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武
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而來的天使——白天鵝,與三門峽市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并沒有確切記載。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三門峽市只是天鵝遷徙途中的驛站,它們在此補給食物,簡短休整后,繼續南飛。隨著黃河流域環境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加之全球氣候變暖,冬季氣溫逐年升高,到三門峽越冬的白天鵝數量不斷增加,棲息地也進一步擴大。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幾十只、數百只增加到現在的萬余只。三門峽市從此有了一枚響亮的名片、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天鵝之城。
在美麗富饒的天鵝之城,有一家興業房地產公司。該公司目前具備二級開發資質,注冊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旗下有五家獨資法人公司,70余位工程技術人才。它所建造的上百萬平方米住房以品質高、信譽好在三門峽市房地產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興業公司正如一只奮力飛翔的天鵝,裝點著三門峽市的風景。
我作為該公司的創始人,四十多年來每天都忙于市場打拼,閑暇之時總有一個念頭在心頭縈繞:當年與我同在一個建筑工程培訓班學習的同鄉們,他們現在事業發展得如何?他們如今也應該子孫滿堂了吧?
一
帶著這些疑問,今年十月二日,我們踏上了故鄉洛寧的歸途。
車輛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路兩邊的樹木齊刷刷地向車后飄去,就像流逝的時光一樣,在我眼前劃過,我漸漸陷入了深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那時我還很年輕,只帶了五六個人的磚瓦匠,在建筑隊砌磚墻。因人員少,技術力量有限,我們受盡建筑隊老板的白眼,活不少干,卻受了不少委屈,心想:“你們無非是比我們多一個技術員資格證,若我們也有與你們同樣的資格,就不會常常被你們小覷。”
一九八六年冬季的一天,我聽說洛陽地區建筑協會舉辦專業技術培訓教學,由同行軍佑引見,找到了洛寧縣建筑公司領導,他所在工程隊有著較高的資質,在洛寧縣城承攬著大工程。我把想參加深造學習的想法與他講后,這位老領導不假思索地講:“年輕人求上進是好事,剛好年后市建筑業協會要舉辦第三期培訓班,就以我們單位的培訓人員把你的名字報上去,記住明年正月初十與軍佑一塊兒到學校報到呀!”
得到了學習深造的機會,我激動得像只小鳥一樣飛回了家,把這個喜訊告訴家人,家人都十分支持我的想法。
于是,三十三歲那年,我又一次走進了教室。學習的科目有力學、結構、預算、測量、水、電等十一門教程。
由于我初中畢業,有些知識從來沒接觸過,學習起來十分吃力。時任洛陽市質檢站站長王松年老師上課時從不看教材,也不需要備課,他講課深入淺出,突出重點,盡是實用的“干貨”。他手中的三角板在黑板上揮灑自如,得心應手。他見我勤學好問肯吃苦,對我特別上心,沒少給我開“小灶”。
后來得知,王松年老師就是1990年7月《河南省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實施細則》的編撰人之一,我對他產生了由衷的敬重。那些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個個都是洛陽市建筑行業的大咖,是我們建筑工程行業中的專家與教授。我深深認識到,雖然我在鄉下已是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但是經過理論學習后才發現,工地實際操作與理論知識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技術知識可幫助我們解決生產過程中的許多難題。如果不從事理論學習,我們這些農村匠人永遠是井底之蛙。
二
經過三個月的刻苦學習,我不但收獲了許多建筑學科專業知識,同時與大成、軍佑、何遠及其他鄉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通過考試,我們順利結業,并拿到了技術員資格證。
