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新課標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即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中從“牽”學生學習轉變為“驅”學生學習,并強調優化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式,以此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從而落實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的教育理念。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優化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一、優化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當代的教育不再停留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層面,而是更側重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方法。但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牽”式教育,這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從根本上轉變思維,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創設新式課堂,將“牽”式教育轉變為“驅”式教育,這樣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同時,教師優化英語教學模式,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方式,可以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此外,教師通過引入課外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優化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流程,這可以使學生擺脫枯燥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從而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優化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
(一)開發各類教學資源
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先決條件和物質基礎。因此,教師要仔細地分析教學內容,據此積極開發并利用大量的教學資源,突破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使課堂得以優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分清教學的主次,掌握閱讀資料中的重點知識,并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的基礎上,積極查找各種教學資源,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微課,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課文的背景,還可以利用微視頻、預習學案等講解生詞、語法和句型,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為后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和交流打下基礎。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教學中的缺陷和存在的問題,積極尋求改進的方法,并嘗試引入合適的教學資源,以優化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發展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改變鞏固練習的方式
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講解練習題目,借此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鼓勵學生先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再由組內成員解答,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合作意識。這種方式可以讓每名學生都參與其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學習自信,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三)創新教學方式
在教學中,教師要更加理性地進行教學改革,因為創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地實踐,努力創新教學方式,不斷發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教師要明白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而學生的學習效果則是檢驗教學模式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也就是說,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新課標指出,要優化傳統的“一人主講”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創設情境等形式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應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以調動學生的思考與想象,讓學生通過聯想、想象等說出詞語,從而幫助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掌握新單詞。
此外,在英語閱讀課中,教師可以轉變以往“教、讀、說”的教學模式,結合語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借此帶領學生學習新單詞。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TOPIC 2“What does your mother do?”時,教師可以對學生說“I need to ask the patients about their condition every day and make medication records. Can you guess my occupation?”,并搭配相應的肢體動作,引導學生想象并說出自己的答案。在后續學生互相詢問家長的職業時,教師也可以運用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并深刻記憶nurse、cook等單詞。
(四)開展交互式教學
在交互式教學中,教師能夠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及時地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Playing Sports”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該部分內容的學習,了解有關運動的英語單詞,并簡單地了解與運動有關的知識。對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提問、引導學生交流等方式開展交互式教學,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運動經驗和喜好,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的英語單詞和運動常識。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學習效率。對此,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教師要思考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共同努力解決問題,以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復習人教版(新起點)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Keeping Healthy”時,筆者先列出了幾種對人體健康不利的行為,如食用高油脂的食物、久坐不動等,并詢問學生在平時是否出現這些行為。接著,筆者鼓勵學生之間運用該單元所學的知識相互提問,同時適當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表達。在此基礎上,筆者分享了與身體健康有關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了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并為學生簡單介紹了保持身體健康的幾種方式,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逐漸擺脫單調乏味的學習方式,轉而使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對此,教師可以運用交互式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在實施交互式教學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組織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與學習內容有關的各種主題的圖畫,并組織學生開展“搶答”游戲,讓學生根據圖畫說出單詞或詞組。接著,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嘗試用英語交流感興趣的話題,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此外,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引入新的方法和技術,如利用演講、表演、對話等形式活躍課堂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TOPIC 1“We will have a class fashion show”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時裝秀表演,在表演過程中讓學生介紹相關單詞,從而引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學習內容。
(五)優化教學評價
在實施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的前提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評估方法,就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出正面積極的評價,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如“做得好”“你真棒”“棒極了”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教師還可以通過點名表揚學習表現好的學生、評選“每周學習之星”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樹立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
科學合理的教學評估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引導學生開展自評、互評,以保證教學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借此發現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困難,并制定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學策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實踐,使英語學習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水平,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方法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英語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并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更加高效地學習,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