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是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既是引導學生高效學習、輕松學習、靈活學習,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的有效手段,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推動語文教學全面發展,實現教好書、育好人的目標有重要意義。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要本著為學生人生發展打基礎的目的進行語文教學。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在輕松快樂地學習和成長的同時,展現出新時代少年的新風貌。
(一)在集體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大多數小學生對學校或者班級組織的一些集體活動很感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以“有沒有必要制定班級公約”為辯題,將學生分為甲、乙兩隊,甲隊為正方,持“有必要制定班級公約”這一觀點;乙隊為反方,持“沒有必要制定班級公約”這一觀點,兩隊分別就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這類活動可以讓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層層深入,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再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參觀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等,讓學生了解歷史、增長見識,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還可以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提高學習成效。通過開展這樣的集體活動,教師不僅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想淬煉,提升道德素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手機和電腦得到普及,學生借助這些設備可以隨時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雙減”政策下,各學校實行了“5+2”的課后輔導,使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可以自主安排的時間變多了,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對此,小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電子設備,充分利用空余時間觀看一些有一定思想教育價值的電視劇或者綜藝節目。例如《覺醒年代》《功勛》《我們的新時代》等能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語文知識儲備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的電視劇,還可以鼓勵學生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勵志的、能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可積累語文知識的綜藝節目,如《開講啦》《中國詩詞大會》《典籍里的中國》等。學生觀看這些節目既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收獲知識、增長見識,提升道德素養。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能只想著用特殊的方法或者高深的道理打動學生、扭轉學生的思想,而是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素材,用學生自己的言行來現身說法,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教育效果。例如,有些學生上課喜歡大聲說話、不專心聽講、調皮搗蛋、擾亂課堂紀律。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借此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上課說話對不對,會不會影響他人?”
學生一:“上課不應該說話,這樣會影響別人學習,也會影響老師講課?!?/p>
教師:“那么,如果有同學上課一直在說話,該怎么辦?”
學生二:“讓他承認錯誤,向受其影響的同學道歉?!?/p>
學生三:“也要給老師道歉,并讓他寫保證書或者檢討書,讓他深刻認識自己的錯誤?!?/p>
教師可以通過這種與學生展開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打開心扉,說出心里話。這樣有利于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而且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警醒。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對學生學習思想的教育
(一)減輕學習壓力不是放棄學習
“雙減”政策出臺前,學生長期背負著課內作業和課外輔導的沉重壓力,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半p減”政策推行后,學生的課內作業又精又少,課外輔導全部取消,學生從繁重的課業中解脫了出來,課余時間也增多了。但有些學生對“雙減”政策存在誤解,認為“雙減”政策就是上完課后可以不再進行任何形式的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錯誤的學習思想進行糾正,讓學生正確認識“雙減”政策。例如,教師在上課時要及時提醒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沒聽懂時要及時向教師提問,然后通過課后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思想,才能逐漸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認識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靈活學習,及時克服消極思想
雖然“雙減”政策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但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學習方法單一、學習內容枯燥而產生消極的學習思想,這會影響其學習效率。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靈活使用多種學習方式。例如,在背課文時,學生可以改變過去拿著課本一遍遍背誦的方式,而是借助手機或電腦播放網絡上的課文朗讀音頻,一邊聽一邊記憶,這可以使學生感覺背課文不再那么枯燥。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如在放學途中,學生可以背課文、看古詩詞的講解;在洗臉刷牙的時候,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聽課文。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及時克服消極的學習思想,而且對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都有促進作用。
三、“雙減”政策背景下對學生娛樂思想的教育
(一)玩與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有了更多自主學習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可以發展興趣、增長見識,這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成長。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雙減”政策推行后,學生陷入了另一種“繁忙”的狀態,即毫無節制地娛樂、游戲。雖然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也是他們增長知識、啟迪智慧的一種途徑,但如果學生過于貪玩,對其發展非常不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過度娛樂對于學生思想和成長的危害性,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合理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書或觀看富有正能量的綜藝節目,如《最強大腦》《中國成語大會》《國家寶藏》《開講啦》《加油!向未來》《中國詩詞大會》等。教師引導學生將玩與學結合,閱讀有益的課外書和觀看富有正能量的綜藝節目,不僅能使學生獲得快樂,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在“玩”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在玩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習、成長。例如,過去由于學習任務重,學生的閱讀時間少且零散,難以進行系統深入的閱讀,這導致學生無法享受閱讀樂趣,更別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了。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學習壓力減小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有選擇地、系統性地進行閱讀,這既能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認知,溫潤學生心靈,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思想境界。當然,除了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培養其他方面的興趣,如繪畫、手工等,這些興趣都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升華學生的思想。
(三)引導學生享受娛樂
過程,培育學生健康心理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有了更多真正娛樂放松的時間。這段時光本應是學生最愛的、最享受的,但是筆者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學生在娛樂時也很難沉浸其中,很難真正獲得快樂。例如,有的學生在娛樂時,心里還想著學習,想著明天要學的內容會不會很難,自己能不能完成課堂作業。也有的學生在與同學玩游戲的過程中,由于配合不默契,導致游戲失敗,進而產生不愉快的情緒。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享受娛樂過程,讓學生在娛樂時不去想與學習有關的事,而是關注娛樂,以守護學生心理健康。
總而言之,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雙減”政策,防止學生在“雙減”政策下徹底放飛自我。同時,“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具體的學習目標和遠大的人生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高效學習,發展個人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成縣西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