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腌”一般是將螃蟹、蝦、貝類等海鮮食材清洗處理后,加入白酒、豉油、蔥姜蒜、魚露、辣椒等調料腌制而成。潮汕地區的生腌海鮮、江浙一帶的醉蟹,都是生腌美食的代表。吃生腌可能有哪些風險?怎么吃更健康?
雖然生腌的味道鮮美,但并不推薦。食用生腌最大的問題在于食品安全。
首先是寄生蟲問題。潮汕地區的寄生蟲病發病率比較高,生魚片、生螃蟹、生貝類等食物均是寄生蟲源頭。淡水魚里的肝吸蟲,海魚里的異尖線蟲,是國內最常見的寄生蟲。海水魚中的寄生蟲以線蟲為主,其幼蟲可寄生于人體消化道各部位,可能引起惡心、腹痛、嘔吐等。淡水魚中常見的肝吸蟲等,由于生長在與人體差不多的滲透壓下,較易在人體內存活,生吃風險很大。因此,淡水魚一定不要生吃,徹底加熱燒透是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其次是致病菌問題。水產品還可能感染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可引起頭疼、腹瀉、發燒、腸胃炎,嚴重的還會引起敗血癥,危及生命。食用未徹底烹熟的海水貝類,有感染甲肝病毒及多種病毒的風險。很多人用酒、醋,或者其他調料腌制后,認為達到了消毒標準。但高濃度酒和醫用高濃度酒精有差別,生腌食品浸泡的時間、濃度、深度可能都不達標,風險很大。
如果實在想要生吃,建議通過以下方法控制風險:
1.盡量不選河鮮
淡水水產比海鮮的寄生蟲、病菌感染風險更大。如果想生吃,盡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深海魚。買回后可以先在零下20°C冷凍48小時,殺滅海水魚中的異尖線蟲,吃起來會更安全。
2.從正規途徑購買
我國生熟食品的國家標準不一樣,對生鮮食品的檢驗檢測更嚴格。如果一定要食用或制作生腌食品,盡量到大超市等可信度高、信譽好的購物場所購買生鮮,安全性更有保證。
3.關注海鮮安全
不同海區遭受污染的程度不一,建議食用前應對附近海域海鮮安全情況加以關注,避免在寄生蟲或病菌高感染時期購買。需要提醒的是,經常生食海鮮的人,應定期到醫院排查有沒有寄生蟲感染。
4.吃海鮮要適量
海鮮中含有較多的嘌呤物質,不宜大量食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日吃魚、蝦類食物50~100克(不超過2兩)。對過敏人群來說,吃海鮮前先吃過敏藥并不能防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