我深信,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底氣。回到家后,我立刻從一個農村土匠人變成一位土木工程技術員。接下來,我改變了以前三五成群蓋民房的“游擊隊”的建筑模式,迅速招兵買馬,組建了一支三十余人的以青壯年技術工人為主的建筑工程隊,購置了建筑機械與工具,成為建筑行業一支“正規軍”。此刻,我只有一個想法:盡快把書本上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機會來了!鄰村要建一幢教學樓。
我經過多方打聽,看中該項目的人很多。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建筑隊找工程“僧多粥少”,找活干還是比較困難的事情。這樣一個項目,對許多像我們這樣的工程隊來說,那就是塊“大肥肉”啊。
不久,我便找到了談項目的切入點。不過,同時在談這個項目的還有一個人,正是我在洛陽學習時的引路人軍佑。
軍佑在洛寧縣水利系統工作,常期負責單位的工程項目。上次我們同時拿到建筑技術員資格證后,按照當時的政策,他欣然辭職下海。他年齡比我大,入行也早,其技術水平也不遜色。倘若我也參與競爭,其結果可想而知。
我猶豫再三,心想:即便我不參與競爭,別人也會介入,反過來我卻失去了一個好機會。身后還有幾十號人等米下鍋呢。經過反復考慮,我毅然決然地參加了競爭。
該項目單位反復考量,最終會從我與軍佑兩家工程隊中篩選。我帶領的工程隊經校方的實地考察,質優價實,加之親朋幫助而勝出,順利與校方簽下了項目施工合同。
用我學過的理論知識,加上精益求精的施工水平,我所承包的項目以工期短、質量過硬通過驗收,并留下了高質量的好口碑。我懂得了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先后派出幾批人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學習。
然而,正是因為學校這項工程,我與軍佑結下了梁子。
時隔不久,我們要好的幾位同行接到了洛陽建筑協會的通知,又經過一段時間培訓,順利地拿到了助理工程師資格證書。學員中也有軍佑同學,我多次在交往中想彌合與他的關系,主動拋出了橄欖枝,而軍佑態度十分淡漠……
三
“胡總,我們到您指定位置了!”
我正在想著,司機打斷了我的思路。下車后,我們來到公路邊。在公路的南側,一座設圍墻的院落聳立在綠樹環繞之中。我指著這座房子,給他們講:“這便是我剛獲得建筑技術員資格證時,帶領幾個‘游擊散兵,取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地方。”
我們來到院落前,首先看到了銹跡斑斑的大門,大門間有把大鎖,像個恪盡職守的老兵,雖然容顏滄桑,卻牢牢把著大門。門樓突出,門樓中間凹進一部分形成匾額,斑駁的底色上可看出“陜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李村管理所”,水泥鼓形字樣隱約可辨,有一部分字還遺留紅漆的色澤,在三十多年前的鄉政府所在地,這樣的大門想必十分威嚴氣派吧。
大門是進不去了,我們站在高處往院中眺望,像哨兵站在房屋四周。茂密蔥蘢的樹木沿著錯落的大路小路,秋季濃密的樹葉則在院墻房屋周邊逐漸向院內合圍。紅磚院墻中有一排平房,房子坐北朝南,結構非常嚴謹,整體看起來極其合理,磚砌成的墻就像是大理石一樣堅固,雖然它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侵蝕,依然巋然不動。院中雜草叢生,多年少有人問津,它站在那里卻顯得十分結實,看來,只有時間才是檢驗工程質量的唯一標準。
這是我今天尋找歲月足跡的第一站,也是我從事建筑行業的起點。現在我公司建設的樓房高聳入云,就是這所院落教會了我“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
接下來我該去會會與我一起同窗學習的建筑班的同學們了。
四
下午三時許,我們的車輛向洛寧境內駛去。一路上,我與同車的兩人講起了我在洛陽學習時的幾位同學。
軍佑最初在洛寧水利部門工作,他的愛人在家務農。他有三個子女,父母也需要他照顧。我們一同到洛陽學習了兩次,先辦理了技術員資格證,接著又辦理了助理工程師資格證,他便辭去了工作,欣然下海,注冊了房地產公司,在縣城搞起了房地產開發。當時學習歸來的何遠在軍佑公司打工。兩人同在生意場上打拼,既是同學也是戰友。
大成在洛陽學習時就出類拔萃,老師非常看中他的組織才能,開課第二天,他就在五十多名學生的推薦下擔任班長。學習結業不久,他從洛寧縣建筑公司一名技術人員一躍成為副經理,成為總經理不久,趕上企業改制,他順利成為了洛寧縣建筑行業最大的私企法人。改制后的企業,在大成的帶領下,一時間突飛猛進,在洛寧縣城經營得風生水起。
說話間我們來到了洛寧縣在水一方大酒店。位于永寧大道與同心路交叉口的在水一方大酒店蔚偉壯觀,是座氣派非凡的十七層簡歐建筑。酒店大堂富麗堂皇,身穿民俗服飾的女服務員在酒店大廳來回穿梭。接約定,服務員把我們帶進了216包間,房間中仿古色壁布、古色燈籠將房間營造得優雅舒適,瞬間讓人升起懷舊之感。
坐定不久,我便趕緊問:“軍佑同學能來嗎?”
