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形象元素中所包含的技藝、手法、思想、藝術類內容融入到文創產品的設計之中可以凸顯文創產品的差異性、趣味性,也可以無形中實現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在設計之中需要堅持美感原則、傳承原則和創新原則,注重在造型、材料、語境、方式等方面實現傳統文化視覺元素的有機融入,而非硬性疊加,凸顯文創產品的歷史內涵,使其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
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發展脈絡,在歷史長河中又積累和沉淀了大量的傳統文化視覺元素,既有符號性的長城、龍等圖像,又有如水墨丹青、木雕塑、戲劇、園林、舞獅、秧歌等視覺文化符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美學風格的集中展現,是文化精髓和內涵的代表展示。而將不同的傳統文化視覺元素融入文創產品的設計之中,如巴蜀茶文化、楚風圖騰、桑蠶文化、非遺圖案與絲巾、硯臺、筆筒、折扇等的融合,使得文創產品具有強烈的藝術價值歸屬感,所以需要基于對成功文創產品的分析找到將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融入文創產品設計中的通用和特色策略。
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與文創產品的關系
文創產品作為有一定藝術特征的文化、旅游、紀念等衍生物品,更能夠滿足人民精神層次的需求,且在網絡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能夠發揮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等不同環節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繼承、發揚和學習。而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中所包含的豐富圖像形式和飽滿情感價值內容又使得文創產品更能夠吸引人們的關注,從而創造更好的經濟和文化價值,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關系。如蘇州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故宮博物院相繼推出的一系列文創產品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原則
美感原則
美感原則是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需要首要關注的原則,既考慮到人們審美素質、審美水平、審美訴求的時代變化,使得文創產品設計能夠跟隨這種變化,滿足實際需求;也要有自身的文化選擇和文化調性,不能一味地趨近大眾的審美標準,而應當做到超前的或更高標準上對于審美素養、審美追求的引領和改變。
如蘇州博物院的水墨紙膠帶和變形紙膠帶將水墨元素與書法類文創產品融合在一起,達成了水墨書法的色彩美感和書法抽象文化內涵表象和本質的同一性,是對傳統書法、繪畫的精簡美學展示,又尊重了人們現代生活方式和藝術信息獲取習慣,人們看到文創產品立即會聯想到具有鮮明形象特征的文化元素。
傳承原則
傳承原則是指文創產品在設計時要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了解文創產品綜合價值和意義,既從市場角度出發解讀文化對于文創產品、受眾群體的影響,又要實現對于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千年積淀內容的融合。設計思路可以有傳統節日與特定文創產品的融合,景觀資源與情感表達需求的融合,地域歷史發展與現代價值觀念的融合,選取其中的經典文字、圖形轉化視覺元素,通過文創產品提升文化自信。
布達拉宮的吉祥八寶系列文創產品就是將藏族繪畫中最為常見,但又有深刻吉祥寓意的壁畫、銅雕、塑造形式組合在一起,傳遞的是吉祥、圓滿、幸福、智慧的寓意,將其中的寶傘、法輪、雙魚、蓮花等視覺元素提煉出來用以設計鑰匙環、紐扣、書簽、發簪,是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是對人們祈求平安寧靜,祈求國家繁榮昌盛情感的滿足。
同樣是具有祈求平安寓意的文創產品,廣譽遠的寶葫蘆系列是融入藥師佛形象、祥云圖案和葫蘆狀造型。葫蘆者,福祿也,養生則養心,表達一種祈求健康平安的寓意。將藥師佛穩穩的坐于寶葫蘆的上層,下方運用祥云造型進行點綴,里面可放藥丸及香囊丸,既可以當吊墜也可以作為擺件,將文創產品和中醫藥文化相結合。
