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煜
【摘要】隨著我國招投標領域制度法規的不斷完善、實踐的不斷深入、信息公開程度的不斷強化,招投標各方主體依法維權意識也逐漸增強。對投標人而言,異議與投訴是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本文對招投標過程中的異議與投訴進行了對比分析。
【關鍵詞】招投標;異議;投訴
在招投標活動中,當投標人的利益受損或遇到違法違規行為時,可以通過提出異議或投訴兩種救濟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墩袠送稑朔ā返诹鍡l規定,“投標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認為招標投標活動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有權向招標人提出異議或者依法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p>
異議和投訴的區別
一是受理部門不同。異議是向招標人或代理機構提出的。投訴則是向招投標行政監督部門提出的。
二是性質不同。異議是對招標人或代理機構具體業務的說明、解釋、澄清或確認。投訴是國家賦予招投標行政監督部門的行政監督職能。
三是范圍不同。異議范圍包括對資格預審文件或招標文件的異議,對開標過程的異議,對評標結果的異議。投訴針對的范圍則相對廣泛,只要在招投標活動中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都可以投訴。對于前述資格預審文件或招標文件、開標過程或評標結果的投訴,應先提出異議后投訴。
四是時效不同。異議和投訴的提出、受理和處理等的時效都不盡相同。法定招標項目的時效可依據《招標投標法》的規定。非法定招標項目的時效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適當縮短。
五是產生的影響不同。異議是一種內部救濟,根據法律規定,在作出異議答復前,應暫停招標投標活動。投訴是一種外部救濟,法律未作出明確規定,由受理投訴的機關決定是否暫停招標投標活動。
可以進行異議和投訴的情形
實踐中,發生以下12種情形時,可以進行異議和投訴:
1.招標公告、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中存在明顯歧視性規定,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性待遇的,且限制或排斥了潛在投標人參與的。
2.招標文件的補充或修改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及方式發布的。
3.評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或其他相關人員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卻未進行主動回避的。
4.投標人提供虛假材料,騙取中標的。
5.招標人與投標人或投標人與投標人進行串圍標或陪標行為的。
6.招標人未按招標文件要求的評標標準確定中標人的。
7.招標人違反開標、評標、定標程序的。
8.招標人或代理機構在招標投標過程中存在泄露保密信息,可能影響評標結果的。
9.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和招標人及代理機構有暗箱操作行為的。
10.監督部門監督不力或評標委員會成員存在評標不公正行為的。
11.中標人低于成本價中標的。
12.中標人確定后,招標人增設條件或無故拒絕簽訂合同的。
其中,對評標委員會提出異議的情形包括對評議結果、資質認定等的不認可的。
對招標文件條款設置內容提出異議的情形包括包括技術要求或資格條款設置不合理、條款設置具有歧視性或指向性、條款設置容易引起歧義等情形。
針對招標人、招標代理等其他事項的提出異議投訴的情形包括主要針對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在實施招評標過程中的問題投訴。
異議和投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制度層面,存在管理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有些問題長期存在,缺少系統性梳理,“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深挖病灶不到位,未達到治標又治本的效果。
其次,界面不清晰,職能交叉,存在多頭管理。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和評標委員會對于異議的受理職責不清,程序不明。
再次,招標人、相關業務人員、評標專家等未認真履職,導致異議或投訴發生。個別招標人過于強勢,招標后隨意廢標,隨意更改招標規則,導致投訴。業務人員經驗不足,問題分析能力不足,同時存在耐心不夠、態度散漫、責任心不強,引發異議和投訴。評標專家在某領域的專業水平很強,但缺乏技術、商務、法律、財務等全方位、綜合性的素質能力,評審結果有失公正,引發爭議。部分招標代理機構工作人員法律意識不強,對招評標工作的嚴肅性和規范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盡量滿足業主需求、迎合招標人訴求等心態,既不能制止或糾正不合理、不合規的要求,又不能及時向上級單位或招投標行政監督部門反映,導致潛在問題顯性化。
最后,招標文件存在質量問題,突出表現在資質和業績設置不合理。如,招標文件條款表述不清晰或含義有歧義,異議期間無法合理解釋,導致投訴。
加強異議和投訴應對的建議
建立健全異議和投訴處理的工作機制,暢通異議和投訴的渠道,嚴肅查處惡意異議和投訴的行為,形成全流程的閉環管理,維護招投標過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環節。對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進一步完善針對異議投訴處理的操作辦法,明確處理程序,規范異議投訴處理行為。
二是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評標專家均應提高思想認識,對其開展警示教育。高度重視招投標相關當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警示教育和案例分享,逐一對異議投訴中的問題進行認真剖析和分析,避免同類問題發生。在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中設立監督聯系人,負責監督異議處理流程的規范性、公正性,提升采辦監督的工作效率,形成采辦監督事項督辦制度。
三是樹立事前有預防、事中有管控、事后有應對的思想。在招投標活動實施之前,要進行項目信息公開、采購計劃公開或招標方案公開,加強招標文件的審查。提升招標文件質量,推動招標文件標準化。對于日常異議投訴處理中發現的含有歧義的招標文件條款進行匯總整理,轉化形成標書制作的標準化條款。同時,招標人應在招標公告中明示異議和投訴處理部門及提出異議和投訴的渠道,也應明示異議和投訴的受理時效。評標過程確保透明、公正,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評標。加強評標委員會的管理。嚴肅招評標工作紀律,嚴格評標現場管理,特別是評標期間手機等通訊工具的管理。建立評標現場異常報告制度。一旦發生了異議投訴事項,應認真履職,嚴肅受理。針對受理異議或投訴問題逐一進行答復,答復內容要清晰準確,答復意見應有理有據。對于已經作出明確答復,無新的事實證據或內容,就同一問題重復異議的不予受理。
四是謹慎進行重新招標或終止招標。重新招標或終止招標應履行告知義。
結語
不可否認,異議和投訴需耗費大量精力去處理。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在處理異議和投訴的同時,有利于招標人、代理機構提升業務能力、優化招標流程,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為招投標活動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
〔作者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責編:彭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