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促進微交往、微傳播、微素養、微生態等“微”元素,愛國主義教育的開展依托于萬物互聯的大背景,“微”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愛國主義教育存在方式,愛國主義教育傳播形態出現載體迷你化、信息精簡化、對象細分化、結構扁平化的趨勢,微傳播中愛國主義教育與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己經具有了“代際”轉換的現象,有必要將微傳播在愛國主義教育演化規律、適應方式以及作用對策進行專門系統的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微時代”使得信息存在形態上被解構與碎片化、表達方式上被多元與生活化、載體選擇上被多樣與迷你化、內容構設上被重構和簡短化、流動路徑上被分散和非線性化。微傳播作為一種以去中心化與碎片化為表征的全新裂變式多級信息傳播形態,實現了對傳統話語敘事方式、表達空間、傳播權力的再拓展?!缎聲r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明確指出愛國主義宣傳報道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有情感、有深度、有溫度,通過音頻、短視頻、網絡文章、紀錄片、微電影等加強愛國主義內容建設。因此,本文探究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微傳播形式
(一)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微傳播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媒體以其獨特的媒介性和互動性,在教育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面對著新的發展機遇,微傳播也為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和傳播方式。愛國主義教育微傳播已經成為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夠以更便捷、更實時、更準確的方式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有效地宣傳、推廣愛國主義理念。
(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微傳播特點分析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微傳播具有以下特點:
(1)靈活性強。微傳播可以根據當前的教育需求,選擇最合適的傳播手段和渠道,從而達到最大的傳播效果。
(2)更新快。微傳播可以讓信息更新快,從而使傳播內容更具有時效性。
(3)傳播范圍廣。微傳播可以將愛國主義理念傳播到更多的人群,從而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三)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微傳播要素分析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微傳播要素包括: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渠道、傳播對象、傳播形式等。
(1)傳播內容。微傳播的內容要突出愛國主義理念,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尊重等。
(2)傳播媒介。微傳播媒介包括互聯網、社交媒體、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
(3)傳播渠道。微傳播渠道應根據宣傳主題和目標受眾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傳播渠道,如微博、微信、QQ等。
(4)傳播對象。微傳播的目標受眾是廣大的網民,其中包括學生、教師、社會各界人士等。
(5)傳播形式。微傳播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要根據內容的特點和受眾的喜好來確定傳播形式。
二、微傳播視域下愛國主義教育建設思路
(一)微傳播的多元化傳播方式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相結合。
微傳播是把傳播方式放到微小的范圍,采用多種傳播手段,從而獲得更廣泛的社會傳播效果。在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微傳播的多元化傳播方式可以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大眾更好地了解愛國主義的真諦,更好地體會愛國主義的意義。例如,可以用微博、微信、視頻等形式來宣傳愛國主義,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并且可以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相結合,更好地把愛國主義的理念傳播出去。
(二)微傳播的大眾化傳播形式與大眾的認知需求相結合
大眾化傳播形式是將愛國主義的理念以通俗化的形式傳播出去,使大眾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從而實現愛國主義的教育建設。因此,在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微傳播的大眾化傳播形式要與大眾的認知需求相結合,以吸引大家的興趣,使愛國主義的理念深入人心。例如,可以用簡單易懂的文字、視頻等形式將愛國主義的理念傳播出去,以便更多人能夠接受和理解愛國主義的真諦。
(三)微傳播的社會性傳播力量與大眾的信息習慣相結合
社會性傳播力量是微傳播的重要優勢,它可以讓更多的大眾參與其中,讓愛國主義的理念能夠更好地傳播出去。因此,在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中,微傳播的社會性傳播力量要與大眾的信息習慣相結合,讓大眾可以更好地參與其中,激發大家的愛國主義熱情。例如,可以借助社交媒體等平臺,利用大家的信息習慣,結合愛國主義的理念,讓更多的大眾參與其中,從而讓愛國主義的理念更好地傳播出去。
三、微傳播視域下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路徑創新
(一)創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理念,培養認同“微意識”
當前,傳統愛國主義教育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要,教育要建立在新的價值取向上,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為目標。要把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理念植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培養學生的認同“微意識”,以更加積極的方式去發揮自身的作用。要通過實踐,讓學生反思每一位公民自身的責任,同時以“微”的革命精神和愛國精神為指導,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理念的傳播力,提高認知“微技巧”。
(二)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文化的傳播力,提高認知“微技巧”
愛國主義文化的傳播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文化傳播應貫徹“微”思維,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體會到愛國主義的意義,形成愛國主義的“微技巧”,使學生能夠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及社會實踐中,更加深刻地體驗愛國情懷,增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文化的傳播力。
(三)營造良好愛國網絡輿論環境,構建育人“微體系”
愛國主義在網絡輿論環境中的傳播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的愛國網絡輿論環境要貫徹“微”思維,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環境,把愛國主義的理念融入到學生的思想中,構建育人“微體系”。要加強對網絡輿論環境的監管,嚴厲打擊網絡反動信息,引導網絡輿論健康發展,以愛國主義網絡輿論環境為基礎,充分發揮網絡輿論環境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作用。
(四)建設可靠網絡監管隊伍,鑄就防控“微力量”
網絡空間是新媒體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發動機,網絡安全和輿論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要建設可靠的網絡監管隊伍,建立一套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加強網絡安全防控能力,鑄就防控“微力量”,保護網絡空間的安全,健康發展,維護網絡安全,構建健康網絡輿論環境,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海日罕,思勤途.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創新實踐研究[J].中國軍轉民,2022(24):58-59.
[2]張軍鵬,王娟娟.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路徑探究[J].成才,2022(1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