“沒問題!”與我們頻頻握手的大成爽快地答道。當菜肴快上齊時,軍佑及軍佑夫人準時進入房間。
我握住軍佑的手說:“三十多年了,我們終于又坐在一起了!”軍佑意味深長地講:“是啊,我們都夕陽紅了,終于又坐一起了。”
此時,早有服務人員殷勤地為我們倒上茶水斟上酒。
作為縣政協委員、縣建筑公司總經理的大成首先發言:“今天能在我公司建筑的酒店中,我們同學相聚一場,真是緣分哪!來,為我們洛陽建筑協會第三期培訓班的同學們相聚干杯。”
聚會在和諧的氣氛中進行,不久便轉入懷舊模式。
軍佑介紹道,他當初所創建的建筑公司因施工的小產權項目居多,缺乏市場競爭力,很快便難以經營,他把公司交給同學何遠經營后,自己重新回到了縣水利部門工作。前幾年退休后,閑賦在家,十分無聊,重新回到建筑行業工作,現在給何遠幫工,工資收入不菲。前任妻子因病去世,后經人介紹,又結識了身邊這位心儀的老伴。
何遠談道,現在的房地產并不好干,地價高,建材成本、人工成本逐年增漲,自建自售也是在狹縫中求生存。
談過近況,我端起酒專門敬軍佑一杯:“為我年輕時的固執競爭賠個不是。”
“市場經濟,公平競爭。”我與軍佑相視一笑,真誠地喝下了這杯酒。
“一笑泯千愁”,我終于與軍佑同學“化干戈為玉帛”,懸在我心頭幾十年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我心中頓時感到無比輕松。
酒過三巡,大成侃侃而談,將氣氛推向了高潮。
“我們當初在洛陽學習那三四個月,不客氣地講,勝過現在讀四年的本科生。一是我們知道為什么學習,且學習得刻苦;二是我們學習的科目全;三是我們都是從實踐中來,然后又回到實踐中去。”
大成接著說:“我的孩子就是建筑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已在工地工作十幾年了,本想扶上馬,送一程,可現在依然不敢松手。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因嬌生慣養而變得浮躁,缺乏吃苦精神。一些大學分科過細,無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畢業后即便到單位實習,他們所學的知識短期內無法在實踐中提升。所以說,建筑類大學生進入管理部門,用不了幾年,便枉費了十年寒窗。而在一線工作的大學生們,學科單一,在建筑行業難以獨當一面,成為技術棟梁。”
大成一席話,迅速引起同行共鳴。
窗外,夜色漸漸拉開了帷幕,瞬間有秋風掠過,樹葉相互拍打著,像掌聲般“啪啪”地響個不停。此刻,綿綿細雨紛紛落下,使闌珊的燈火更加迷離。室內,同學之間互訴衷腸,相談正歡。回望一生走過的足跡,個個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