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治理現代化進入新的階段,社會治理現代化與社區治理現代化也面臨新的契機和挑戰。義工作為治理的主體之一,也亟需完成現代化轉型來滿足社會的需求。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義工可以在參與社會治理、提供社會服務、倡導社會文明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也需要政府構建義工隊伍的長效機制、公眾支持與參與義工服務事業、義工加強義工隊伍的內部建設,以此來實現義工的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義工;義工服務;現代化
義工,又稱志愿者,志工。義工本著自愿、無償、奉獻的原則,貢獻其時間、精力、技術與特長來幫助有需要的群體。對于服務對象而言,義工服務能夠改善他們的生活、增強他們的生活信念、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對于整個社會而言,義工服務能夠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傳播文明、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甚至對于義工個人而言也頗有益處,幫助自己提升個人能力、個人素質、自我價值。
一、義工的歷史演進
義工在農業時代就早已存在,古時的扶弱濟貧與贈醫施藥都與義工“自愿、利他、不計報酬”的核心精神一脈相承,可被視為義工的雛形。隨著生產力的進步與生產關系的轉變,義工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社會關注度與影響力也隨之提高。
17世紀左右,宗教的慈善服務大大推動了義工的發展。西方各國早期的義工組織:基督教青年會與扶貧會,都是在踐行宗教救贖理念時成立的,主要功能是幫助窮人與病人,改善其生活。這些組織的成立致力于讓不同背景、文化、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幫助他人,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1]。同時,各國與各地區戰爭的爆發也加速了義工群體的擴大以及義工制度的完善。例如著名的紅十字會就是在美國內戰時期組織起來,旨在為傷員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福利主義的抬頭加重了各國政府的財政負擔,而義工的發展恰好能緩解政府的壓力、幫助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的穩定,因此義工服務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與普及。
現代社會,互聯網的發明為義工服務帶來了新的契機與變革。借助網絡義工服務平臺,志愿人員可與義工組織建立聯系,有效參與義工服務;也可以傳播義工活動,號召更多人的參與。
二、義工的現代化發展意義和思路
在社會現代化發展與變革的過程中,常會出現新矛盾與新困難,在政府維護穩定發展時,需要義工向社會提供幫助與服務[2];同時,為了協助政府解決社會新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的變遷,社會也需要義工服務現代化發展。最新修訂的《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中規定,志愿服務主要領域包括:扶貧濟困、助老助殘、社區服務、生態建設、大型活動、搶險救災、社會管理、文化建設、西部開發、海外服務等[4]。為義工的現代化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現代化發展思路。
(一)社會治理的參與者,推進治理的現代化
從治理主體來看,義工組織是社會治理不可缺少的主體之一,在政府社會治理不周延的地方發揮著重要作用。義工組織是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方式,是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生力量[3]。《中國注冊志愿者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服務領域:社會管理,顯示了義工參與社會治理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各省市在義工參與社會治理方面都有不同的嘗試與突破。例如,成都市自2005年開始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志愿者項目,通過定向考核與公開考試來招募優秀高校畢業生,隨后派遣至農村基層工作[4]。該項目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貫徹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彌補了鄉村脫貧與鄉村振興中人才欠缺,內生動力不足的缺陷;提升了農村治理的現代化能力與水平,是義工參與社會治理的生動詮釋。此外,近年的“五社聯動”所提倡的“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彰顯了義工在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作用。總體而言,充分發揮義工組織的潛能,推動義工組織在社會治理中與政府協同互助,有助于打造多元共治新格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二)社會服務的提供者,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義工團隊是社會服務的主要提供方之一,所提供的服務具體涉及扶貧濟困、助老助殘、搶險救災、大型活動等領域。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災期間,義工的參與給予了更多受災群眾生存的機會,極大地緩解了政府救援壓力。同年的北京奧運會期間,義工不僅維持了賽事的正常舉辦,還大力宣傳了中國文化,彰顯了中國新一代青年的優良素質,也號召了更多群眾參與到義工服務中。義工的現代化發展在近兩三年的疫情中也凸顯了其特殊功能,社區義工在核酸檢測、接種疫苗、封控管理等方面發揮了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五社聯動的實務模式也是義工現代化發展的創新思路和有效嘗試。義工組織在提供社會服務時,以需要幫助和服務的人員為服務對象,提升其應對能力、恢復其社會功能、協助其脫離困境,最終達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目標。
(三)社會文明的倡導者,提升公共文明素養
義工服務的內容是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和困難群體的利益,因此義工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3]。社會公益的宣傳和倡導是義工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具體包括弱勢群體關注、環保、血液、戒毒等領域的宣傳。義工在開展宣傳活動時,將積極、溫暖、進步的思想傳遞給社會的其他群體,活動的組織性、自愿性、無償性能夠在社會形成強大的感染力與影響力,從而傳播社會文明。因此,堅持和把握社會文明倡導者的角色,也是義工現代化發展的思路之一。
三、義工的現代化發展建議
義工隊伍想要實現現代化的發展,需要政府、社會公眾、義工隊伍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構建義工隊伍的長效機制
我國義工組織的資金大部分都來自慈善機構與社會捐贈,政府在資金與資源支持方面較為欠缺。從世界各國發展義工組織的經驗來看,實現義工的現代化發展,需要政府重視義工組織的培育,并給予資源支持與政策扶持。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起義工服務激勵機制,滿足義工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完善義工服務保障機制,提供資金、資源、政策、法律的支撐,二者協同,促進義工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二)公眾:支持與參與義工服務事業
義工的現代化發展離不開公眾的支持與參與。弘揚義工精神和倡導公眾參與義工活動應當從小抓起,并重視青年義工的培育。在低年級課堂上宣傳志愿服務、鼓勵高年級學生主動加入義工隊伍、組織開展大學生義工服務等等,都能夠傳播義工服務的精神與價值,推進義工服務事業的進步,進而實現義工現代化發展目標。
(三)義工:加強義工隊伍的內部建設
加強義工隊伍的內部建設也是推動義工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一環。首先,需要義工隊伍內部樹立正確的價值引導,讓義工成員擁有組織認同感與歸屬感,提高工作意愿與信心;其次,需要義工成員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與服務能力,培養能夠應對各類服務的能力,進而提升公眾認可度與號召力;再者,需要義工隊伍內部加強管理和規范,完善內部管理結構,形成更強的組織凝聚力;此外,增強義工隊伍的人員、資金、合作的吸納能力,并不斷提高協助政府進行社會治理的能力,最終實現義工的現代化發展[5]。
參考文獻:
[1]InitLive. What is Volunteerism? A Guide to the History amp; Benefits[EB/OL]. [17-12-2021]. https://www.initlive.com/blog/what-is-volunteerism-a-guide-to
-the-history-benefits#history.
[2]譚建光,余冰,王小玲.論社會現代化與志愿服務發展[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0(09):67-70.
[3]李敏.深入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9(03):73-78.
[4]劉貴華,魏娟.“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志愿者項目的發展和前景[J].四川勞動保障,2022(10):38-39.
[5]顏睿.發揮志愿者組織在現代國家治理中的作用[J].探索與爭鳴,2014(0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