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階段,教師應探索各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運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培養學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許多學生認為生物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對此,初中生物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學生的學情來設計教具,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初中生物教學的相關內容,同時也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更高。
一、自制教具概述
自制教具是教師為提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而自己制作的非制式教具,能輔助教師進行高質量教學。初中生物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采用灌輸式教學,就無法使學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識。教師借助自制教具進行教學,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還能保證整體教學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利用自制教具進行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自制教具的重要性
在新的教育發展趨勢下,初中生物教學必須提高其靈活性,與生活和其他科目之間建立密切聯系,以適應不斷發展的初中生物教學要求。筆者發現,當前的初中生物教學大多是以改變課堂授課方式來提高其靈活性,忽略了對教具的靈活運用。教師、教材和教具都是構成課堂的重要因素,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沒有將教具與教材的核心內容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看到教師制作的教具和展示的內容,卻不能將其與教材里的知識融合,這使教具運用與課堂的內容脫離,無法發揮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用性。部分教師在使用自制教具時,過分強調教具本身,忽略了教具的主要功能,即將較抽象的生物學知識轉換成具象的模型,從而降低教學的困難程度,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部分教師自制教具使用的材料和教具上的圖案太過復雜,導致學生無法通過自制教具掌握教材內容,這有悖于使用自制教具進行教學實踐的初衷。筆者認為,在生物教學中靈活地使用自制教具,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又能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自制教具所具備的特點
(一)直觀
自制教具最突出的特征是直觀。例如,教師給學生講解“污水處理”這一章節時,可以制作一些自制教具讓學生現場觀察。教師可以利用塑料瓶、過濾網、污水、吸管等,和學生一起在課堂上做一個簡單的污水處理器,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在制作時進行講解,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
(二)材料收集相對簡單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制作教具所需的材料相對來說容易收集。例如,教師在教授“DNA螺旋結構”之前,可以將廢舊的硬紙板切成薄條,再根據教科書中的圖畫,將其制成螺桿狀結構模型。
(三)輔助教學效果明顯
自制教具的主要用途就是輔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生物學知識。有些生物知識并不是單純依靠閱讀教材上的書面內容就能學會的,需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自制教具可以讓生物教學與生活實踐更直觀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更為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學知識。
四、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和使用策略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自制教具具有傳統教具無法比擬的優勢,能夠在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下,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為以后的學業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自制教具前,首先要對教學需求和學生對生活的認識程度進行全面剖析,然后據此設計教具。在制作教具的時候,除了要注重教具的外在形態,還要注重教具材料的選擇,盡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以便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具的制作過程,方便以后自己動手制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此外,教師還要重視自制教具的組裝便捷性,通過在實際教學中演示自制教具的組裝環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為后續滲透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打好基礎,為自制教具的應用做好鋪墊。
(二)豐富課程教學目標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自制教具與課程教學目標的關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自制教具豐富課程教學目標,另一方面,教師借助課程教學目標可以對自制教具的功能進行精準定位。為使課程教學目標的內涵更加充實,必須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生物學科素養和自制教具制作理念三方面的關系,將自制教具的使用融入課程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自制教具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斷優化自制教具的設計和制作,防止自制教具受到教師主觀因素的制約而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把自制教具的設計和制作搬到課堂上,讓學生參與自制教具的設計和制作,這既能讓自制教具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可以通過自制教具來推動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讓學生仿照教師制作的教具親自動手制作教具,并比較自己的自制教具與其他人的自制教具的不同之處。教師把自制教具的制作過程和使用過程融入初中生物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制教具,促進學生掌握和吸收生物知識。
(三)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教師使用自制教具進行生物教學時,可以利用課堂導入環節,讓學生按照教材的示范步驟,構建對應的思考方式,長期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中要先根據教學內容的先后順序進行剖析,確定自制教具的展示流程,并明確對應的教學思路。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思路設計出相應的指導問題,以在運用自制教具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厘清思路,幫助學生按照教師規劃的思路來消化、理解教學內容,防止因學生跟不上課堂進度而影響自制教具的應用效果。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先用自制教具和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索,增強學生的主體性思維。
(四)明確知識重難點分布
自制教具的使用與教學內容的分配存在密切聯系,教師將自制教具與課程的重難點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可以大幅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運用自制教具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或板書,跟隨自制教具示范的先后順序來組織課程中的知識點,通過自制教具的示范流程協助學生建構知識框架,使教學流程與自制教具的實際展示流程相吻合,促進學生對課程重難點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此外,教師還可以提前向學生展示下節課會用到的自制教具,讓學生根據下節課的自制教具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使學生更好地進行預習。相較于單純地在課堂教學中使用自制教具進行知識轉換,利用教具提前揭示相關學習思路,更有助于學生明確知識重難點分布。
(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方法已不再適合如今的初中生物學課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比例,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維空間。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參與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探索,并就自制教具的設計、制作和示范過程展開討論,以教師提供的自制教具為樣板,結合自己的科學觀念和所學的生物知識,自行設計教具的制作方案和教學示范過程。然后,由各團隊學生輪流進行自制教具的制作和示范,以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指出在自制教具的設計、制作和示范過程中存在的錯誤與不足,并共同探究出解決方案,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促進教學評價完善
在應用自制教具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恰當的教學評價可以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狀態與努力方向。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對自制教具建模和操作方面的關注存在一些遺漏,對課程內容的學習存在轉換速度較慢、理解不準確等問題,教師可以根據自制教具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教學評價,引導他們對自制教具的示范過程進行跟蹤,弄清楚自制教具的作用和自制教具與課程知識的內在聯系。在設置教學評價指標時,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在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和生物學知識掌握程度方面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把課堂上的各個階段分成不同的學習層面,結合自制教具的應用情況使教學評估的內容更加細致,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在各個階段各個層面都起到作用。對于基礎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生在教學評價的指導下充分了解自制教具的基本結構和相關知識的轉換,加強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于高級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該注重通過在教學評價中滲入生物學學習理念,讓學生在熟練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科思維能力。并且,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設計、制作和展示自制教具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種動態變化的因素,適時地對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內容進行更新和完善,以保證自制教具使用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自制教具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還能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因此,初中生物教師需要加大對自制教具的重視程度,充分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增強教學效果,推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