推薦及選擇考評范圍,供應商的績效將從技術、質量、相應、交貨、成本和合同條款履行等關鍵方面進行評估。三是加大供應商資源的開發,優化采辦方式,采用公開資格預審方式選擇投標供應商,增強競爭性。四是建立優秀供應商體系,對造假供應商進行上報并處理。完善采辦供應商管理流程,堵塞漏洞和薄弱環節,提升風險意識,定期提出淘汰和新增供應商建議,對于半年內未發生交易的,一律清退出庫,確保供應商處于動態調整狀態。五是供應商分類和整合,根據每個合格供應商產品類別一一對應品類細項內容,以品類細項為索引構建合格供應商資源庫。對于采辦項目及短名單進行前段管控,對庫內供應商根據品類細類劃分及服務業績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便于采辦人員根據供應商品類細項檢索尋源供應商名單,確定合理的供應商短名單。
加強評標專家管理,提升評標專家能力
評標環節在招標中占據重要地位。當前,存在招標人代表在招標評議打分過程中,發表傾向性言論,影響專家評分的情形。對招標人評委代表應該加強培訓、指導以及考核,建議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或者實行責任追究終身制,加強問責問效管理。細化技術專家推薦與培訓考核機制,選拔責任意識強、專業能力強的專家進入評標專家庫,定期進行合規意識、廉潔意識和專業能力的培訓,將評標工作履職情況列入個人績效考核。加強評標的保密性,評標委員會簽署《評標工作保密承諾書》,評標過程中,嚴禁除評標小組外人員進入評標室,嚴禁拷貝評標過程文件,提高全員保密意識,根除失泄密隱患,杜絕保密違規問題發生。
以制度為標準,規范招標行為
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商務采辦前段管理優勢,堵塞風險漏洞,筑牢招投標根基,推進制度升級,完善和規范招投標行為。
第一,優化公開招標文件范本審核,完善評標工作標準和評標委員會工作細則,提升管理界面,尤其避免招標文件條款設置不一致而引起合規風險。第二,規范采辦業務人員的公開、合規意識,嚴格履行制度流程,進一步落實采辦信息公開相關工作的要求,打造陽光采辦,多組織典型案例的警示學習,讓采辦人員做到警鐘長鳴、樹牢底線思維,共筑合規防線,敬畏法紀,避免后續發生類似問題。第三,加強招標監督,設立專職監督崗位,定期建立采辦領域審計、監督檢查、健全長效機制,持續提升采辦質量。第四,建立長效機制,審核投標文件時,采辦黨建執紀審查使用的新方法,對IP地址和電子文檔制作者審查。第五,貫徹落實應招未招審計問題整改,切實解決問題、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推動發展,以審計問題整改加強風險防范,提高商務效能。
加強合同風險管理,做好全過程的風險管控
根據采辦招投標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方案的要求,嚴格落實合同履約信息公開,加大合同執行力度風險管控。
第一,在合同中應完善工程概況描述,增加項目內容、要求、危害及管控措施的基本描述等內容,保障項目施工作業安全。第二,對涉及中小企業的合同,嚴格執行國務院下發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及時根據政策調整合同支付條款,明確檢驗及驗收期限,并在合同中進行具體約定。第三,在簽署外幣合同時,要優先采用跨境人民幣結算,以美元結算的合同,需要添加非美元結算條款。第四,在進口相關物項時,需要確認該物項是否屬于美國出口管制受控物資,如果屬于受控物項,需要取得出口許可,并作出合規承諾,合同條款中必須注明出口物資的原產國,附件物資明細中必須注明物資對應的實際原產國,貿易術語和質保條款等信息必須齊全、完整、準確。第五,隨時掌握合同的履行狀態,面對可能發生的合同延期交貨(完工)風險,要主動聯系供應商,采用緊盯緊追的方式,努力降低重大風險例如疫情帶來延期合同風險,作為采辦人員要主動與需求單位溝通,及時掌握情況,特別是協助解決工程項目和生產經營采辦難點,保證合同順利執行,促進生產經營的正常運行。第六,在中標合同外嚴禁另行簽訂有實質性內容差異的合同,例如黑百合同。第七,在執行合同中注意對分包行為的約束,例如嚴格按照分包比例簽訂合同;只能將非主體、非關鍵工作分包給有資質的單位;分包必須是合同約定或經招標人同意認可的;項目的主體、關鍵工作必須由中標人自行完成或者分包只能進行一次等約定,從而避免違法分包,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項目承擔連帶責任也應該在合同中予以明確。第八,關注專用條款。通用條款是指適宜于所有的招投標建設工程的條款,屬于格式條款。專用條款是指僅適用于具體工程建設,由當事人雙方約定的條款。因此,對于標準合同中,有約定合同中重要保障條款在專用條款予以描述,例如績效考核、索賠管理、質保金等。
做好庫房物資安全管理,防范現場作業的安全風險
在供應鏈管理中,庫房管理也是采辦管理必不可少的環節,屬于內部風險。要持續提升庫房安全管理水平,設置安全庫存及供應,確保運營風險降到最低,識別過程節點風險。尤其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注意政策風險和環境風險,要持之以恒做好庫房疫情防控的工作,加強進口物資等重點物資的消殺和核酸檢測,嚴格落實消殺策略,建立消殺流程和庫房管理制度,保障物資安全。
〔作者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責編:彭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