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下,眾多中小企業往往由于資信不足、缺乏抵押物、規模小等自身缺陷被銀行等傳統放貸金融機構拒之門外,但供應鏈金融卻破解了小微企業融資瓶頸,從而成為捕獲企業成長機會的重要融資渠道。然而,供應鏈金融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資信評估困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亟需新興技術的融入。而區塊鏈技術在去中心化、可信性、可追溯性等存在優勢,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為此,將區塊鏈引入供應鏈金融中,實現“區塊鏈+供應鏈”的有機結合,彌補供應鏈金融缺陷,推動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從而有效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技術;中小企業融資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中堅力量,對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2019年中國中小企業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顯示:中小微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7%,提供城鎮就業崗位超過80%,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上繳利稅占50%。可見,中小企業是構成我國市場經濟主體中最為龐大的企業群體,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中小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困境。一是資金渠道有限:相較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在融資渠道上更加有限,無法像大型企業一樣通過公開發行或銀行貸款來獲得資金;二是風險控制難度高:小企業規模小、資金流動性不高,因此銀行、投資者對其風險控制的要求更高;三是利率高昂:中小企業從非傳統融資渠道獲得資金的利率普遍較高,成本較大;四是抵押物不足: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求中小企業提供充足的抵押物,但中小企業抵押物不足時則極難獲得融資。中小企業融資困境會影響其發展和競爭力,加大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壓力。因此,政策制定者和金融機構應關注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創造更多融資渠道和降低融資成本,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供應鏈金融是破解小微企業融資瓶頸以捕獲企業成長機會的重要融資渠道。供應鏈金融作為一個整合鏈,以供應鏈為基礎,將“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整合,依靠核心企業為載體,聯合企業間的交易信用數據記錄,并借助核心企業在規模、話語權、高信用等優勢,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注入到鏈條內的中小企業,減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放貸疑慮,同時提高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盤活了企業資金,減少了融資、管理等成本,最終為鏈條上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中小企業提供新的資金來源。
然而,核心企業信用跨級穿透能力弱、履約與造假風險高問題正威脅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雖然供應鏈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但信息不對稱和信息孤島現象并未徹底解決,核心企業信用跨級弱等問題使獲得融資的企業往往局限于鏈內一級企業,即供應鏈金融服務無法實現企業全覆蓋。諸如應收賬款詐騙、虛假貿易、重復和空單質押等暴雷事件頻發,給供應鏈金融的健康發展帶來了隱患。如杭乾通信以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貸款的名義,通過偽造合同、虛構公司應收賬款等手段騙取多家銀行貸款;上海歌斐踩雷承興偽造的貿易合同,詐騙金額達34億元。
基于此,區塊鏈技術的引入成了解決核心企業信用跨級不足等問題的突破口。近年,區塊鏈技術在國內逐漸蔓延,運用到了金融、醫藥、互聯網等領域。區塊鏈具備數據統一存儲、無法隨意篡改、可追溯的技術體系,交易信息能夠實時傳達至鏈條各處,智能合約的自動觸發等技術可防人工虛假操作,保障信息真實性,與供應鏈金融深度融合,從而緩解核心企業信用跨級穿透能力弱、造假風險高等問題,提高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促進供應鏈金融服務全覆蓋。而“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則是單憑供應鏈金融無法解決全部產業問題的切入點。
二、“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優化思路
(一)“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可以實行全方位動態監管機制
隨著供應鏈金融交易的不斷增加,監管難度也越來越大。傳統的監管方式往往是通過定期檢查和報告來實現對供應鏈金融交易的監管,無法對供應鏈金融交易進行全方位、實時的監管。而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分布式、防篡改特性可以為監管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建立全鏈條、全方位的監管體系。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供應鏈上的所有信息記錄在分布式賬本上,并保證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時監管供應鏈金融交易的全過程,包括交易信息、資金流向等。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實現自動化執行,監管部門還可以在智能合約中設定監管規則,通過合同條款自動觸發監管流程。與傳統監管方式相比,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全方位、動態監管,提高監管效率和可信度。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時監測供應鏈金融交易的風險,發現異常交易并及時進行處理。
(二)“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可以建立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
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是指一種信息共享平臺,旨在幫助供應鏈上的各方共享信息,從而提高供應鏈的可視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可以為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供應鏈上的信息共享和可追溯性。區塊鏈技術的特點是去中心化、分布式、防篡改,可以保證供應鏈上的信息安全性和可信度。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供應鏈上的所有事務都記錄在分布式賬本上,各個參與方可以共同維護和驗證。同時,智能合約技術可以為交易提供自動化執行,并且可以根據交易行為自動觸發合同條款,提高交易效率和可信度。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的建立可以促進供應鏈各方之間的合作和信任,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安全性。比如,供應商可以通過共同信息平臺實時了解客戶的需求和訂單狀態,提高交貨和生產的效率;銀行可以通過共同信息平臺了解供應商和客戶的信用狀況,降低貸款風險。總之,“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可以建立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從而促進供應鏈上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供應鏈的可視性、可追溯性和安全性。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為供應鏈上的各方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因此,“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可以通過實行全方位動態監管機制,提高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對中小企業進行貸款融資時的信任度。通過建立供應鏈共同信息平臺,可以提高信用評估精度,收集供應鏈上各方的數據信息,并通過智能合約進行驗證和評估,以幫助評估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提高精度和可靠性,從而增加中小企業的融資機會。
三、政策建議
為了進一步推動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政府可以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加強各級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推動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渠道和機會;政府可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成功率。同時,政府可以建立中小企業信用評估體系,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信用評估精度;政府應加強對區塊鏈平臺的監管,確保平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政府可以建立監管機制和標準,規范區塊鏈平臺的運營和管理;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區塊鏈技術交流與合作。通過與國際合作,可以加快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擴大中小企業的國際融資渠道和機會。
總之,政府可以通過加大對區塊鏈技術的扶持力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加強對區塊鏈平臺的監管、推動國際合作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