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帶來的內卷讓我們越來越缺少安全感,經常覺得累,對目前的生活或工作不滿意又不想或無力改變,壓力、焦慮和職業倦怠接踵而至。每年春節前后都是所有職場人的焦慮高峰期。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打工人,沒有人不想獲得高效工作的神奇魔法(假設存在的話),1月份的這份熱銷新書榜單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管理學、勵志書占據了本月榜單的絕大多數席位,可見越來越多的讀者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指點?!蹲鍪裁炊寄茏龊茫毫钅阕罴褷顟B不掉線的6個職業習慣》《拆掉思維里的墻》《底層邏輯》三本書有著職場方法論的意義。作為高效能教練,伯查德與團隊總結出在各個領域內獲得超額、持久、長期成功的人們擁有的6項高效能習慣,這些習慣讓他們在延續狀態、穩健獲得成功的同時得以避免壓力、保持健康并展現積極心態。作為職業規劃師,古典也在《拆掉思維里的墻》一書中對大家可能面臨的諸多問題開出了一份“人生開竅手冊”——解讀現代人普通存在的困惑,這些困惑背后,往往藏著一堵堵思維里的墻。只須一點改變,拆掉思維里的那些墻,我們的人生也許就此大不同?!兜讓舆壿嫛返淖髡呤瞧胀ǖ?5后小鎮青年,他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用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跳出時間管理、埋頭苦干、逃避犯錯、盲目結交人脈等誤區,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俞敏洪親述新東方創業發展之路》《不拘一格 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兩本書可以看作是兩位創業者的職場(創業)經驗總結,讓我們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兩個公司的發展歷程(包括創始人和他們的伙伴們所經歷的至暗時刻)。他們有不同的管理原則,他們的公司也經歷了不同的困難,當他們把這些經歷分享給讀者的時候,讀者不難從中得出他們成功的共同點:有責任感,勇于創新,隨時隨地迎接新挑戰的決心。這也是他們給普通職場人的職場指導和思維借鑒。
“無爭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為我們帶來一本精選雜文集《回到種子里去》,輕松好讀,幽默深刻。因幽默風趣爆紅網絡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羅翔則奉獻給我們一本法學隨筆《法治的細節》,他在書中解讀熱點案件,普及法律常識與法治觀念。書中還收錄了羅翔爆紅后的心路歷程,以及他的求學成長經歷。
話說回來,快節奏的生活裹挾著我們向前奔去,屬于自己的閑暇時光可能越來越少,能夠高效地休息放松至關重要。醫學家、社會心理治療師呂克·斯維寧在《慢一點也沒關系》一書中給出了一些技巧,幫助我們以積極、平穩的方式處理壓力,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月上榜書單的最后兩本書是上個月榜單的前兩名,分別是歷史和文學。我認為這份榜單的意義在于提出了以下問題:除了身不由己的內卷、工作和奮斗,我們也要記得留給自己一點點“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