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漁民出海打魚時,在大海遠處發現一座隱隱約約的島嶼,可幾天之后島嶼卻不見了。再看它時又時隱時現,仿佛幽靈一般,令人捉摸不透。因此,漁民們稱這個島嶼為“Deception lsland”,翻譯成中文是“欺騙島”。
欺騙島位于南極半島東北端的南設得蘭群島,與南美隔海相望。它的外形很奇怪,輪廓為馬蹄狀,直徑約15千米,中間充滿了海水,通過東南部的一個寬度只有幾百米的缺口與大海相連。
如果你走進島內,那么就會發現這里到處是一望無垠的潔白冰川與黑乎乎的巖石,以及成群結隊悠閑散步的企鵝。而在相對平坦的岸邊,是東倒西歪的斷壁殘垣、銹跡斑斑的機械設備、破爛不堪的輪船,甚至還有腐爛的鯨魚骨架。
地質學家研究后發現,欺騙島其實是一座火山島。因火山口塌陷形成周圍高、中間低洼的鍋狀結構,海水涌入,才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1967 年12月5日,欺騙島上的火山再次爆發,幾乎將島上的一切毀于一旦。當時,智利、阿根廷和英國都在這里建立了科學考察站,所有的科考設施包括房屋建筑、儀器設備、輪船以及直升機等都被徹底損毀。幸虧科學家提前預報了這場火山噴發、科考人員及時撤離,才僥幸躲過一劫。(摘自《奇聞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