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云等
編者按:2021年12月14日,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五點希望,引起書畫界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情真意切、語重心長,既回應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熱切期盼,也為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現選取中國書法家協會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代表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文代會精神的發言,摘編如下。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修藝先修德,學書先做人。作為一名書法工作者,應該保持得住思想定力,維護得住內心秩序,堅守得住使命初心,進而不斷修煉人格、完善自我、提升境界,最終完成自我提升,真正做到德藝雙馨。我們要以身作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讓古老的書法藝術在新時代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正確把握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心懷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和對專業的赤誠之心,下真功夫、練真本事、求真名聲,做人立得穩、板凳坐得住、力作拿得出,讓個人的書法事業投身到新時代的目標任務中去,讓書法在當代能真正體現中國氣派、中國風范。
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觀照人民的生活、命運、情感,表達人民的心愿、心情、心聲,用高質量創作成果凝聚人民力量、挺立民族脊梁。把握傳統文化的現代呈現,創新紅色基因的時代表達,把弘揚書法藝術與用好經典典籍、文物館藏、書法遺存,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推動黨建、業務工作融合發展,把思想政治引領、價值引領、道德引領和行風建設結合起來,營造天朗氣清的行業生態,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葉培貴:總書記為我們指出了“歷史方位(新時代新征程)”、“時代主題(民族復興)”和“根本立場(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這是戰略性的指示,是全部文藝工作的宏觀定位。
總書記要求我們“堅持守正創新”“講好中國故事”“堅持弘揚正道”,這是行動指南,是對文藝實踐的具體要求。以此為根本遵循,我們就有可能真正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用筆墨“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也不負自己的大好年華。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張繼:作為一名黨員、書法藝術工作者,將繼續牢牢把握黨的文藝方針,深刻領會總書記一系列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時時告誡自己,腳踏實地,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力避虛榮,爭取創作出更多具有深刻內涵和藝術價值的優秀作品,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時代!同時作為一名軍隊文藝工作者,要堅決立足習主席強軍思想,為軍服務,為兵服務,贊美英模,鼓舞士氣,堅守初心,不辱使命!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周京新: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僅要讓人民成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時代的脈搏、生命的光彩,為時代和人民放歌”。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守藝術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與初心使命,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活體驗、學習思考與藝術創作過程中,傾情投入,埋頭苦干,將自己的真情實感、真切體驗、真誠表達與人民大眾的喜怒哀樂緊密聯系在一起,面對偉大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升和優化為人民服務的世界觀,腳踏實地,積極作為,多出精品,多做奉獻,不負使命,不負人民。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美術家更要有責任、有使命、有擔當,因為藝術承載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的光榮使命,承載著向世界展現可親、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承載著創作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優秀作品的生產任務,承載著以人民中心,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實踐的歌頌與贊美,承載著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承載著建設山清水秀文藝生態和守正創新,承載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目的的創造性追求、創新性實踐,還承載著推動優秀民族文化傳承發展、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審美理想、表現歷史之美人民之美的優秀作品的創新創作的重任,真正做到大伙異口同聲地扶搖直上,拿出好成績。
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主任田黎明:我們要以《講話》為指引,要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深入時代審美體驗,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下功夫。我們要把“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藝術美學思想融入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文精神中,去深入體會時代偉大勞動者創造的人與自然和諧所貯存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智慧。我們要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成為新時代最重要的美學與審美的大主題,是我們中國畫創作為之而努力奮進的時代大主題。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志社社長兼主編尚輝:什么是藝術作品的質量?講話提出了衡量作品的三個質量維度:精神能量、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用“精神能量”和“文化內涵”來替代我們常說的“思想內涵”,這種表述還是文藝批評中首次提出,尤其是把文化內涵作為文藝批評的重要維度,也體現了中國藝術精神對作品文化含量、文化品格的重視,這是中國傳統文藝批評中重視“畫外功”、重視“詩外功”的創新性理論表述。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核心是創造新時代能夠體現中國氣派、中國風范,無愧于人民的優秀文藝作品,在守正創新中開拓文藝新境界、鑄就文藝新高峰。■
責任編輯:崔漫