創新原則
創新原則是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與文創產品設計、融合的核心,無論是哪方面的創新,哪種元素的融入,都首先要做到對于優秀文化的提煉,如精衛填海、愚公移山中的奉獻精神、追尋精神。還要做到該部分文化與文創設計理念、設計初衷的融合,要凸顯文創產品之間的不同和特色,在共性中找到特點,在融合中提升文創產品。
如同樣是文創書簽產品,故宮博物院選擇了王羲之書法內容,配上激光雕刻技術,輔以木制文創材料,主要凸顯的是故宮博物院的大氣恢弘和歷史沉淀。蘇州博物院則是以秋色磁蓮花碗為造型基礎,配以流蘇裝飾,體現了蘇州地區文化藝術的清潔和淡雅。
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策略
了解了較為成功的中華傳統文化視覺元素與文創產品的融合案例,需要不同的文創單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主要設計策略,重視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造型設計
造型是對內涵、對文化、對價值的表達,也是首先能夠吸引受眾群體的元素,在進行造型設計時應當突出特定的文化內容和文化符號,使其兼具文化展示和文創設計等不同的功能,讓文創產品能夠發出其自己的聲音。如故宮博物院的朝珠式耳機就是用區別于有線耳機、藍牙耳機的特定造型在第一時間之內就抓住了游客、觀眾的審美心理和獵奇心理,在使用該款耳機時更容易讓用戶產生真實的穿越時空和歷史的體驗,產品的感情融入和調動意義更突出,對文化的探索與了解也融入在使用和觀賞之中。
材料選擇
在材料選擇方面應當重視文創產品材料在觸覺、視覺方面帶來的享受,要注重多樣感官在材料帶動之下的同步刺激,并能夠使材料貼近于文化元素的背景和內容,借由材料進一步豐富文創產品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如竹子一直是古人推崇的,象征了不屈精神、不畏逆境品質的具體形象,又大量出現在古代繪畫、雕刻等作品之中,所以在設計文創產品時可以賦予竹子文化力量和文化生命力,設計竹刀、竹制書簽,或用竹子制作古代樂器造型的項鏈、耳飾等不同文創產品,將竹子的生命力用文化形象和文化元素展示出來。
語境融合
在傳統文創產品設計方面往往容易忽略語言要素的融入,更加在乎如何完成平面設計,但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所取得的成功則讓一系列設計單位看到了語境融合、語境創新對于文創產品設計的積極作用。在設計新產品時可以將古詩詞等內容融入在香座、紀念郵票之中,輔以小橋流水、煙絲款動的圖像,促進情感想象和文化認知;也可以將一些古代用語與變形圖像元素整合在文創產品設計之中,突出了文字的力量(如奉旨、朕、寡人),用語言魅力增強文創產品與用戶的情感粘合度。
方式變革
新時代文創產品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還應當參考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消遣娛樂習慣,注重“立體”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以太和殿的脊獸這一款故宮游戲為例,則是參考了現代人的興趣愛好,讓傳統文化元素活起來,太和殿的脊獸穿越千年和現代人發生不同程度的聯系。以此理念為中心,可以嘗試設計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繪本故事、服裝,設計“歷史回聲”主題的動漫、視頻,給傳統文化視覺元素賦予新的生命力,使其無形中以變形的文創產品融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國傳統文化視覺元素所包含的內容何止千千萬 萬,一花一木,一光一景都是文化的積淀,將其融入在文創產品設計之中不僅可以增強文創產品的文化屬性,更可以突出地域的、民族的、文化的特色。要在堅持美感優先、傳承發展和創新設計的原則之上積極了解取得成功經驗文創產品的設計思路、設計理念,進行借鑒、融合和發展,使文創產品在造型上、材料上、語境上和呈現方式上既實現對傳統文化視覺元素的多樣表達、多樣融入,又實現對文創產品設計初衷、設計意圖的集中表現,不拘泥于傳統形式,不限制文創設計機制,重點和核心放在變革與文化發揚上。
(高潔,1990年生,女,漢族,北京人,本科學歷,文化創意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